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306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3063)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③宋朝重文轻武和大兴科举的社会背景;
2、元曲
• 元散曲——民间元代兴起的新诗体 • 元杂剧——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1)社会背景: 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 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
②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 悲惨遭遇的不满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代表人物: 关汉卿 马致远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C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3(1996·全国)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 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原因: 政治稳定: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盛 世景象; 对外开放: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 交流频繁; 特点、地位: 全面繁荣 (有杰出成就的各领域); 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表现); 世界领先:领先于世界的项目; 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表现。
A.李煜 C.陆游
B.李清照 D.辛弃疾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D
高考回眸
2(10年全国卷2)16.1170年,南宋范成大
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
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 “至
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
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
高考回眸
3(09年广东卷B)1.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 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C
高考回眸
4.(08全国文综一)中国古代地名中的
“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 的关
系。“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
晚唐: 杜牧、李商隐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曲 关汉卿 马致远
明清小说 代表作:四大名著 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高考回眸
1(10年重庆卷)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 好
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
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
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 是
时期
代表人物
初唐
王勃 陈子昂
(边塞诗人) 高适 岑参
盛唐 (山水诗人) 孟浩然 王维
(诗仙)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诗圣)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中唐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长恨歌》、《琵琶行》)
晚唐
杜牧 李商隐 (小李杜)
正确连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大漠穷秋塞草哀,孤城落日斗兵稀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楚辞与《离骚》
1)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楚国 人,卒于公元前278五月初五。 代表作:《离骚》《天问》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 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
2)体裁:楚国方言、句法灵活 “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
3)题材:楚国民歌的基础上, 下而求索。”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继 承《诗经》传统,是南北文化结合的产物。
2)唐诗特点:
题材丰富,流派众多,体制完备,思想性和 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代表: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2)宋词兴盛原因:
①城市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繁荣,不仅市民阶层 扩大而且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两宋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便 于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D
高考回眸
5(08重庆文综)李白诗句“脚着谢公屐, 身
登青云梯”中的“谢公屐”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C
高考回眸
6(08江苏单科)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
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
以贵族青年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红楼梦》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西游记》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三国演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聊斋志异》
3、社会背景: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对文化作品要求趋向平民化 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增多 社会识字率提高,参与创作的人增多
思考:
—司马相如《上林赋》
(1)特以点:此辞赋藻为华例丽,、手分法析夸汉张赋、具内容有丰哪富些。特点,汉赋
产(2)生背的景历:汉史朝背政景治是统什一么,经?济除恢了复这发篇展。赋以外,你还
知(3)道代哪表些:西汉汉赋司作马家相如及《其子代虚表赋作》?、《上林赋》
东汉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4、唐诗
3、汉赋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
之 ,撞千石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
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
荡波。 ……荆、吴、郑、卫之声,《韶》《武》《象》
之乐,阴淫案衍之音,鄢、郢缤纷,《激楚》《结风》,
俳优侏儒,狄之倡, 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
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文学成就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 时期的文学特色。
学习导航:
1《诗经》
一、从《诗经》 辉 到唐诗
煌
2、楚辞 3、汉赋 4、唐诗
灿
烂 二、宋词和元曲
的
1、宋词 2、元曲
文
学
1、背景
三、明清小说
2、过程
3、代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王维 孟浩然 王勃 高适 岑参 白居易
1)唐诗繁荣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②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 的物质条件; ③文化: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 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而且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 猛发展。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C
高考回眸
7(08山东基本能力)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
说法正确的是
A.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 录
B.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天问”的 图像
C.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诗经》收集的主要是什么时代的诗歌?由哪三部分组成?其 精华部分是什么?呈现出什么特色?《诗经》对后世文学有什 么重要影响?
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国风是其中的精华。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它的人文 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 芒。
小结
先 秦
春秋:《诗经》 地位
成熟诗歌形成重要标志 奠定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战国:楚辞 ——屈原的《离骚》 浪漫主义色彩
汉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赵壹《刺世疾邪赋》
初唐: 王勃、陈子昂
唐 诗
盛唐
边塞诗: 高适、岑参 山水诗: 孟浩然、王维
杰出代表: 李白(浪漫主义)和杜甫(现实主义) 中唐: 白居易(现实主义)
三、明清小说
1、中国小说发展过程
1)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2)唐朝出现适合市民欣赏,情节曲折离奇的的发展推到
一个新的阶段,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基础
2、重要成就:
请列举明清小说作品的特点: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水浒传》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儒林外史》
A 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
D.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
之语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高考回眸
4(08山东基本能力)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
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痒.死而后巳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
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