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概述【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及特点,明确这个工作岗位的职能、职责和权限,清楚这一工作岗位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掌握其工作的程序。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岗位是每一个企事业单位都必须设置的十分重要的工作岗位,在这个岗位上接触大量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涉及货币资金收付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会通过这个工作岗位来办理。

因此作为一名从事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的工作人员明确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及职业道德是非常必要的。

本单元知识结构如图1-1所示。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概述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含义及职能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内容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图1-1 本单元知识结构1.1 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本节内容是本章核心内容,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银行收支业务中转账支票的使用、现金送存银行、从银行提取现金、汇款业务和委托收款业务,包括处理银行收支业务过程中原始凭证的处理、记账凭证的填制及账页的填制。

北京瑞欣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商贸型公司,预招四个工作岗位,职位如下。

职位名称地点职位要求薪金合约主管北京市本科以上3~5年工作经验全职面议审计员北京市本科以上3~5年工作经验全职面议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岗北京市中专以上1~3年工作经验全职面议档案管理专员北京市中专以上1~3年工作经验全职面议实习生郑速应聘到北京瑞欣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部担任货币资金核算管理工作,领导安排他向出纳员李平学习,在李平的带领之下,郑速迅速地融入到工作岗位。

那么这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是什么?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教学用财务章。

任务1 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含义及职能1.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含义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但与一般会计工作相比又有着突出的特点。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即为出纳工作,主要是核算与管理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收入支出的工作。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处理,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2.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1) 具有繁杂性。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主要核算与管理企业、事业单位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货币资产。

而现金、银行存款业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频繁发生,因此,出纳人员运用收、付款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如实记录、核算。

现金日记账每天结出余额,并与库存现金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要每天或定期结出余额并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月末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结账。

此外,出纳人员还要经常往返于企业、银行之间,提款、存取票据、单据,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需要。

因此具有繁杂性的特点。

(2) 具有细致性。

由于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是会计的基础工作,其工作对象是现金等重要财产,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的基础上,还要认真细致,避免因工作的疏漏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具有细致性的特点。

(3) 具有政策性。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比如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时要按照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办理银行结算业务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结算办法》进行。

会计核算业务要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进行。

从业人员如果不掌握这些政策法规,不按这些政策法规办事,就违反了财经纪律,因此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4) 具有及时性。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比如交存支票,发放职工工资,核对银行对账单等工作,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能延误。

因此,出纳员要及时办理各项工作,保证出纳工作及时完成。

3.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职能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可概括为收付、核算、监督、管理四个方面。

(1) 收付职能。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最基本职能是收付职能,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主要负责单位往来的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以及票据和金融证券的办理。

(2) 核算职能。

核算职能是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

按照会计记账方法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的记录与核算,及时登记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的各种明细分类账。

(3) 监督职能。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不仅要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的核算,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经济信息,还要对企业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4) 管理职能。

其第四个重要的职能是管理职能。

对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进行保管和管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

任务2 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内容1.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日常工作内容其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核算、往来结算、工资核算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货币资金核算。

①办理现金收付,审核审批有依据。

②办理银行结算,规范使用支票。

③认真登日记账,保证日清月结。

④保管库存现金,保管有价证券。

⑤保管有关印章,登记、注销支票。

⑥复核收入凭证,办理销售结算。

(2) 往来结算。

①办理购销业务往来结算,建立清算制度。

②核算其他往来款项,核对余额。

(3) 工资核算。

①执行工资计划,监督工资使用。

②审核工资单据,发放工资奖金。

③负责工资核算,提供工资数据。

2.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程序与规范(1) 现金收付程序与规范。

①现金收付款时要辨别真伪,当面点清,要填写收据并在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章”。

②每日终了要做好现金盘点工作,与现金日记账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③将当日收到的现金交存银行,不得坐支。

④员工借款需填“借款单”,并由主管领导签字、批准,经审核后方可办理。

(2) 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程序与规范。

①审核现金、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

②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

③每日结出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3) 报销审核业务办理程序与规范。

①审核支出凭单上书写的报销项目及内容是否合法、合理,否则将拒绝办理报销,如果无法判断则报请主管领导审批。

②审核支出凭单后所附的原始票据是否清晰、有无涂改,否则将会影响报销。

③审核支出凭单上书写的金额大小写是否一致,与所附原始单证合计金额是否相符。

④审核支出凭单上是否有主管领导签字,经办人是否签字,若没有将不能报销。

1.2 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现金,是过路的财神,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我约束,很难度过“金钱关”。

2010年4月,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佛山市三水区建设局女出纳邓某贪污500余万元公款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邓某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院查明,1997年11月至1998年10月间,邓某担任原三水市建设局出纳,负责管理该局及下属单位的资金。

在此期间,邓某利用职务之便,以私自支取银行存款及收款不入账等手段,侵吞了原三水市建设局公款共计5 753 710元。

一审宣判后,邓某未明确表示是否提起上诉。

邓某,女,1954年出生,原广东省三水市建设局出纳,贪污公款575万余元。

1998年邓携带其侵吞的部分公款潜逃,先后逃到清远、广州、佛山、北京和乌鲁木齐等地,随后又潜藏于巴基斯坦约十年,2009年8月秘密归国,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被警方抓获。

【问题】通过上述案例你能体会到职业道德修养对于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的意义吗?那么从业人员的职责与权限是什么?怎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呢?准备好会计职业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让学生真正地体会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任务1 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1.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人员具有以下职责:(1) 依法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2) 根据审核后的收付款凭证及其原始凭证,逐日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3)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和结购汇制度的规定及有关批件,办理外汇业务。

(4) 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他单位办理结算。

(5) 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债券、股票等)。

(6) 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印章、空白票据的安全保管十分重要,单位财务公章和出纳员名章要实行分管,交由出纳员保管的出纳印章要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各种票据要办理领用和注销手续。

(7) 经办其他本职工作。

2.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人员的权限(1) 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会制度,抵制不合法的收支和弄虚作假行为。

(2) 参与制订货币资金计划。

(3) 管好用好货币资金的权力。

任务2 认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1. 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从业人员作为会计的一员,首先要遵守一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如下:(1) 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这是会计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2)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时应当实事求是地做事,讲信用,重信誉,信守诺言。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工作准则。

(3) 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4) 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 坚持准则。

所谓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这里所说的“准则”,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因此,坚持准则就是坚持依法办理会计事务。

要做到坚持准则:一是掌握准则,就是指会计人员应了解和熟练掌握准则,同时应当正确领会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准则办事。

二是遵循准则,即执行准则。

三是坚持准则,就是在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受到干扰、阻碍和挑战时,仍应当依法办理,坚持准则。

(6) 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包括会计专业理论水平、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

(7) 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设,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