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液态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随着中国中产阶级比重不断上升,消费特征也将会逐步改变,在液态奶市场中,则体现为高端化升级。
根据尼尔森数据,中国纯牛奶中,单升价格超过18元的产品已经超过40%,在整个市场是绝对领先的位置。
即使在纯牛奶这个看似非常普通、看似没有太多变化的品类里,高端化也还是有多创新方向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液态奶整体以及没有增长,未来更多将会呈现结构化调整,低端奶市场份额不断缩小,高端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液态奶是由健康奶牛所产的鲜乳汁,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
根据国际乳业联合会(IDF)的定义,液体奶(液态奶)是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酸乳三类乳制品的总称。
目前我国液态奶消费的结构性已经非常明显,除常温酸奶、高端UHT、低温酸奶等少数有增长的细分品类外,多数传统品类已经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下滑。
同时,下游乳品龙头的渠道下沉和空白网点开发也已相对充分,依靠渠道推力挖潜消费需求的贡献将不及过去明显。
该液态奶项目计划总投资4280.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11.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01%;流动资金1069.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99%。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0006.00万元,总成本费用7680.10万元,税金及附加87.96万元,利润总额2325.90万元,利税总额2734.67万元,税后净利润1744.4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90.2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33%,投资利税率63.88%,投资回报率40.75%,全部投资回收期3.95年,提供就业职位147个。
液态奶行业虽基本进入发展成熟期,但其产品属性在不同区域仍表现出不同特点。
在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均收入以及健康营养理念的普及使得液态奶已成为日常消费品,作为消费者日常性补充营养的重要来源,人均消费量稳定且受价格变动影响小,未来有望稳步从基础奶向高端奶进行升级。
在相对落后的地区,液态奶价格相对当地收入水平仍有所偏高,当地消费者人均消费量低且液态奶有较大比例是作为节日礼品赠送而被消费,展现出较强可选品属性,当地消费者一般日常购买基础奶较多,在中秋、春节等档期则大量购买高端奶用于礼品赠送。
因此,液态奶仍是处于必需品和可选品之间的中间品类,受经济的波动影响会弱于可选品但会强于必需品。
乳制品行业一直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来备受国家重视。
而且中国人均液态奶消费远低于全球主要国家平均水平,特别是二孩的放开,更加刺激人们对乳品的需求,未来乳制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北京液态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产业分析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项目职业保护第十二章风险防范措施第十三章项目节能情况分析第十四章实施安排第十五章投资方案计划第十六章经济效益评估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液态奶行业虽基本进入发展成熟期,但其产品属性在不同区域仍表现出不同特点。
在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均收入以及健康营养理念的普及使得液态奶已成为日常消费品,作为消费者日常性补充营养的重要来源,人均消费量稳定且受价格变动影响小,未来有望稳步从基础奶向高端奶进行升级。
在相对落后的地区,液态奶价格相对当地收入水平仍有所偏高,当地消费者人均消费量低且液态奶有较大比例是作为节日礼品赠送而被消费,展现出较强可选品属性,当地消费者一般日常购买基础奶较多,在中秋、春节等档期则大量购买高端奶用于礼品赠送。
因此,液态奶仍是处于必需品和可选品之间的中间品类,受经济的波动影响会弱于可选品但会强于必需品。
受宏观经济下行、财富效应消退以及礼品替代速度减缓影响,液奶行业增速出现回落。
受2013-2014年液奶行业性大涨价影响,2015-2016年消费者需求增长受到抑制,但行业在2017-2018年复苏,支撑行业需求恢复的有利因素主要有3点:1)2015-2016年持续的产品降价以及消费者收入稳步提升,液态奶价格重新为三四线消费者所接受;2)棚改货币化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液态奶具备一定可选品属性,亦受益匪浅;3)县乡消费者受教育程度提升,液态奶健康、营养属性得到更深刻认识,高端奶快速替代六个核桃、王老吉、加多宝、汇源等老牌礼品。
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棚改计划量较2018年腰斩且货币化安置比例降低,基数渐高后礼品替代速度也趋于减缓,液奶需求增长受到较大影响,2019H1常温奶增速大幅放缓至3.0%,较2018年同期9.0%的增速减速明显,低温奶受到常温酸奶的挤压而出现负增长,增速同比下降6.2pcts至-0.7%。
