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A
一、单选题
1.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D)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已知整体平均数为200,离散系数为0.05,则总体方差(C)
A.根号10
B.10
C.100
D.0.1
3.当抽样允许误差固定时,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将随样本单位数n的增大(B)
A.保持不变 C.随之扩大 C.随之变小 D.无法定论
4.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C)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5.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0.08,0.09,0.1,则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公式是(D)
A.(0.08+0.09+0.1)/3
B.0.08×0.09×0.01
C.(1.08×1.09×1.1-1)开3次方
D.(1.08×1.09×1.1)开3次方-1
6.简单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不能反应的是(C)
A.两个变量的相关方向
B.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动系数
C.两个变量之间的计量单位
D.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则因变量平均增减多少
7.下列只能属于属性变量的是(C)
A.干部年龄
B.干部工龄
C.干部职称
D.干部工资
8.抽样调查分组时,若组内差异大,组间差异小,适宜的方法是(A)
A. 整群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多阶段抽样
9.已知三个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求计算3个店苹果的平均价,应该采用(B)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10.本书指的抽样误差的定义是(D)
A.总体指标与相应的抽样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B.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C.总体指标与相应的抽样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D. 所在样本的可能估计值与所要估计的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差异
11.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是: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D)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3.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D)
A.位置居中
B.数值最大
C.出现次数较多
D.出现次数最多
14.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B)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15.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C)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6.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B)
A.166.32%
B.85.68%
C.185%
D.54%
17.下列指数中属于总平均水平指数的是(A)(符号不会打)
A. B. C. D.
18.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额要比基期增加(C)
A.1%
B.5%
C.10%
D.3%
19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
A.选取调查单位道德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试卷B
一、单选题
1.只有3个商店的苹果价格指数和销售额p0q1(0、1在字母右下角)数据,要求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取(B)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2.变量x和y之间有内在联系,且相关系数为0,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A)
A.没有线性关系
B.显著线性关系
C.高度线性关系
D.没有函数关系
3.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
A.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B.为了运用概率论
C.为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D.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4.在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两组的组限(C)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
C.即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
5.对于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要使x的标准差只是原来的25%,则需样本容量是原来的(B)
A.8倍
B.16倍
C.4倍
D.5倍
6.变量x和y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且相关关系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B)
A.低度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显著相关关系
D.不相关
7.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职工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20+110x,则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D)
A.增加230元
B.增加110千元
C.增加230千元
D.增加110元
8.简单随机抽样(重复)的平均误差取决于(D)
A.样本单位数和总体单位数
B.样本单位数和样本比率
C.总体方差 C.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9.在回归分析中,要求对应的两个变量(B)
A.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是可控变量
B.自变量是可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C.两者都不是随机变量
D.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10.已知总体平均数为260,离散系数为0.05,则其方差为(C)
A.根号13
B.13
C.169
D.根号15
11.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的1元钱(B)
A.只值原来的0.8元
B. 只值原来的0.83元
C.与原来1元等值
D.无法判断
12.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
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D)
A.37.5%
B.125%
C.115%
D.15%
13.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A)A.y=6000+24x B.y=6+0.24x
C.y=2400+6x
D.y=24+6000x
14.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5.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A)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
16.在指数的概念中(D)
A.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
B.简单指数值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
D.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
17.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是(D)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