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水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 页脚 农业水利工程 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班级:农水1201 姓名: 仲成 学号: 121503125 指导教师: 晓红 实习时间:11月16日-11月19日 .

页脚 第一章 实习目的 ................................... 2 第二章 我国及水利建设成就及发展 ....... 2 第一节 我国水利现状及建设 .............. 2 第二节 水利建设成就及发展 .............. 3 第三章 实习工程概况 ............................. 4 第一节 市淮涟灌区 .............................. 4 第二节 武进农水建设 .......................... 5 第三节 市城市泵站 .............................. 7 第四节 市沙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7 第四章:实习体会 .................................. 14 .

页脚 第一章 实习目的 11月16号至11月19号,我们班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综合实习,先后去了淮涟灌区、武进、和。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现场参观和技术人员的讲解,了解我国水利的历程;了解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了解工程施工及组织管理情况。使同学们增加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让学生领会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下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习,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水利事业、乐于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现场参观和技术人员的讲解,了解我国及省治水的历史;了解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了解传统水利与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含义;了解已建和在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了解水利工程的运用情况和除险加固情况;熟悉土坝、水闸、渡槽、渠道、倒虹吸、堤防等水工建筑物工程的作用、布置、组成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工程施工及组织管理情况和招、投标的情况。使同学们增加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让学生领会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下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习,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水利事业、乐于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

页脚 第二章 我国及水利建设成就及发展

第一节 我国水利现状及建设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差异大,水旱灾害频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受利于水,受害于水,与水灾干旱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综观五千年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水斗争的历史,但在这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万顷良田被淹没,千百万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广大水利建设职工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水利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的5年,跨世纪特大型水利枢纽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开工,水利立法的不断完善,水利投入的不断增长,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水患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切都标志着这一时期是党中央、国务院最重视水利的时期,也是水利发展最快的时期。

第二节 水利建设成就及发展 治水的历史悠久,人民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上构绘了一幅史无前例的、宏伟的治水蓝图。 60年代初,在治水上,由于只蓄不排,对洪水不是疏导而是截堵,结果造成水灾面积扩大,造成省、地、县、乡之间,堵水扒水矛盾,从此水利工作者依防洪除涝开始加大对水利设施的建设。 . 页脚 70年代前后,在治理里下河平原中,儿女再振雄风。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工程搞得扎实有效。治理后,在历次抗洪斗争中都取得了巨大效益。 在山区,已建水库虽在历次抗洪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遗留了大量尾工,其中不少险象丛生,个别水库甚至面临跨坝危险,亟待除险加固。 80年代,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水利事业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水利必须为包括农业在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全社会服务。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为社会所公认。 90年代,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对水利投入的增加及水利经济的发展,都为水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水利面临的形势仍然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污染重和地下水大面积超采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利工程老化、退化;病险水库加固和已建工程的续建配套任务仍然艰巨;特别是水利事业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等重大问题,仍有待于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

第三章 实习工程概况 第一节 市淮涟灌区 2015年11月16日,我们赴市淮涟灌区实习,灌区基本情况:市淮涟灌区是全国大型灌区,位于淮沭河以东,北六塘河以南,盐河以 . 页脚 北,东河以西,北与宿迁市沭阳县、市灌南县接壤,东和涟水县的涟西灌区毗邻,灌区涉及、涟水两县,总面积860km2,折合129万亩,现有耕地79.9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5.94万亩。灌区有17个乡镇,324个行政村,65万人口,是我市乃至全省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对灌区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对灌区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到目前为止,,共实施了十二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累计投入约4.38亿元,灌区供排工程配套体系基本建立,田间最后一公里工程得到充分实施,为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午,安排学习讲座进行专题实践教学。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播放水利宣传片,第二部分介绍淮连灌区基本情况,渠系配套知识,渠系配套建筑物,采取的主要灌溉法,运行管理措施,目前开展的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情况,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案等,形式采取PPT。下午安排灌区实景教学,主要参观淮涟总干渠及渠首拆建工程现场、淮涟三干渠及渠首、一干渠及渠首等,以及田间配套渠系和建筑物。

