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估方案 1 范围 为了规范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估行为,为效能评估提供参考的方法,制定本方案。本方案适用于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估。 2 职责
安全业务部负责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估工作。 3 评估办法 3.1 效能评估的实施 1) 初步按每年开展一次,主要评估管道完整性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2) 效能评估的结果和分析报告上报公司。 3.2 效能评估的分类原则 管道目前的寿命和建设年限不同,而且资金投入方面也不同,无法在同一个层次上进行比较,需要确定效能评估的基本分类原则: 3.2.1管道建设年限分类原则 管道建设初期 0-5年 运行期 5-25年 达到设计寿命期 25年以上 3.2.2 效能比较原则 管道的效能评估,根据管道效能因素累计得分的相互比较,来定量确定完整性管理程序对管道的影响,如管道去年效能评估得分200分,而今年得分为240分,则效能提高明显。 3.3效能评估的评分假设 1) 独立性假设。影响评分的各因素是独立的,亦即每个因素独立影响评分的状态,总评分是按各独立因素考虑的总和。 2) 主观性。评分的方法及分数的界定虽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但最终还是人为制定的,因而难免有主观性。建议更多的人参与,制定出规范,以便减小主观性。 3) 分数限定。在各项目中所限定的分数最高值反映了该项目在效能评估中所占位置的重要性。 4) 评分方法不可能完全定量准确的将管道效能反映出来,主要反映的是完整性管理程序对管道影响的一种趋势。 3.4 效能评估评分内容和标准 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效能评分分为6大类,这6者总数最高300分,指数总和在0~300分之间。 2
表 1 管道效能评分 序号 干线管道效能评分类别 不同情况下的评分值 最坏 最好 1 完整性管理方案 0 50 2 组织机构和人员 0 40 3 数据采集与整合 0 60 4 高后果区识别 0 30 5 完整性评价 0 30 6 风险评价 0 40 7 风险消减与维护维修 0 50 分数和 0 300 效能评估有效性的标准: 1)对干线管道效能评估打分范围0~300分,如果效能评估分数增加,则说明完整性管理程序有效。这样就可以依据分数增加的百分比来判断效能评估的有效性; 2)将管道完整性管理程序的有效性分为5级,分别是优、良、好、及格、不及格。对于处于平稳期5年-25年运行的管道,如果本年度比上一年度的评分能够使分数提高5%以上,则说明完整性性管理程序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效能评估合格;如本年度比上一年度分数提高20%以上,则效能评估优;使分数提高15%以上,则效能评估良;使分数提高10%以上,则效能评估好;低于5%则效能评估不合格; 3)对于5年以下的新建管道和25年以上的老管道,由于管道本身事故处于多发期,评估分数较低,所以可提升空间较大,认为以提高8%为边界,分数提高超过8%为合格,低于8%为不合格; 4)发生管道泄露或断裂事故,造成环境污染,效能评估为不及格; 5)发生其他事故,引起重大影响的,效能评估不合格; 6)评分标准详见3.5; 3.5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分标准 3.5.1完整性管理方案(50分) 1) 安全业务部是否有针对完整性管理实施效果的预期目标?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2) 此目标是否分解成了具体的专项指标,如泄漏控制指标、腐蚀控制指标、第三方破坏指标、地质灾害治理指标和内检测完成里程等?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全(3分) 3) 这些指标是否可以考核或测量?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3分) 4) 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如何?(10分) 得分=完成的百分比乘10分 5) 是否有对这些指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有没有对完成情况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3
6) 安全业务部是否有完善的完整性管理实施方案?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7) 方案是否包括了完整性管理的六个步骤的实施计划与实施步骤安排?是否具有很好的全面性?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全(3分) 8) 方案是否紧密结合了公司实际情况?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美(3分) 9) 是否有对此方案进行反馈完善的机制?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3.5.2 组织结构与人员配备(30分) 1) 为保证完整性管理的顺利实施,是否为完整性管理建立了组织结构图,并在结构图中明确了各层的职责?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2) 是否为完整性管理实施的各个环节配备了相关的人员?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全(3分) 3) 配备的这些人员胜任情况如何?是否有相关的考核机制? A 好(5分) B 不好(0分) C 一般(3分) 4) 是否有详细的操作人员手册?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5) 是否对这些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结束时并进行了考核?