液态奶成长天花板仍高,预计保持中单位数增长。
往长期看,消费者对营养、功能食品的需求在持续增长,乳品的健康属性能更好满足消费者,中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仍然偏低,人均消费量仅20.3千克,不仅远低于欧盟、美国60千克/人以上水平,较饮食习惯相近的日韩也存在明显差距,国内液奶市场仍有50%以上的量增空间。
从区域层级看,一线城市已经接近日韩人均消费量水平,需求趋于饱和,增长相对缓慢,销售额约占全行业14%,二线城市人均量也处于较好水平,三四线城市及农村人均量仍明显偏低,三者均保持较好增速,其中三线城市(地级市)增长最为强劲,或说明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在地级市消费者群体中体现最为明显,县级城市或仍待人均收入继续提升来推动需求进一步释放。
2019年液态奶行业增速大幅放缓是基于2018年高基数的背景下,考虑液奶市场仍有50%以上量增空间,未来10年行业有望保持接近中单位数的销量增速,叠加结构升级&产品提价带来持续性的低单位数均价增长,行业有望长期保持中单位数增长趋势。
中国液奶企业可简单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全国化龙头,如伊利、蒙牛,液奶收入规模在500亿元以上,品牌影响力高,渠道下沉至乡镇层级,具备较强的新品研发和推广能力;第二梯队为跨区域品牌,液奶规模在30-150亿元,如光明、新希望、三元、君乐宝等,在根据地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将业务延伸至其他区域,拥有跨区域的品牌、渠道基础;第三梯队为省级龙头,液奶规模在10-30亿元,如完达山、燕塘等,业务聚焦于省内,产品线完备,并有区域特色大单品,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第四梯队为区域小品牌,液奶规模在2-10亿元,如菊乐、庄园、李子园等,基本在产地范围销售,市场影响力较弱,产品线相对单一。
高端化+规模效应助推常温份额向龙头集中,两强集中度或可提升至80%。
常温奶保质期长,受物流条件制约较小,属于大流通产品,行业马太效应较为明显。
近5年,常温龙头持续挤压其他乳企份额,常温奶CR2从2013年52.9%提升至2018年65.2%,且份额收割速度呈加快趋势。
支撑常温奶集中度提升的源泉在于:1)高端化:与普通奶相比,高端奶对企业品牌、研发、奶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参与的玩家数量,从近年培育成功的常温大单品来看,主要是由龙头企业所引领,高端市场发展红利也基本是由龙头企业所获取;2)规模效应:常温奶龙头生产基地集中在华北地区,就近获得廉价奶源,且凭借庞大规模获得强原材料议价能力及最大化摊薄制造费用、广告宣传费用、货架陈列费用等,整体经营效率强于中小企业。
常温奶CR2已经高达65%,但考虑产品属性以及竞争特点,常温奶CR2或可提升至80%,仅剩部分企业凭借出众单品以及小企业凭借本地传统消费习惯分享20%的份额。
区域乳企继续盘踞低温市场,低温酸奶洗牌或推动低温奶集中度缓慢提升。
低温奶受制于奶源、冷链、渠道限制,近5年市场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地方乳企凭借历史积累的本地牧场资源及深度覆盖的区域渠道网络,继续盘踞当地低温奶市场,CR3从2013年61.7%降至2018年59.5%,约40%市场仍被区域乳企所掌握。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北京液态奶生产线建设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集团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示范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485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2153.6万人,城镇人口1865万人,城镇化率86.6%。
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置东经116°20′、北纬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北京被世界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2019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7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2366.18平方米(折合约18.54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液态奶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12366.1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599.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84.4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8748.4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838.4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