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音乐欣赏

民族音乐欣赏


吹管类乐器 拉弦类乐器
弹拔类乐器
打击类乐器 民乐合奏曲
琵琶、古筝、古琴、扬琴
锣、鼓、钗、木鱼等 《春江花月夜》、《步步高 》、《茉莉花》、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金蛇狂舞》
学 时 分 配 序号 1 2 3 4 5 6 课题名称 概论 吹管类乐器 拉弦类乐器 弹拔类乐器 打击类乐器 民乐合奏曲 合 计 总学时 2 12 4 4 4 2 28 讲授 2 6 2 2 2 1 15 6 2 2 2 1 13 实践为欣赏 实践为欣赏 实践为欣赏 实践为欣赏 实践为欣赏 实践 备注
乐的感知和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同时也兼顾了西方音
乐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且也照顾到了一些学生对音乐基本 理论知识需要的一面。
二、课程设置思路
本课程通过了解多种民族乐器、欣赏民族器 乐曲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了解民族器乐曲的独 特风格,培养学生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兴趣和 关注。通过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 乐带给人的欢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 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目标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 还应该将兴趣发展成音乐志趣。 2、激发、培养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1、激发、培养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能力目标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思想道德的教育,通过音乐
语言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来打动受教育者,把高度发展 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在潜移默化 的作用过程中,使学生道德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 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教材特点——适用性
当下的音乐欣赏教材,有的过于简单,重点是放在欧洲 音乐方面,尤其在欧洲音乐史方面较突出;有的则程度过 深,更适合于专业的音乐院校的学生学习和课外参考。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自行编写了这本教材,在选录方 面,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学生对民族音
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教材特点——创新性
本书图文并茂,采用简谱和五线谱两种记谱形式,
能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学习,本书编写的思路主要 是让学生在课前课后,拿着教材,能很快地进入角色进 行自我学习,并能有所成效。 同时,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本教材也加强对
1、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情感态度目标
2、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概 论
课程内容
民族音乐的概论;音乐、民族、民族音乐;如何欣赏音乐 埙、笛子、箫、唢呐、笙、葫芦丝 二胡、高胡、京胡、板胡、马头琴
学生体验、理解、创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 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才能。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欣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民
族音乐,开拓音乐视野,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民族文化,尊 重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因此,民族音乐欣赏课程对于培养 全面的、高素质的、有时代感的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评估
出勤率 笔记检查 其它
成 绩 构 成
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
一、课程定位分析
课程性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音乐欣赏是实施审美
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完成音乐课程要
求的主要方法。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 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进
而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为
民族音乐 欣赏
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办学目标是培 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
课程目标: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聆听、 感受和体验等方式感悟音乐创作之 美,并愉悦学生身心、完善学生人 格与激发学生创造力。 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
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民族音乐欣赏是实施美育的主 要途径,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全 面、有个性的发展,尤其对于 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意义 上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