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校2014 年(秋)《 哲学与人生 》期末考试题适用班级:____________一、填空题(20分) 1、本质与现象是既( ),又( )的( )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 )。
3、(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 )与( )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5、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 )、( )、( )。
6、( )的矛盾、( )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7、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 )、( )、( )。
8、人存在双重进化:( )和( )。
9、个人价值是指( );社会价值是指( )。
10、( )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二、单选题(12分) 1、“一叶知秋”是运用( )的结果。
A 、发散思维 B 、原点思维 C 、联动思维 D 、逆向思维 2、“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的例子。
A 、发散思维 B 、联动思维 C 、原点思维 D 、逆向思维 3、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 、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C 、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D 、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 )所在。
年级及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6、人的本质是(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C、追求自由D、社会关系的总和三、多选题(21分)1、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
A、创造性B、客观性C、重复性D、普遍性2、历史规律的特点()。
A、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D、具有主观性3、生产力是()。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4、理想是人们(),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A、在实践中形成的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5、社会理想的特点()。
A、有整体性B、有超越性C、有阶段性D、有客观性6、人是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A、生理的适应B、交往活动C、社会关系D、生产力7、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B、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C、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发展D、包括人的活动尤其是劳动自由展开、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四、判断题(15分)()1、本质是表现在外部的、可以被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
()2、现象具有多变、易逝的特点。
()3、现象上的一致并不说明本质相同,同样是微笑有的发自内心有的出于客套。
()4、本质决定现象。
()5、真相是客观的现象,假象和错觉由主观的幻想和臆想造成。
()6、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7、错觉是以虚假的、歪曲的、否定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
()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一种错觉。
()9、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
( ) 11、科学思维方法不同于辩证思维方法,但它包含了辩证思维方法。
()12、社会历史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所以它就是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13、个人理想等于个人奋斗。
()14、意志的实质在于执行决定、克服困难、实现目的。
()15、个人利益等于个人主义。
五、简答题(24分)1、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关系。
(6分)2、例举5个关于科学创新思维的事例。
(6分)3、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6分)4、怎样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6分)六、论述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8分)一、填空题(20分)1、(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2、(同一个事物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现象)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4、(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5、(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动思维)、(原点思维)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7、(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实践)8、(自然进化)(社会进化)9、(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的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10、(劳动)二、单选题(12分)1-5、 C B D C A D三、多选题(21分)1、BCD2、ABC3、ABD4、ABCD5、ACD6、BCD7、ABCD四、判断题(15分)1-5 ×√√√×6-10 √××××11-15 √××√×五、简答题(24分)1、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关系。
(6分)答:一)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系列。
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关系,它更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
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客观存在、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前提下,从某些方面深入研究世界的关系。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之间又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的。
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前提,因为任何思维都是一种思维形式,都必然反映和遵循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并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化。
2、例举5个关于科学创新思维的事例。
(开放题)(5分)3、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6分)答: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一)历史必然性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受制于必然性,它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二)事物的发展是由必然性引起的,但偶然性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往往是由若干偶然事件表现出来的。
4、怎样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6分)答:一)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
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追求,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反对损人利己。
如果自己的利益是通过侵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的,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失去信心,最终损人又害己。
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个人要想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正当权益,首先需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六、论述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开放题)(8分)答:一)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
二)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
三)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个人为中心,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
学期:2014 年(春、秋)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考试命题情况表科目:哲学与人生专业:班级:13汽修2、9 命题教师:李正连日期:1.考试目的及基本要求指本次考试按大纲要求,学生在本阶段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点;2.重点、难点是指本次考试中所检测的知识、技能中的重点难点,它可以和大纲一致,也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
年级及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 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年级及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