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 D.5.请问十二地支中“巳”对应的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动物? A.龙 B.蛇 C.马 D.羊6. 带点字注音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 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 í)。
B. 尺蠖(q ú)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zh é),以存身也。
C. 冬雷震震夏雨雪(雨yǔ,下雨)D. 癸(ku í)戌(x ū)年出生的小孩,生肖属狗。
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这句话反映了__________。
A. 佛教思想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E. 法家思想8. 李耳、南华真人、亚圣分别指的是A.老子 庄子 孟子B.鬼谷子 老子 曾子C. 老子 庄子 荀子D.老子 鬼谷子 孟子 9. 以下选项中不是同一个爱情故事中男女主角的是A.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B.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C.张生和杜丽娘D.阿波罗和达芙妮10. 请问一天中的“申时” 指的是什么时间?A.下午1点-3点B.下午3点-5点C.下午5点-7点D.晚上7点-9点 11. 今年是2012壬辰年,请问2013年用干支表示是什么年?A.壬卯B.辛卯C.壬巳D.癸巳 12. 传说八卦的创制者是 , 将其演为六十四卦。
A.伏羲 姬昌B.大禹 姬旦C.伏羲 孔子D.大禹 孔子13. 以下卦象是六十四卦中的既济卦,请说出这个卦象的下卦和下卦的卦象分别是 ,它们代表的自然界的事物分别是A.上卦是坎,代表水。
下卦是离,代表火。
B. 上卦是离,代表水。
下卦是坎,代表火。
C. 上卦是坎,代表火。
下卦是离,代表水。
D. 上卦是离,代表火。
下卦是坎,代表水。
14. 金庸在其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创造了一种名为“降龙十八掌”的绝妙武功,以下为降龙十八掌的前五招为:第一式 亢龙有悔 ,第二式 飞龙在天,第三式 见龙在田,第四式 鸿渐于陆 ,第五式 潜龙勿用。
其中 的招式来自于《周易乾》“九五”爻辞一些招式,请选出来自于“乾卦”的招式。
A.第一式 亢龙有悔B.第二式 飞龙在天C.第三式 见龙在田D.第四式 鸿渐于陆E.第五式 潜龙勿用 15. 下列关于诸子说法正确的是A .战国时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李斯,他们都是孟子的弟子。
B. 孔子在家排行老三,因为他字仲尼。
仲是排行老三的意思。
C. 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 袖被称为“巨子”。
D.荀子提出性善论,他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16. 以下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火生金, 金生水。
土克水,水克火。
B. 金生土, 土生木。
水克火, 火克金。
C. 火生土, 土生木。
土克水,水克火。
D. 金生水, 水生木。
水克火, 火克金。
17. 以下文种属于上行文的是()A.批复B.请示C.函D.公告18.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行文,一般是用()A.报告B.函C.请示D.批复19. 选出表达正确的一项()A.五一国际劳动节 10几天 2005年5月20日B.24岁 550名相差十万八千里 3亿4千5百万C.飞流直下三千尺 20多次公元七年D.该省从机动财力中拿出1,9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2万多吨、柴油1,400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20. 任免人员应使用的文种是()A.批复B. 通告C. 通知D. 通报二、填空题(每空格0.5分,共15分)21. 孔子故里在山东_____________,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22. 蒹葭凄凄,,所谓伊人,。
23.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4. 人法地,,,道法自然。
25. 菩提本无树,。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6. 天行健,。
地势坤,。
27.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
28.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全军为上,破军次之……29.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30.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31. 大方,大器晚成,,大象无形。
33.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善之善者也。
(《孙子·谋攻》)34. 投之死地然后存,。
(《孙子·九地》)35. 上善若水。
水。
处众人之所恶,。
——《老子》36. 人生天地之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而已。
3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使。
38. 佛土生五色茎,,(《华严经》)39. 人生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0.三、阅读题(每题2分,共24分)名画背后的微笑你是不是认为蒙娜丽莎和她的微笑的曝光率已经够高了?那就等着看2003年卢浮宫庆祝这个老姑娘的500岁生日吧,届时低劣的蒙娜丽莎纪念品将像雪崩一样淹没巴黎每个大街小巷。
有人举出了一些统计数字,如明信片销售等,来量化《蒙娜丽莎》的显赫名声。
不过真正去卢浮宫见过这幅画的人扰不需要了。
倘若你奋力拨开一重又一重举着相机的家伙,挤到前面,隔着几英寸厚的防弹玻璃,看到了那幅小画,那种感受绝对比任何统计数字都有说服力。
使《蒙娜丽莎》成为世界名画的原因有很多。
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些事情,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使她越来越出名。
达芬奇当时画了几幅同类作品,主角都是神秘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
而从现代艺术的眼光来看,《蒙娜丽莎》可能是其中最差的一幅。