第二节 武进农水建设 17号,我们来到了武进,参观了武进横林镇黄堍桥排涝站、黄桥港南北闸站、横山桥河道清淤现场、遥观北枢纽在建工程。 据悉,横林镇2013年实施的重点县工程包括黄桥港北枢纽、黄 . 页脚 桥港南枢纽,集水面积7800亩;家桥排涝站,集水面积1700亩;横堍桥排涝站,集水面积2300亩;蓉丰排涝站,集水面积3450亩,总计五座排涝站,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仅黄桥港枢纽的建成,受益人口超过21000人。 为改善太湖水质,在武进区新建新沟河遥观北枢纽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基础上,从长江沿现有新沟河拓浚至堰后分成东、西两支,东支接漕河至五牧河,西支接三山港;过京杭运河后,分别疏浚直湖港、武进港至太湖,全长97km。主要控制建筑物工程是兴建江边枢纽、西直湖港北枢纽、西直湖港闸站枢纽、西直湖港南枢纽、横林枢纽(可研报告为遥观南枢纽)、遥观枢纽(可研报告为遥观北枢纽)等建筑物。因河道拓浚及局部平地开河,对沿线跨河桥梁(道路)进行拆建(新建);为实现梅梁湖通过新沟河引水、排水,新沟河东支沿线主要支河口门设控制,并对两岸影响进行必要的水系调整。 遥观北枢纽和遥观南枢纽是三山港~武进港穿京杭运河的两座梯级建筑物,遥观北枢纽位于京杭运河以北的三山港上,主要建筑物为泵站和具有通航功能的节制闸各一座,泵站设计流量(泵抽排水入长江)为80m3/s,节制闸设计流量(自排水入长江)为110m3/s。武进港地区的水通过遥观南枢纽泵站抽排入京杭运河,再通过遥观北枢纽泵站北排入长江。 遥观北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为泵站和具有通航功能的节制闸各一座,采用闸站结合的式进行布置。泵站站身为堤身式块基型结构, . 页脚 上、下游均设清污机桥,清污机桥边线距泵站底板边线39.8m。节制闸位于泵站东侧,闸站之间设钢筋砼导流墙分流。设计流量每秒80立米的排水泵站和净宽24米具有通航功能的节制闸目前已初具规模。预计2015年10月31日前全部竣工。以后,5年一遇以下的区域涝水可由南排太湖改为北排长江,进一步改善梅梁湖和太湖水质。 我们还参观了横山桥河道清淤现场,近距离的观察了清淤工作。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施工程序大致是填筑围堰 抽水------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人工清 理渣土(含垃圾、块)------ 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 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 ------ 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 ------ 进入下一分段施工。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第三节 市城市泵站 18号我们来到了。上午我们去了大龙港枢纽。大龙港枢纽是市中心区防洪工程控制建筑物之一,位于市中心城区南面的京杭运河与大龙港交汇处的大龙港河口。工程由一座12m节制闸和一座20m3/s泵站组成,水闸为双向档水,泵站为双向运行,以实现防洪、排涝和 . 页脚 改善城市水环境的功能。泵站共装设4台1400ZWBS5-0.88型平面S型轴伸泵,单机设计流量5m3/s,配套电机型号YKS450-6,功率250kW,电压等级10kV。为满足水泵起动、事故断电停泵,在进出水流道口各装设一道快速闸门。 泵站采用10kV高压进线,经高压总开关柜至4台高压电机开关柜。此外经降压变压器,至0.4kV的泵站辅助设备。 下午我们参观了姑区元和塘枢纽,该枢纽泵站、水闸、船闸三合一。泵房为干室型,有6台贯流泵,单台流量5,叶轮直径1.4m。双向抽引,可排城市涝水,又能抽引阳澄湖水向城区补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