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冷器拆除施工方案

空冷器拆除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依据. (2)3.拆除作业流程 (3)4.拆除方法及步骤 (3)5.拆除注意事项 (4)6. 吊车受力计算及钢丝绳的选用 (5)7.施工组织机构及过程控制 (6)8.HSE管理措施及危害风险评估 (7)9.质量保证措施 (13)10.现场工作量的确认 (13)11.机具及手段用料一览表 (13)1.工程概况1.1工程内容: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重整车间初顶空冷器-120、蒸馏车间稳顶空冷器-121的设备及气附属管线、平台的拆除。

其中初顶空冷器-120重约33.3T, 稳顶空冷器-121重约35.7T。

拆除后拉运到车间指定位置。

1.2工程特点:1.2.1,项目施工与化工生产同时进行,防火及防护等措施要求高,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指定专人办理相关作业票及现场安全监护,根据生产的要求,需要做大量防火或成品防护措施,所有措施在报业主审批后实施。

1.2.2施工场地复杂,作业空间受周围装置影响较大,施工现场管理协调难度大。

1.2.3拆除设备处于高空框架上,属于高空作业,设备及钢结构框架锈蚀严重,拆除前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受正周围在运行装置影响,属于易燃易爆生产区,安全防护区域面广,施工技术、安全风险大。

1.2.4需要大型施工机具多,施工成本高。

2.编制依据2.1《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SH/T3515-2003 2.2《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H/T3536-2002 2.3《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1999 2.4《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HG20201-2000 2.5《起重工操作规程》2.6《茂化建公司吊车性能表》3.拆除作业流程4.拆除方法及步骤4.1考虑到现场紧凑,施工位置狭窄,初顶空冷器-120、稳顶空冷器-121均分上、下两部分整体拆除法,风机、电机上部采用200T汽车吊,水箱下部采用50T、25T散件拆除。

设备及附属管道采用50T吊车、40T 拖车拉运。

4.2初顶空冷器-120、稳顶空冷器-121局部因锈蚀严重,均采用底部大捆,单台吊车起吊法。

4.3设备拆除前与设备初顶空冷器-120、稳顶空冷器-121的连接管道全部断开。

4.4检查各层平台小梁焊接情况,对锈蚀严重的进行焊接加固并采取搭设局部操作平台的方法,确保施工作业面安全可靠。

4.5配重运输或设备拉运过程中,一定注意装车高度,装车总高度不得高于4.5米,避免造成与附近管线碰撞。

厂区行车提前与车间沟通。

后附行车路线图。

4.6本项目属于拆除项目,施工图纸不全,对构件重量计算欠精准,正式吊装前,需要进行试吊工序,发现异常,上报项目技术部,确认后方可继续作业,不得冒险作业。

4.7因装置处于运行中,对关键设备、管道进行特别防护,重点防护的设备、管道须车间明确。

4.8初顶空冷器-120拆除前,DN250的连接管道须拆除。

4.9由于初顶空冷器-120下部为重整车间设备F803为液化气罐,属于易燃、易爆必须重点防护,经与车间协调,车间同意协调搭设脚手架,并采用石棉布整体防护。

4.10稳顶空冷器-121操作平台14.1米框架平台因锈蚀严重,需施工前加固,或上铺钢格板的方法,需车间协调借用钢格板50块左右。

5.拆除注意事项5.1设备吊装前经试吊并检查所有机索具,确保运行正常。

5.2严格作业票证制度,切实做到“三不动火”。

5.3起吊前所有技术文件齐全, 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有关人员签字认可。

5.4钢丝绳均按GB5972-200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要求供应, 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不低于1570MAP,且每根钢丝绳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其它吊装机索具也必须有相应的合格证。

5.5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及《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000)等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5.6吊装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方案所规定的作业半径,附吊车站位图。

5.7 吊车在起吊后,应在将设备吊离地面100mm 后停止提升,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工件捆扎的牢固性以及钢丝绳的受力状态,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提升,对有可能晃动的重物,应进行加固。

5.8 吊装机械选用全路面。

6. 吊车受力计算及钢丝绳的选用6.1 初顶空冷器-120重约33.3T ,计算载荷如下计算载荷Q 计=K1(Q+q)式中:K1-------动载系数取1.1Q--------设备自重量q1-------主吊车索具重量取1.7吨吊车起吊时最大受力为:F1=K1 (Q+q1)=1.1(33.3+1.7)=38.5吨吊车起吊时作业半径R=16米,臂长L=48.5米时,起重能力为46.8吨,最大受力为38.5吨,负载率为82.3%<90%故满足要求。

吊装时,采用6*37+1-φ40的钢丝绳。

取α=60°则每股钢丝绳受力为:P1= F1/4sin60°=11.11吨在安全系数取6倍的情况下,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570MPA 下的允许拉力为74.1/6=12.35吨,大于11.11吨,故知采用6*37+1-φ40的钢丝绳吊装是安全的。

