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云南的自然环境》

五年级《云南的自然环境》

五年级(下)《的自然环境》一、从海底升起的高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容,知道云岭在远古时候是什么样子的?2、观察某地的动植物化石,根据他们推断这一地区在远古时期的环境。

重难点:读懂课文容,知道云岭是从海底升起的高原。

教学过程:一、想一想。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一成语吗?你能想象今天的云岭在远古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二、讲授新课1、默读课文,说一说本文讲述了哪些地方?2、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发现地——帽天山(1)帽天山位于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帽天山?(2)教师:1984年7月以来,我国科学家先后在这里发掘了许多多细胞海生生物化石,人们把它们称做“澄江古生物化石群”。

(3)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形成于什么时候?(4)澄江古生物群门类非常丰富,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哪些?(5)根据它们的化石可推断,澄江一带在远古时期曾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它们的化石可推断,澄江一带在远古时期曾是浅海地区,海水富含矿物质,且这里气候温暖,非常适合各类海洋生物生存、繁衍。

2、市晋宁县梅树村化石(1)小壳化石发现于什么地方?(2)小壳化石形成于什么时候?(3)科学家根据小壳化石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断,5、4亿年前,中、东部地区是什么样子?科学家根据小壳化石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断,5、4亿年前,中、东部地区是一个三面环岛的海盆,海水最深不超过20米,海底的火山活动十分频繁,海水中含有大量由火山灰带来的营养物质——磷、钙等。

梅树村周围海水清澈,波光粼粼,水底漫游着许许多多个体不大、身体表面长有钙质骨刺或骨片的生物。

这些小生灵享受着温暖的,在理想的栖息地中生活、繁衍。

它们死亡后留下尸体、骨骼碎片,最后演化成为化石。

3、裸蕨植物群化石(1)裸蕨植物群化石发现于什么地方?(2)裸蕨植物群化石距今多少年就已形成?(3)根据这些化石所在的地层,科学家推断,约四亿年前,市是什么样子?根据这些化石所在的地层,科学家推断,约四亿年前,市附近气候炎热,海生蕨类、藻类植物繁盛。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海底逐渐上升成为陆地,海水大面积退却,原来的滨海、浅海中各种海生蕨类、藻类植物慢慢露出水面,其中的一部分适应了变化的环境,逐渐进化到能在陆地上生活,成为陆生植物。

三、小结从省的这些化石可以推断出今天的云岭是从海底升起的高原。

四、动手做观察某地的动植物化石,根据它们推断这一地区在远古时期的环境。

课后反思:二、山川交织的红土地1、纵横起伏的山地、高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容,了解的地形特点。

2、知道省的地势特点。

重难点:知道省的地势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的云岭,处处“开门见山”。

什么是省地形的主体?二、讲授新课1、默读课文,说一说的地形特点是什么?今天的云岭,处处“开门见山”。

山地和高原是省地形的主体,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在群山间,镶嵌着许多山间盆地,加上众多的河流,构成了险峻多姿的地貌。

2、说一说的地势特点是什么?省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部高,南部、东南部低。

全省最高峰是什么地方?位于什么地方?海拔多少?滇西北有全省最高峰——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

卡格博峰位于德钦县境,海拔6740米,山顶终年积雪。

3、全省最低点位于什么地方?海拔多少?而全省的最低点位于河口瑶族自治区境的元江与南溪河交汇处,海拔只有76.4米。

4、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两地高度相差多少?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仅有840千米,而两地高度相差竟达6663.6米,即平均每千米高度相差7米多。

这在其他地区是少见的。

5、滇西北地形特点是什么?全省的高大山脉主要集中在滇西北。

滇西北的山脉大都呈南北走向,紧密排列,高山间夹着许多大江大河,形成山川并列、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

这里的澜沧江峡谷、金沙江峡谷、怒江峡谷尤其气势磅礴、雄峻肃立。

6、滇西南地形特点是什么?在滇西南地区,山脉呈扫帚状分散开来,地面平坦,河流蜿蜒曲折,水流缓慢。

在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一幅宁静秀美的傣家风光画。

7、云岭东部和哀牢山以东地形特点是什么?云岭东部和哀牢山以东是一片广袤的高原,人们习惯上称为滇东高原或高原。

滇东高原属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云贵高原为我国四大高原之一。

在地形上,滇东高原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的丘陵。

在滇东高原,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地层,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闻名中外的石林、阿庐古洞是典型的喀斯特景观。

8、的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以什么为主?的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以红壤系列为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6、4%,故又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三、动手做课外仔细阅读地形图,了解的地形特点。

课后反思:2、星罗棋布的坝子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容,了解的五种地形。

2、按海拔高度分,全省的坝子分为哪三类?3、全省的主要坝子有什么特点?重难点:全省的主要坝子有什么特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知道人说的坝子是什么地形吗?二、讲授新课1、在云岭上,分布有哪五种地形?在云岭上,分布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俗称坝子)、平原五种地形。

2、的坝子有什么特点?的坝子,大多四周被山地、丘陵所包围,坝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江河穿流其间。

