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
读图回答1~2题。
1. 与“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2. 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 )A. 肥沃的土壤B. 平坦的表面C. 适宜的温度D. 厚厚的大气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据此回答3~4题。
3.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致吻合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4. 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
这说明太阳活动会( )A. 改变地貌形态,影响农作物产量B. 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C. 改变水文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D. 改变土壤性状,影响农作物产量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回答5~6题。
5. 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地壳B. ②—岩石圈C. ③—地幔D. ④—软流层6. 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快B. 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 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 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阅读材料,回答7~8题。
7. 在夏季,湛江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8. 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目的是对应下图中( )A. 增强A,提高农作物存活率B. 阻止B,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削弱C,提高夜间的温度D. 削弱D,减少作物水分蒸腾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9~11题。
9. 图中数字②代表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C. 摩擦力D. 近地面风向10. 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B.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C.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D.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低气压指向高气压11. 若图中④减小为零,则产生的影响是( )A. 风力大小保持不变B. 风力大小明显降低C. 风向将会保持不变D.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 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 AB. BC. CD. D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 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 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 a增强B. b增强C. c减弱D. d减弱15.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6.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 流量下降B. 丰水期水位上升C. 流量更加稳定D. 流速减小2018年1月初“霸王级”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纷纷经历了2017年冬季以来的“最冷周”。
据此回答17~18题。
17. 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8. 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A. 沙尘暴B. 大风C. 干旱D. 强烈降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高。
读“GIS分层图”,回答19~20题。
19. 根据上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为( )A. 崩塌B. 地震C. 滑坡D. 泥石流20. 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示弄丢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示,他需要填补的甲最可能是( )A. 坡面起伏状况B. 坡向C. 坡面侵蚀D. 地层厚度2018年广东省、山东省常住人口均破亿,北京市常住人口负增长。
专家表示,未来二三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规模以亿计的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常态。
下表为“2017~2018年度部分省市常住人口数据”。
据此回答21~22题。
省市2017年常住人口(万) 2018年常住人口(万) 增长率广东省11 169 11 346 1.58%山东省10 005.83 10 047.24 0.41%北京市 2 170.7 2 154.2 -0.76%21. 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原因是( )①城乡经济差距增大② 人口调控政策严格③ 本市经济活力欠佳④ 疏解非首都功能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22. 2018年人口流动状况对广东省、山东省的有利影响是( )A. 增加市民居住面积B.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C.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D. 降低城市管理难度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 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数量增加B. 科学技术进步C. 消费水平提高D. 土地资源减少24. 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A. 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B. 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C. 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 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25. 右图中建筑景观反映了当地( )A. 受佛教文化影响B. 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C. 受基督教文化影响D. 受道教文化影响26. 元、明、清三朝都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的建设体现了中国传统都城的特点,其最鲜明的特色是( )A. 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B. 城市的轮廓呈“凸”字形C. 中轴线突出,东西格局对称D. 城内有设计精美的皇家园林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
据此回答27~29题。
27. 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A. 雏形阶段B. 加速阶段C. 调整阶段D. 成熟阶段28. 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B. 城市商业中心外移C. 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D.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9. 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A. 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B. 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C. 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D. 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兰州市实施主城区企业向新区及郊县的工业园区搬迁的“出城入园”工程。
读“兰州‘出城入园’工程路线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企业数量和规模),回答30~31题。
30. 影响兰州市企业“出城入园”的主要因素是( )A. 原料和燃料B. 劳动力和技术C. 土地和环境D. 市场和交通31. “出城入园”工程对迁入地区的影响有( )A. 增加失业人口B. 减轻交通拥堵C. 推动产业升级D. 改善环境质量读“工业生产的投入要素比重图”,回答32~33题。
32. 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 制糖、钢铁B. 纺织、石化C. 服装、机械D. 微电子、炼铝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类工业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B. 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C. ③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D. 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共享单车在广州,特别是在城区发展迅猛,共享单车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可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4~35题。
34. 下表中哪个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前景较差( )选项城市地形轨道交通年均最低/最高气温(℃)A 南京平原较为发达-1/38B 青岛丘陵较为发达-1/25.8C 马德里高原成熟3/31D 新加坡平原成熟19/35A. AB. BC. CD. D35. 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 GIS与GPSB. RS与GPSC. GIS与RSD. 数字地球与RS合肥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36~38题。
36.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 光照条件B. 热量条件C. 降水条件D. 土壤条件37. 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B. 科技C. 政策D. 技术38. 该农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中除市场因素外,一般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土壤B. 光照C. 交通D. 政策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39~40题。
39.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主要(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 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C. 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D. 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0. 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A. 罐头厂B. 啤酒厂C. 造纸厂D. 养猪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20分。
41. 中国幅员辽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1) A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中千沟万壑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 C图中的尖锐角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分)(3) D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和发育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属于外部圈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2. 图示为“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 ①②分别是零售商业区和批发商业区,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