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消失的楼兰古国
在今天被人们称作“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 的罗布泊畔,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的文明古国——楼兰。考古学家们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 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和灌溉农业。到了汉朝,罗布泊一带 成为发达的农牧业地区,河渠纵横,草木茂盛。楼兰作为 亚洲中部的“十字路口”,来往于这里的各国使臣、商贾、 游客络绎不绝。公元 3世纪后,由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 河下游被流沙淤塞,楼兰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口被迫 外迁。后来,楼兰国都逐渐变成了废墟,绿洲、良田变成 了荒漠。
请举例说明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科尔沁草原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 这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
公元9世纪契丹族在这里建立政权后,掳掠汉民和渤海国民
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红色荒漠”主要分布: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浙 江、福建等省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红色荒漠”成因: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人多地少,陡 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了 地表植被,再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 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红色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 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形成“红色荒漠”。
2.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
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 十分密切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
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 各方面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罗布泊
土地荒漠化直接破坏人类社会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所面临 的最严重的危害之一。
1.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 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了解我国荒漠化防治的 核心内容和整治模式。 2.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
三、荒漠化的防治
防治荒漠化的方针以及采取的措施?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 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 治理” 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
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 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通过打机井抽取地
下水.引河水灌溉等方式,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过 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在干涸 的土地上。
滥牧
垦荒
植被破坏 水源减少 河流水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胡杨林枯死 荒漠化土地扩大
滥牧、垦荒造成的环境恶化
耕地扩大 用水量增大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试根据
察表明( C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 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 漠和砾质荒漠
5.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 ) A.向西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红色荒漠”与塔里木盆地荒漠化成因比较:
相同点:都与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过 度农垦等破坏地表植被有关。 不同点:“红色荒漠”的形成主要与陡坡开垦或过度垦 殖导致水土流失有关,而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则与过度放
牧.过度农垦等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从而导致地表
植被(胡杨林)破坏所致。
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 束自己的行为? 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对地表植被 的保护、垦荒、放牧、饮用水源、工矿交通建设及 水利建设等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人类的各项经
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 致富的关系?
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
伐、草原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 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
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
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 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地居民的 脱贫致富问题。
当地社会经济现状的“地”
④只有先富起来,才能再去治理荒漠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D )
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 D.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你发现错了,重新再
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 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用造成的土地退 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
破坏。例如,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属于森林草原地带,
但由于人类剧烈的活动,黄土高原如今到处千沟万壑, 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前来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着契丹族政治经济中心的 南移,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 逆转。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开荒,使 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
(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使周边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变大;沙尘 暴天气的频率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 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 过程,这里的沙丘普遍存在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说 明该地区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殖,要退耕还牧,退耕 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都要做到用养结 合,不能再犯古人的错误。
自然。
荒漠化 荒 漠 化 的 危 害 与 治 理
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威胁基础设施
荒漠化的危害
成为沙尘暴的源地 造成经济.社会问题 全球合作
荒漠化的防治
基本方针 措施
1.下列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A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 600万平方千米,而且
图2-4进行分析。 由于人们的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等经济活动造成
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从而导致被誉为“沙漠克星”的
胡杨林的大面积死亡,致使失去胡杨林屏障的良田开
始出现大批沙化。
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 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 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
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B )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④全球C02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D ) A.以荒漠为主 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 D.以草原、荒漠为主
4.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
6.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
因是( A )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7.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土地荒漠化,
既有工业化进程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因此( C ) ①任何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预防为中心 ②任何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中心 ③因地制宜防治荒漠化,不仅要因自然地理的“地”,还要因
荒漠化的现状
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 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 陆地总面积的2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国土面 积的总和。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 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
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
近几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面积
不断扩大。例如,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每 年5~100米的速度扩展。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由于
从西北地区的自然格局来看,植被覆盖率自东南向西 北逐渐降低,由乔木、灌木植被向灌木植被转变,直至荒 漠。大面积的地表裸露,使土壤失去了植被保护以及对水 的调节作用。 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过
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
草原破坏和沙漠扩大,进一步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作用,植被的破坏加大了地表径流量,水土容易流失,造
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地逐渐退化,其结果是土地荒漠 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
远远超过降水量,容易引起风蚀。 西北地区深居大陆腹地,降水稀少,但有时降水强度 却比较大。这就为土地表层风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 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3.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
是对自然的尊重?
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
或在当地生存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 而自发地或国家政府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叫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不是“迁移农业”,不是逃避自然, 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更好地改造自然、利用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 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稀疏,降水集中 在夏季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对土地资源的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导致高 原表面植被破坏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