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肉制品中杂环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肉制品中杂环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 杂环胺的结构和分类介绍
至今已经有 20 多种 HAAs 在肉制品中被鉴定出来。杂
收稿日期: 2012 - 05 - 08 作者简介: 朱晓军( 1978—) ,男,江苏泰兴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
方向为 食 品 安 全。 Tel: ( 025 ) 84470302; E - mail: zhouweino1 @ hotmail. com。
甲苷含量的测定。
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83.
朱晓军等: 肉制品中杂环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321 —
Trp - P - 2 的含量较高,分别为 30. 0、28. 6、1. 59 ng / g[10]。
3 样品预处理方法
杂环胺在肉制品中的含量极低,只有 ng / g 级水平,由于 样品基质复杂、种类繁多,其中存在大量的干扰物质,因此需 要在对 HAAs 分析之前进行提取、纯化和浓缩。测定肉制品 中的杂环胺首先必须沉淀蛋白质、去除脂肪。一般用甲醇或 二氯甲烷的酸或碱的水溶液均质化样品,或使用酶水解。 3. 1 液液萃取( LLE)
关键词: 肉制品; 杂环胺; 检测; LC - MS; GC - MS 中图分类号: TS201.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1302( 2012) 12 - 0320 - 03
饮食不当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饮食中的潜在致癌物 有外源的也有内源的; 同时,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会有化学污染 物的 产 生。 杂 环 胺 化 合 物 (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HAAs) 是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由蛋白质、氨基酸热解而产生、 由氢和氮原 子 组 成 的 具 有 多 环 芳 香 族 结 构 的 化 合 物[1] 。 国 外自 20 世纪 70 年代就有对杂环胺的研究报道,且已从烹调 食品中分离鉴定了超过 20 种杂环胺,但含量极低( ng / g 级) 。 我国对杂环胺的研究则相对较晚,至今很少有对食品中杂环 胺含量进行测定的研究报道[2 - 3]。肉制品中 HAAs 的生成量 主要取决于加热温度与时间、加工方式与设备以及前体物等。 其中又以加热温度与时间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加热温度越 高,时间越长,生成的 HAAs 越多[4]。虽然 HAAs 在加工食品 中的含量只有 ng / g 级,但其作为强致突变物对人类癌症的形 成有重要影响,大多数杂环胺已被证明可致试验动物多种器 官的癌变( 如肝癌、肠癌、胃癌等) [5],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 注。为了评价 HAAs 对人类的潜在危险性,分离和检测食品 中的 HAAs 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食品中杂环胺的前处理方 法和检测方法的分析和比较,为开展杂环胺的相关研究提供 参考,为进一步评价食品的安全性提供基本依据。
2 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含量
肉制品中杂环 胺 的 水 平 在 英 国、瑞 典、瑞 士、西 班 牙、日 本、美国已经有了广泛的报道。在煎烤碎牛肉饼中的 IQ 的浓 度为 0. 5 ~ 20 ng / g,而 MeIQ 只有微量的生成[7]。Negishi 等 最早在牛肉中分离出了 MeIQx 和 7,8 - DiMeIQx 两种杂环 胺[8]。其中 MeIQx 的含量为 0. 1 ~ 16. 4 ng / g,7,8 - DiMeIQx 为 0. 7 ng / g。PhIP 为肉制品中含量最高的杂环胺,已经被发 现广泛存在于培根、牛排、鸡排等各种肉制品中,其中烤鸡肉 中 PhIP 的含量最高,为 27 ~ 480 ng / g[9]。非极性杂环胺的研 究较少,因为正常烹调条件下不易产生,Abdulkarim 等的研究 表明,牛 排 在 240 ℃ 下 加 热 14 min 后 Norharman、Harman、
摘要: 对肉制 品 中 杂 环 胺 种 类、含 量 及 检 测 方 法 进 行 了 综 述。介 绍 了 不 同 样 品 的 前 处 理 方 法,如 液 液 萃 取 ( LLE) 、固相萃取( SPE) 、固相微萃取( SPME) 以及在线串联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 LLE - SPE) 。重点讨论了目前最新 的杂环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质谱串联法( LC - M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C - MS) ,并对 每种技术的优势及特点进行了评述。
液液萃取( liquid liquid extraction,LLE) 是大多数研究者 选择的从样品基质中第一步分离肉制品中杂环胺的一种方 法。如果样品是在丙酮、乙酸乙酯和甲醇[11 - 13]等有机溶剂中 均质的,分析物用盐酸进行萃取[14]。若是用盐酸 均 质 化 样 品,离心后用二氯甲烷( DCM) 、乙酸乙酯[15]或二乙醚去除酸 性或中性的干扰物; 若是用氢氧化钠均质化样品,得到的溶液 用二氯甲烷以中 性 形 式 萃 取[12] 。 进 一 步 的 净 化 通 常 是 通 过 连续的酸碱分配过程来实现的。 3. 2 固相萃取( SPE)
环胺类化合物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 氨基咔啉类( amino - carboline congener) 和氨基咪唑氮杂芳烃类( aminoimidazo azarenes. AIAs) [6]两大类。氨基咔啉类杂环胺一般在加热温度 超过 300 ℃ 才产生,包括如下胺类: Trp - P - 1、Trp - P - 2、 AαC、Me AαC、Glu - P - 1、Glu - P - 2。氨基咔啉类环上的氨 基容易脱落转变成 C - 羟基而失去致癌、致突变活性,是非极 性杂 环 胺。氨 基 咪 唑 氮 杂 芳 烃 类 包 括 喹 喔 啉 类 ( quinolin econgeners,IQ) 和吡啶类( pyridine congeners) ,是在普通家庭 烹调温度( 100 ~ 225 ℃ ) 时形成[7],又称为热诱导突变物质, 主要是由游离氨基酸、肌酸和糖类经过脱水环化形成吡咯和 吡啶衍生物,并进一步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与氨基咔啉类 杂环胺相比,这一类杂环胺又被称为极性杂环胺[6],并被发 现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因其在普通家庭烹饪或食品加工条 件下形成,在以往的研究中倍受关注。
— 320 —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12 期
朱晓军,徐文君,周 玮,等. 肉制品中杂环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 12) : 320 - 322.
肉制品中杂环胺检测方法研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
朱晓军,徐文君,周 玮,徐春祥
(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食品检测中心,江苏南京 2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