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选题依据: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社会还是教育机构都十分重视每个人的个人修养,我个人认为个人修养的提高是全体公民素养提高得前提,全体公民素养的提高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有帮助的。
我们每个人有必要提高个人修养。
提纲:一.我国公民个人修养的现状二.为何提高个人修养三.提高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
四.怎样提高个人修养关键词:个人修养、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社会、个人修养的提高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极为密切正文:一.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道德水平似乎有所下降。
路边有老人摔倒没人扶,很多人更是对小悦悦的遭遇冷眼旁观。
据有关调查显示,社会道德水平普遍降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作为昔日的道德大国、礼仪之邦,今天中国的社会公德状况却令人不敢恭维。
在经历了 20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使当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物欲横流、精神空虚、信念淡薄、信誉危机、诚信缺失, 见利忘义, 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等在不少人身上表现十分突出,道德准则受到了很大冲击。
在商品经济大潮下, 人们似乎失去了应有的约束, 许多行业不正之风、政治腐败现象日趋蔓延.如今的中国, 道德信仰呈多元化发展.道德正在被许多人作为一种外在的礼仪规则和口号在使用着, 而其作为个人内在生活规则及个人内在信仰的特点, 正在社会层面上越来越被疏忽。
很少有人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只要有条件或为利益驱动, 很多人都会去实践其一向所批评的不道德行为。
人们普遍反映社会越来越缺少人情味,如今的人们只是对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讲求道德,一旦进入陌生的环境、进入公共的领域,人们就变得冷漠、不知道关心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热情帮助始终持有怀疑的态度。
在这里人们拥有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面对乞讨者,人们不再伸出自己的手,面对受伤的人,人们不敢走近一步,怕连累自己。
我们已经在道德滑坡的环境里越走越深……我们的国民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不能正确的分析具体的情况,已经处于道德规范的迷茫期,困惑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坚持自己原有的价值观?那些冷漠的人,就是价值体系正在发生转变的人,就是道德判断上迷惘的一群人。
这些现象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正面临着道德危机的事实。
发现病因是解决病症的前提,对当今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进行全面反思,已经刻不容缓。
二.为何提高个人修养修养是文化、品质、思想和知识所表现的一种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
修养并不是特定人群才具备的,而是全人类都应该具备的。
个人修养是一个人理论、知识、艺术、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是一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
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味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
增强个人修养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要想评价一个人,他的个人修养占有很重要的成分。
想要在别人心目中拥有好的印象,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是否具备个人修养,基本不看外表,主要看个人的内在德行。
德即品德,是内在的东西,是个人修养的主要内涵。
行,是由内在品德素质决定的外在表现。
这两样构成了个人修养。
那么,一个有修养的人到底要具备什么标准呢?首先,对人要和善亲切,诚恳热情。
从内心去爱,去关心去帮助别人。
朋友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宽容。
其次,谦虚随和。
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总是受人欢迎的美德,社交场合上任何自傲情绪的流露都会成为你通向成功的障碍。
最后,诚信守约,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是信用。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内涵的多样化,人们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
参加各种活动要守时,不论什么原因迟到都是失礼的。
另外,修养往往与个人文化水平有关。
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
当然,修养也包括了举止、仪态、谈吐等。
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我想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谈吐和举止,不做不文雅的举动。
不说不文雅的话,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让自己多看点书,从书里沾一些书香气息回来。
一个有修养的人,是一个你乐于交往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不论是谈古论今,或是只谈谈家常琐事,都会是人生快事。
在这样的交往中,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反之,如果和一个毫无修养的人交往,则你会感觉如坐针毡,时间过得很慢,分分秒秒都是一种折磨。
相信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吧。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提高个人修养,在思想品德修养、知识技能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三.提高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文明和兴盛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修养,个人素质,君子之德是分不开的。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在首位,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
所以当你“修身”之后才可以,才有能力,才有资格去“治国平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你连自身都不能管理好的时候,如何能相信你能够管理一件大事,一方人民。
“君子不可不修身”,“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良好的道德才是人立足的根本,他对个人事业与人生其决定性关系。
修身立德,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否则,无论你有怎样的智慧最终都会失败,正如和珅,正如希特勒,正如现在各种打着慈善的名义行苟且之事所谓名人。
古人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这是一个人成功,名传天下的三种方式。
“太上立德”只有德行才会被千万人熟知并赞颂。
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崇尚道德、理想、修养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这里的意思是说: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由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价值集和构筑的。
而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良好的个人修养能帮助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美国选举的时候,无论是州议长还是总统,一件丑闻就足以让一个人身败名裂,无颜参加选举,也会有很多人放弃他们支持已久的候选人,就算他说的再天花乱坠,再有花言巧语,没有人再相信他,这一切又有何用。
我现在中国富强了,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是所有中国人都乐意看到的。
但是那些世界有名的旅游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是怎样的。
俄罗斯人不愿意和中国人做邻居跟不愿意把房子租给中国人,说是受不了中国人大嗓子说话,随地吐痰,不讲卫生的习惯。
在新加坡等国家公共场所的标语一般都用英文来写,但“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来写。
为什么?回答说:“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反思以上几点国若想在国际上树立好的声誉,必须先提高国民修养。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欲争存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
四.怎样提高个人修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重培养自己的心态,气质,随时随地展现一种良好的道德素质,个人修养。
另外,自我磨练也比不少。
个人修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如同逆水行舟,稍有放松就不前功尽弃。
每个人都需要良好的个人修养,为自己的人生提供助力,而社会文明进步与个人修养的提高休戚相关,也可以为中国的形象,建设产生好的影响。
个人认知:所谓个人认知,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
认识自己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但是只有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个人情感:所谓个人情感,说白了就是“七情六欲”,作为一个人,想要摆脱七情六欲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它,尤其是负面情绪,例如怒,哀。
这些情绪极容易破坏人的心境,从而破坏人的修养。
个人意志:所谓个人意志,就是个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意志并非生来就俱有的,同时可塑性也很强,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意志。
个人信念:所谓个人信念,就是对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赖的一种思想状态。
一个人的信念会支撑这个人的行动。
例如有的人的信念是成功靠努力,那么他想要成功就会努力。
如果他人为成功靠运气,都是命运决定的话,他就会听天由命。
正确的个人信念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修养。
个人言行:所谓个人言行,就行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他的性格特征密切相关,有些人对于别人看穿自己很是好奇,其实这并非魔术,只是你在言行举止中透漏出的信息让别人对你有所了解。
因此注意平时言行十分重要。
个人习惯:所谓个人习惯,就是一个人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习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在于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在习惯形成之初我们就要对它进行判断,如果是好习惯,当然要养成,如果是坏习惯及早改正。
个人修养就是就是个人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和涵养。
当提高个人认知,个人情感,个人意志,个人信念,个人言行,个人习惯的同时,个人修养也会跟着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个人修养的提高与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为国家的文明和进步做贡献。
参考文献:{1}《思想政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中庸?礼记?大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4}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进步关系之我见,李逸群,《新西部》,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