全省的城市、村落大部分分布在坝子。

坝子也是的主要农业耕作区。

4、按海拔高度分,全省的坝子分为哪三类?按海拔高度分,全省的坝子分为高坝、中坝、低坝三类4、全省的主要坝子有什么特点?坝,又称滇池坝,是最大的坝子。

它以滇池为中心,包括市四城区及呈贡、晋宁、富民、安宁等县(市)的大部分。

坝的市是省的省会。

坝的气候温和多雨,具有四季如春的特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有点苍山、洱海、蝴蝶泉、三塔等风景名胜。

市位于坝。

蒙自坝是滇南最大的坝子,这里气温高,降水少,是省有名的旱坝子之一。

这里已成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坝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是滇西的粮仓和重要的工农业基地。

从至瑞丽的320国道穿过坝区。

昭鲁坝为滇东北最大的坝子,是省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滇东北的门户与交通要道。

坝沉积有大面积的褐煤层,为全省重要的煤炭基地。

三、动手做画(或拍摄)一幅你居住过的或最喜欢的坝子风光画(或照片)。

课后反思:3、蜿蜒如带的河流教学目标:1、了解有哪六条主要河流。

2、知道六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最终流向。

重难点:知道六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最终流向。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知道在境,分布着多少条大大小小的河流?二、讲授新课1、在境,分布着多少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在境,分布着600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它们有的源远流长,流经许多省乃至许多国家,如怒江、澜沧江等;有的流程则较短,仅在省便汇入干流,如大盈江、罗梭江等。

2、你知道有哪六条主要河流吗?在众多的河流中,有六条比较长,分别是金沙江、南盘江、元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

3、你知道六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最终流向吗?它们经过长途跋涉后,分别注入太平洋的东海、南海以及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独龙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元江和南盘江发源于省境。

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元江最后都流入其他国家,成为国际性河流。

4、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南盘江和元江这两条河流。

南盘江发源于东部的市,是珠江的正源,它流经、、等省区,从高原流向平原、丘陵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滇东高原的一些河谷下切强烈,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有的超过500米,造成河流的干流、支流间形成落差大的瀑布。

元江出国境后在越南的一段叫红河。

澜沧江出国境后改称湄公河,它是亚洲唯一的流经六国的国际河流,成为东南亚重要的水上通道。

三、动手做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调查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你家乡河流的发源地和最终流向。

课后反思:4、瑰丽晶莹的湖泊教学目标:1、知道全省的湖泊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哪些?2、的大中型湖泊主要是怎样形成的?3、省面积超过3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哪些?重难点:省面积超过3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哪些?教学过程:一、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湖泊?二、讲授新课1、你知道有多少个湖泊?为中国五大湖区之一。

100多个面积大小不等的湖泊,如串串珍珠镶嵌在全省的崇山峻岭之中,给锦绣增添了无限的秀美。

2、你知道全省的湖泊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哪些?全省的湖泊按地理位置可分为滇东湖群、滇中湖群、滇西湖群。

3、说一说的大中型湖泊主要是怎样形成的?的大中型湖泊主要由断陷盆地构成,一般具有形状狭长、岸陡、底部较平等特点,水深多在20米以下。

全省小型湖泊的形成比较复杂,有溶蚀湖、冰渍湖、冰蚀湖、火山湖等类型。

其中,溶蚀湖多分布在滇东喀斯特地区,大部分以湖泊群出现,湖水面积和蓄水量因降雨的多少而有所增减。

而冰渍湖、冰蚀湖多分布在滇西北地区。

4、省面积超过3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哪些?省面积超过3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九个,分别是: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星云湖、阳宗海和异龙湖。

5、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湖泊的主要特点。

滇池为全省第一大湖泊,也是我国三大重点保护湖泊之一。

抚仙湖是我国陆水深居第二的淡水湖泊,最深处达151米,其位于市境。

全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位于德钦县的那措海。

就湖水的透明度来说,泸沽湖在省位居前列,透明度可达12米左右。

清澈见底的湖水,沿岸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当地特有的民族风情,使得这里成为全省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

三、动手做收集天然湖泊的图片,并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和快乐。

课后反思: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教学目标:1、了解的气候特点表现为什么?2、了解近几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

重难点:了解的气候特点表现为什么?教学过程:一、想一想你知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遇雨成冬”、“一雨成秋”这些话的意思吗?二、讲授新课1、你知道的气候特点表现为什么?的气候特点表现为:一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二是干湿季分明;三是类型多样,水平分布复杂。

就地区来说,滇西北高海拔地区长冬无夏,春秋较短。

滇中的广区四季如春,“遇雨成冬”。

在滇南、滇西南的河谷地带,长夏无冬,春秋较短。

滇中的广区四季如春,“遇雨成冬”。

在滇南、滇西南的河谷地带,长夏无冬,“一雨成秋”,这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能种双季稻甚至三季稻,形成“东边栽秧,西边割稻”的现象。

3、为什么说“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立体气候的生动写照。

在省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递降约0、6℃左右。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立体气候的生动写照。

4、为什么又叫“春城”?全省平均气温最高在7月,在19~22℃之间;最低在1月,为6~8℃.年温差一般只有10~12℃,小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因而有“春城”的美誉。

5、小结。

的气候特点易造成冬春干旱、倒春寒、霜冻,初夏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雷击,夏季低温冷害,秋季连续阴雨等多种气象灾害。

6、了解近几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