每根钢丝绳的长度为16米,共2根钢丝绳。

采用2根16米6*37+1-φ40钢丝绳,设备底部大捆吊挂。

6.2 稳顶空冷器-121重约35.7T ,计算载荷如下2*计算载荷Q计=K1(Q+q)式中:K1-------动载系数取1.12* Q--------设备自重量q1-------主吊车索具重量取1.7吨吊车起吊时最大受力为:F1=K1 (Q+q1)=1.1(35.7+1.7)=41.14吨吊车起吊时作业半径R=16米,臂长L=48.5米时,起重能力为46.8吨,最大受力为41.14吨,负载率为87.9%<90%故满足要求。

吊装时,采用6*37+1-φ40的钢丝绳。

取α=60°则每股钢丝绳受力为:P1= F1/4sin60°=11.88在安全系数取6倍的情况下,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570MPA下的允许拉力为74.1/6=12.35吨,大于11.88吨,故知采用6*37+1-φ40的钢丝绳吊装是安全的。

每根钢丝绳的长度为16米,共2根钢丝绳。

采用2根16米6*37+1-φ40钢丝绳,设备底部大捆吊挂。

7.施工组织机构及过程控制7.1施工组织机构组长:组员:吊装总指挥:劳动力计划:起重工:2名配合工:16名(气焊工4人、铆工2人、架子工4人、普工6人)7.2吊装过程的控制7.2.1吊装机具、索具的控制(1)钢丝绳的检验按《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2006)执行,不能有断丝现象。

(2)钢丝绳绳扣采用小接法插接,插接长度大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

(3)吊车进场前进行机具报验,并有检查记录。

7.2.2吊装前确认(1)吊装机械位置、使用状态、操作人员组织完备、设备具备起吊条件。

(2)吊装环境符合吊装条件,路基状态良好。

(3)安全质量联合检查确认。

7.2.3吊装过程的控制(1)各部负责人在吊装工艺卡上确认签字,由施工负责人发布起吊令。

(2)试吊装:钢丝绳吃力均匀,设备起吊平衡,人员配合默契。

(3)吊装过程中,缓慢吊起设备,再次检查吊装状态,没有异常后,吊装设备。

8.HSE管理措施及危害风险评估8.18.2HSE总体要求8.2.1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力求使车组人员、施工人员、特别是司机、班组长、指挥者对方案思路、意图、实施要求有清晰的了解,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专门向吊车司机明确交代指挥信号。

8.2.2所用吊车必须具有相应检验合格证件,及日常检查记录,吊装前施工方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吊车进行联合检查,且吊装前必须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请。

8.2.3指挥及施工人员必须持国家颁发的特殊工种作业证,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上岗证。

8.2.4所有相关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吊装过程中遇到预料外情况时,应慎重研究对策,禁止盲动,合理安排处理措施。

8.2.5吊车站位场地地基应确保满足强度要求,否则禁止进行吊装作业。

施工中所有的机索具应按本方案、《起重工操作规程》、《实用起重吊装手册》的有关要求执行。

8.2.6吊装过程中,应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熟悉此信号,以便各操作动作协调。

8.2.7在施工过程中,凡参加登高作业的人员均应佩带劳动部门认可的五点式全防护安全带,并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8.2.8在作业时应设立警界,关键位置设专业人看守,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吊装区域。

8.2.9吊装前应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联合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8.2.10在方案实施过程中,HSE部门要严格把关,加强HSE监督管理,明确各自职责,责任到人。

8.2.11当阵风风速大于10.8m/s(六级)或光线不明或操作人员无法辨认指挥信号时禁止吊装作业。

8.2.12未尽事宜,应遵守《起重工操作规程》和《石油化工安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8.2.13空冷器拆除的安全措施详见《空冷器拆除安全措施方案》。

8.3危害分析以及安全对策表:A、目的为了确保吊装的安全,应组织安全员、技术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危害分析及安全对策表,在编制过程中做到不夸大危险,不忽略隐患,使风险得到客观、充分、有效地评估和控制。

B、编制依据在吊装的每一步骤的各项危险发性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值进行评估,C、主要存在风险及预防措施D.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见附录)9.质量保证措施9.1项目经理部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其职能,良性运行。

9.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

9.3施工中各工种持证上岗。

9.4施工前,技术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0.现场工作量的确认因施工图纸、相关资料不齐全,具体工作量需要车间、机动处待施工任务完成后,确认工作量。

拟发生工作量如下:1.吊车 200T 4个台班2.吊车 50T 5个台班3.吊车 25T 3个台班4.拖车 40T 3个台班5.电焊机 20个台班6.设备连接管道、阀门的拆除7.钢结构平台、栏杆的拆除8.设备运输到指定位置9.局部钢结构平台、栏杆的加固10.安全防护用脚手架的搭设11.机具及手段用料一览表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工作任务:吊装作业工作岗位:起重工分析人员及岗位:日期:2011.04.16 编号: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工作任务:吊装作业工作岗位:行吊司机分析人员及岗位日期:2010.04.16 编号: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