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9课 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自)
第9课 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自)
白居易采用现实主义写实手法,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朽。 原因:李白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衰落时期
• 1、词曲各有何特点? • 2、为什么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 学形式?
(1)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 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 文化娱乐生活
第三单元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 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什 么?各有何成就? 1、先秦—— 诗、楚词 2、汉—— 赋 3、唐—— 诗 4、宋—— 词 5、元—— 曲 6、明清—— 小说
二、从《诗经》到唐诗
三、宋词和元曲
(3)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 思想情感
学习延伸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首诗反映什么样的历史状况?
A
当堂训练
2、楚辞是 A春秋孔子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鲁国方言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B战国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 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 C是吸收了先秦《诗经》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D一种专事铺陈、文采华丽的文人乐赋
B
当堂训练
3、宋词繁荣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 B、科举制的发展 C、各种矛盾的尖锐 D、词更灵活,便函于感情表达
B
2.(2010· 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 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 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 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 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D
当堂训练
1、《诗经》保存了( ) A、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B、东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C、西周至战国中期的诗歌 D、西周至春秋初期的诗歌
A
当堂训练
4、下列佳句和作者连线不正确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B、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甫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C
当堂训练
5、下列有关文学体裁及盛行时期对应正确 的有( ) ①赋——汉朝 ②诗歌——唐朝 ③词—— 宋朝 ④散曲——元朝 ⑤小说——明 清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中国古代诗歌有哪些形式?各有何特点?
•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 周南· 关睢》
据上诗概括《诗经》中诗歌的特 点,《诗经》有何地位?
楚辞 1、创造者: 屈原 ,战国时期 楚国 ____ 的伟大诗人。 2、特点:句式 ,易于表 灵活 感情 达 。采用楚国方言以 南方民歌 为基础创造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3、代表作:《 》是中国 离骚 古代最长的一首 诗。 抒情
学思之窗
• 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 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 你能举例说明吗?
D
有多方面的影响。《诗经》、楚辞的影响早 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 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方面。 例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 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 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 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汉赋
1)、概念:在 楚辞 的基础上,吸 收散文成分,形成一种 半诗半文 的综合文体。 2)、特点: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当时南宋偏安一隅。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如金与南宋战争不断, 一些有骨气的士大夫非常渴望收复中原。 这首诗反映了这种心情。
四、明清小说
1、背景 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 2、小说由来:兴起: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初步发展:唐朝—短篇小说,称为“传奇” 新阶段:宋朝—话本 蓬勃发展:明清---长篇小说
3、特点: ①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②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 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 面大大超过前代。
1.(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 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 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 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 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 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 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 于神农氏时期
唐诗
1、特点: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诗歌 的黄金时代。 2、原因: 国家统一和国力强盛;南北中外的文 化交流;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 和科举“以诗取士”直接刺激了诗歌 创作的迅猛发展。
阅读思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宣城太守知不知?—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 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白居易《新乐府· 红线 毯》) 比较说明李白与白居易诗歌的不同,并分析其不 同的原因。 李白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