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0分) 6) 是否有人员的短期和长期培训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3.5.3数据采集与整合(60分) 1) 完整性管理数据采集情况如何? A 完善(6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2) 数据的模型是否根据实际需要而建立的,并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2分) 3) 数据中包含了设计期间的资料吗?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2分) 4) 数据中包含了管道材料性能方面的数据吗?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2分) 5) 数据中包含了路权等相关数据吗?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2分) 6) 数据中包含了维修维护方面的数据吗?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2分) 7) 数据中包含了阴极保护相关的数据吗?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3分) 8) 数据中包含了遥感图?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2分) 9) 是否有数据建设计划,或者管道基本数据已经入库?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2分) 10) 是否有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合理的保证了数据的质量? A 是(3分) B 否(0分) 4
11) 数据的应用情况如何?是否经常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是基本闲置? A 良好(3分) B 较差(0分) C 一般(2分) 12) 是否有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模型进行完善的机制?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2分) 13) 是否基于数据采集开发了很多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给管理带来了很多方便? A 是(3分) B 否(0分) C 一般(2分) 14) 是否有数据更新机制,并进行了数据管理权限限制?是否有数据管理平台? A 是(6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善(3分) 15) 管道的风险评价是否基于数据进行? A 是(3分) B 否(0分) 16) 风险评价的所有资料是否都及时采集? A 是(3分) B 否(0分) 17) 完整性评价是否基于数据采集进行? A 是(3分) B 否(0分) 18) 除管道基本数据外,数据是否还包含了相关的检测检验数据? A 是(3分) B 否(0分) C 有,但非全部(2分) 3.5.4高后果区识别(25分) 1) 是否进行了全线的高后果区识别?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全(3分) 2) 是否对高后果区识别结果进行了整理,并形成正式报告? A 是(5分) B 否(0分) 3) 是否将高后果区识别结果进行数据采集? A 是(5分) B 否(0分) C 有,但不完全(3分) 4) 是否对高后果区段制定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方案? A 是(5分) B 否(0分) 5) 是否落实了上述方案? A 是(5分) B 否(1分) C 有,但不完全(3分)
3.5.5完整性评价(40分) 1) 缺陷管道本体的评价(17分) ①DNV方法 A 使用许用应力法(3分) B使用分安全系数法(3分) C 两种方法都使用(5分) ②ASME B31.G A X60以上钢级不使用(0分) B 仅在X60钢级以下使用(3分) C 任何时候都使用(0分) ③API 579 A 经常使用(3分) B 不经常使用(1分) C 没有听说过(0分) ④裂纹的缺陷评价法 A 使用R6方法(3分) B 使用EPRI方法(0分) 5
C 使用API 579(3分) ⑤壁厚冲刷减薄评价按ASME 、API标准实施 A 进行了壁厚减薄评价(3分) B没有壁进行厚减薄评价(0分) ⑥使用了专业软件? A 是(2分) B 否(0分) 2) 管道重载荷评价(10分) ①模型 A 没有模型(0分) B 建立分析模型(1分) C 经常使用模型(3分) ②软件 A 没有计算重车载荷的软件,从来不计算(0分) B 有计算重车载荷的软件(1分) C 外委计算重车载荷的软件(2分) ③标准 A 没有重车压管道的依据标准(0分) B 有重车压管道的依据标准(2分) C 经常使用标准分析(3分) ④采取措施(分值可累积) A 不采取任何措施(0分) B 限制车辆通过(1分) C 增加保护(1分) 3) 管道寿命评价(8分) ①影响管道寿命的因素(每个因素得1分) A 考虑管道运行压力的疲劳影响 B 考虑气质对管道材料的腐蚀影响 C 考虑土壤对管道的外腐蚀影响 D 考虑人为因素影响 E 考虑通过管道失效的概率断裂力学预测管道寿命 ②进行了疲劳评价(每个因素得1分) A 考虑管道调峰压力变化的影响,产生压力波动。 B 考虑调峰压力变化的小幅日波动、月、年大幅波动引起含裂纹管道的疲劳破坏。 C 考虑了末站压力、首站压力变化幅值的不同,管段材料的疲劳影响不同。 4) 评价报告(5分) ①管道本体的工作范围 A 报告明确工作范围(1分) B 工作范围不明确(0分) ②管道本体的检测方法,检测、管材的检验等标准 A 报告中有并执行了标准(1分) B 没有执行标准(0分) ③管道本体数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A、报告中使用标准和评价方法(1分) B 没有使用标准和评价(0分) ④内腐蚀监测数据与评价 A、报告中对内腐蚀数据评价(1分) B 没有内腐蚀数据评价(0分) ⑤管道缺陷的补强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