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宏路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半期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环境问题的本质是()A、环境伦理观问题B、发展问题C、生态破坏问题D、环境污染问题解析:B 环境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所以也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2、下列地区与其发生的生态破坏搭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荒漠化B、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C、内蒙古草原—水土流失D、长江三角洲—水源枯竭解析:B 华北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盐碱化.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内蒙古草原是荒漠化长三角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海水入侵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3.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农牧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第三产业4.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A.A时间 B.B时间C.C时间D.都不是5.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3.B 4.B 5.B A-C阶段GDP上升同时污染加剧环境恶化,能造成此因素的主要是重工业;B时间后环境污染低二环境容量;C时间后污染程度下降与人为治理防控有关6.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是()A.大型港口的建设B.人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C.在大沼泽地建立国家公园.挖渠排水D.在湖泊中网箱养鱼,投放饵料解析:B 早期的人类社会,人口规模小,对环境的破坏也小某大城市每天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
据此回答7-8题。
7.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A.上游来水B.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C.海水倒灌D.以上各项均是解析:B,材料第一句交待.8.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办法是()A.海水淡化B.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C.大力抽取地下水 D .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解析:B 最迫切就是要解决当前的水源问题位于赤道附近的一个美丽富饶岛屿,曾是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天堂”,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的温度上升,导致该岛屿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威胁到该岛屿附近海洋生物的生存,大量死亡的浮游生物不断腐烂,迅速消耗水中的氧气,使该区域的其他海洋生物面临窒息的危险。
与此同时,浮游生物尸体形成的沉淀物为海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使厚本清澈碧蓝的海域变成暗色。
据此判断9-11题。
9.导致该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A.水体的富营养化B.全球变暖C.海洋污染D.海水的温度上升解析:B 直接原因是水温上升,根本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10.海平面上升使岛上居民不得不考虑迁居他乡,这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因素解析:B .11.该岛屿及其附近的许多岛屿的表面形态已是千疮百孔.其主要原因是()A.海浪的机械侵蚀B.物理风化C.海浪的化学侵蚀D.风力侵蚀解析: C 千疮百孔应当是化学的溶蚀作用形成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
据此完成12-13题12.黄河口湿地的主要成因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河流的堆积作用D.海水的堆积作用解析 C 河口的外力作用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13.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A.①②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④解析:C 水土流失程度下降用水量增加与经济发展和生物工程等措施有关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回答14—15题。
14、上述资料反映,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A、人口增长过快B、退耕还牧面积增大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D、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15、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B、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C、水土流失加剧D、光照条件变差解析:14.C 15.C 耕地的增加导致森林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API”是英文AirPollution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
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势报告。
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
据此回答16—18题。
16、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促使API增大的是()A、空气强烈对流B、大风阴雨C、晴朗微风天气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17、所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A、大量燃料煤炭用于取暖B、春动高峰,交通流量剧增C、沙尘暴时有发生D、春耕播种,土地裸露18、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要酸雨区的是()A、河西走廊B、松嫩平原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解析:16.C 17.C 18.C晴朗微风的天气不利大气污染物扩散;北方的冬半年API偏高与沙尘暴多有关,四川盆地属长江流域地区大气主要的问题是酸雨19、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指()①全球变暖②臭氧层破坏③城市的“热岛效应”④酸雨危害⑤湖泊萎缩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②④D ③④⑤20、环境保护要求每位学生()①树立环境意识②培养环境道德③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④从我做起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解析:19.C 20.C 略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巨资移植大树进城。
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21-22题:21.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存环境改变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病虫害防治不力D.人为破坏严重2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原生地树木被移,植被覆盖率下降增加堆土加剧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生态问题等23.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多数国家资源比较贫乏,环境承载量小B.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C.接受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D.经济、技术水平有限,环境保护能力不足解析:A 也有很多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
据此回答24-25题:2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A.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C.全球共同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 实现人口、经济、环境污染零增长25.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积极发展国家工业C.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D.治理污染解析:A 环境问题也是人口问题墨西哥城位于19。
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
回答26-27题。
26.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层B.受温室效应影响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27.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C.禁止使用私家车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解析:26-27AA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在晴天静风光照条件下形成2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改善生态环境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总量D.开展生态旅游解析:A提高植被覆盖率的首要目标是生态改善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
读图回答29-31题。
29.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A.②B.①C.④D.③解析:电最清洁30.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A.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C.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解析:略31.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A. ②B.③C.④D.煤变油解析:煤变油比气化工艺更先进,用途更广市场竞争力更大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32-34题。
32.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A.1%B.20%C.21%D.19%解析:未利用土地20-不适宜地1=1933.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温室效应B.土地沙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土流失34.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B.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解析:该地宜林土地面积大代表气候比较湿润地形比较崎岖,这样的地区外力以流水作用为主,耕地比重过大林地比重太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解决的措施是退耕读下图,结合材料回答35-37题。
材料20世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 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35.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①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③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④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6.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B.地下水位上升C.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D.沙漠面积扩大37.该流域合理整治的措施有()①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②加快开荒,种植粮棉③大力发展节水农业④开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塔里木河位于西北新疆是内流河主要水源补给靠上游来水,断流的原因是上游来水减少和蒸发量加大,西北湿地干涸直接结果就是荒漠化,解决措施是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