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中的分享
已经被太多的花式拒绝,我们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自己的候选人被“抢”走了?
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候选人面试体验不佳
面试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在考察候选人的同时,候选人也在考察着公司的诸多细节:
公司位置交通不便,进门遇到一个态度冷漠的前台,经过长时间等待之后,面试自己的我们傲娇又自大……
2、对薪资不满意
面试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候选人对于薪资的期望,有时会胃口过大,出现这种问题我们的我们一开动脑筋,像打太极一样四两拨千斤,换思维换角度的去开导和引诱。
3、招聘流程过长
看中的候选人,因为内部还有一系列招聘流程要走。
而候选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接到通知的话,往往会以为自己被淘汰了,便改投别家,等我们确定下来发入职通知时,发现候选人早已不在灯火阑珊处……
对此,我们应该检查、改进招聘流程,砍掉不必要的环节,缩减时间,避免再次错失对的人。
4、与候选人联系中断
你的候选人,也有候选人。
找工作的人大多数都会大撒网,会不停投简历面试,直到确定自己被心仪的公司录用。
所以在我们发offer前,和发了offer之后,这段时间一定要跟求职者紧密联系。
让候选人知道:你是我的菜。
加强联系互动,候选人的黏性也会随之增强。
然而,这些问题还是有改进空间的。
1、提前确认面试流程
我们在招聘时,一般会打两次电话通知候选人。
第1次:至少提前一天打,主要用于通知具体面试时间和地点以及注意事项;
第2次:主要是在面试前,用于再次确认面试者是否能来、是否能按时来。
候选人如果不能参加面试,我们则及时通知其他候选人替补,保证面试数量。
2、妥善安排候选人面试
有人会说:候选人连多等几分钟都不愿意,想必对这份工作热情不够。
事实并不是这样,候选人来到公司面试,多数我们都是“宁让面试官等面试者,不让面试者等面试官”。
现在的应聘者大多是90后的,都是很个人主义的。
他们看重个人得失,在面试中多等一分钟都可能会烦躁不安,甚至转身离去,毕竟时间宝贵,谁也不愿意把它浪费在等待上。
另外安排面试一定要错开时间,这样能保证候选人不会过多等待,浪费时间,也能避免候选人扎堆等待。
何况面试官一旦忙得焦头烂额,势必会影响面试效果。
3、让准员工成为“自己人”
从准员工过渡到正式员工,其实就是企业与应聘者从没有关系到建立联系的一个过程。
想要减少爽约的情况,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与准员工建立联系。
举个例子说
青岛校区目前对新员工们是通过让他们发送我们制定好的自我介绍模板,把自己生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加入进去。
并有人力资源部发到钉钉群中,大家来关注他们。
通过这种方式,给新人带来一种“自己人”的感觉。
我们需要主动地营造沟通的氛围,让新员工提前感受公司的人文环境,从中可以看到公司的诚意。
也为保持吸引力和增加信任感以及帮助员工快速融入打下基础。
4、加强员工的真实体验
我们要真诚地与准员工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避免在招聘时说得天花乱坠,实际情况却与之大相径庭。
比如专为新员工制作员工手册,里面有很多图片化的场景。
通过这样的手册,员工能快速了解公司的日常,解决了很多员工真正关心的多发问题。
入职前的暧昧期是入职后蜜月期的基础,也是新员工留存率的重要指标。
我们在招聘上多花心思,让候选人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和温暖,无形中也是雇主形象提升的重要机会。
即便候选人真的另择他岗,至少也能在他们的心底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