卢浮宫里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美人,叫《米兰法庭上的女人》,她的容貌绝对比脸似花果鼠、没有眉毛的蒙娜丽莎讨人喜欢;蒙娜丽莎在150年前才开始出名,而在此之前,779号只是卢浮宫众多藏品中的一幅,直至后来的两个关键性事件对她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是大众对达芬奇天才的疯狂崇拜。
到了19世纪初,人们才正确地认识到,作为艺术家而言,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更具重要性,他们更高产,也更有影响力。
达芬奇涉猎广泛,但收获不多。
他是一个梦想家,优柔寡断,浮躁多变。
他的画总是从墙上掉下来,因为他从未清楚考虑过画框的材质。
他的科学实验一无所终。
凡此种种曾经为他带来负面评价。
但随着这幅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产生,成功或是失败都退到了一边。
在浪漫主义者的想像中,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失败,都被神化了。
他的一幅作品中,画中人长着一脸非常引人注目的大胡子,看上去很像上帝,很多人都说,那其实是他自己。
使《蒙娜丽莎》成名的第二个原因是:蒙娜丽莎被奉为荡妇的象征。
19世纪中期的巴黎是世界艺术的中心。
各种各样不得志的男性作家疯狂迷恋上幻想中的荡妇:她诱人堕落,但又如此难以抗拒。
她就是现代的夏娃。
蒙娜丽莎,这个来自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庭主妇,被19世纪男人的委琐想像乔装改扮之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荡妇,永远微笑着,看着男人们堕落下去。
剩下的只是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些趣事。
1911年8月,蒙娜丽莎失窃,这个话题占据欧洲报纸的头条达数周之久。
两年后当她在意大利重新出现时,又一次上了头条。
蒙娜丽莎进入了我们的流行文-化,从大众报纸,傻乎乎的明信片,到搞笑的卡通,无所不在,而且今后还将进入更多其他的媒体。
41. 对第二段中的“那种感受”解说正确的—项是A.感受到《蒙娜丽莎》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B.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充满诱惑。
C. 感受到能当面欣赏《蒙娜丽莎》极为不易。
D.感受到《蒙娜丽莎》在世间的显赫名声。
42. 以下不属于使《蒙娜丽莎》成为名画的原因的一项是A.大众对作者达芬奇天才的疯狂崇拜和神化。
B. 达芬奇“梦想家”的特质给画作带来了浪漫主义色彩。
C. “蒙娜丽莎”本人在19世纪被奉为荡妇的象征。
D.《蒙娜丽莎》在20世纪初一度失窃,后又重现于世。
43.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揭露所渭“名画”的真面目,嘲讽世人的荒唐可笑。
B.说明画作与人物原型的区别,提供——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C.介绍《蒙娜丽莎》成名的真相,揭示一种社会现象。
D.叙述《蒙娜丽莎》成名的过程,反映一种文艺规律。
44.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达芬奇于1503年创作完成《蒙娜丽莎》这幅作品。
B.实际上,《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画作中最差的一幅。
C.成名之前。
《蒙娜丽莎》只是卢浮宫编号为779的普通藏品。
D.尽管未必是佳作,《蒙娜丽莎》的名声今后还将继续扩大。
城市中的礼与乐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可从什么是文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什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加以认识与阐释。
首先,在中国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一整套“形式符号系统”,也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主要是指“政治文明”。
其次是“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这在中西民族是高度一致的。
在起源的意义上,英语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即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
在中国周代,建立“城市”的标志是不同于野蛮部落的祭祀与礼仪中心,如《诗经·大雅·緜》记载的“乃立冢土”。
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活动,构成了最初的城市生活方式。
在实践的意义上,依附于城市的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夷夏之别”,有“礼乐”即“夏”文明人,失“礼乐”则为“夷”野蛮人。
英文的“civilization”一词,最初也是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
城市文明的出现,第一次从文化模式上区别开“文明人”与“野蛮人”,构筑了“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上的分界线。
从当代语境看,与乡村、城镇及传统城市相比,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均获得了更高的发展,因而,一般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在当代的发展水平,而作为一个社会更高发展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理想追求”才是其代表或象征。
再次,城市文明的核心在于“礼”与“乐”。
《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借别。
”引申地说,“礼”的功能在于划定秩序,“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
没有“序”的人群是野蛮的、混乱的,而丧失“和”的社会则是僵化的、非人性的,只有这两者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人既在“礼”的前提下“相敬”,又在“乐”的引导下“相亲”。
从当代的视角看,城市文明的核心即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系统。
在表面上,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涉及它的各个方面,但从“人文学”等相关研究入手,如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所说:“人文学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美学,一个是伦理学,分别讲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