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语18春《国际经济学》第五章到第八章

北语18春《国际经济学》第五章到第八章

北语16秋《国际经济学》导学资料二(第五章到第八章)
本阶段导学是第五章到第八章的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
1. 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关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

鼓励出口的手段主要有出口补贴和倾销。

2. 关税是一个国家对通过该国国境的贸易商品所课征的税收。

是一种间接税,在贸易商品过境时由进出口商支付,最终作为成本转移到进出口商品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

3. 关税的分类:按征收目的分为财政关税、保护关税;按征税对象分为出口税、进口税、过境税;按征收方法分为从量税、从价税、从价税。

4. 最优关税是与大国相联系的概念,是指使一国贸易条件改善的收益超过其进口量减少的损失而产生的净福利最大化时的关税水平。

5. 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进口商品的总量实行直接限制。

按照配额分配方法分为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按照配额实施方法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6. 自愿出口限制与进口配额相类似,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愿”地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3~5年)限制本国商品的出口数额。

有非协定和协定两种形式。

7. 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了促进出口,在出口商品时给予出口企业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分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前者直接以现金补贴,后者指给予出口企业财政上的优惠。

8. 倾销是指垄断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

根据目的和时间不同,分为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

9. 实施倾销的经济条件:市场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国内外市场必须是相互隔离的;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10. 国际贸易保护的理论:幼稚产业理论、国内市场失灵理论。

11. 关税同盟是指一批彼此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国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实行共同的关税壁垒。

自由贸易区具有成员国内部自由贸易的特征,但它不包括成员国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12. 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集中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方面。

13. WTO于1995年1月1日成立,正式取代1948年以来作为临时性机构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它是经过成员国政府和立法机构批准的国际条约创建的常设经济组织。

它的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以自由贸易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14.国际收支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其特点是仅记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15.平常说的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是指总差额,即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顺逆差之和。

为确保国际收支表整体平衡,总差额为正,储备资产增加,总差额为负,储备资产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