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高二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地理半期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小题 60分)1. 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测器探测的天体属于()A.恒星 B.行星 C.彗星 D.卫星2. 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据观测北京在炎热夏季,绿化状况好的绿地的气温比没有绿化的地区气温低3 0 C-5 0 C度。

其原因正确叙述的是()A.绿地的园林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B.绿地的园林植物的保温作用弱C.绿地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损失部分地面辐射D.绿地的园林植物吸收大气逆辐射弱4.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B.B地与C地处于相同的风带控制下,气候类型相同C.C气候类型分布于狭长沿海的原因是安第斯山的影响D.A、C两地高温同期,多雨同期5. 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6-7题。

6.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A.柑橘B.香蕉C.椰子D.荔枝7.与雅典12月相比,北京12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A.降水较少,气温较低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D.降水较多,气温较高8.图中的曲线为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箭头为洋流流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南半球暖流 B.乙为北半球暖流 C.甲为北半球寒流 D.乙为南半球寒流9.下列地貌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三角洲 D.瀑布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这个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0.在我国东部,从济南到海南,自然带依次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D.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1.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规律是: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分异规律()A.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有可能B.一定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一定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一定是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12.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山东丘陵13. 近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 我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需要加强监测与预报工作。

这项工作主要使用的现代技术是A.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15.该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发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请根据该图,回答16-17题。

16.长江三角洲能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有A.煤比较丰富,石油、天然气比较少 B.交通不便,调运困难C.大部分能源支持了河北、山东地区 D.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17.改善该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有①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②将深山中的大树移植进城市③合理规划城市各种功能区的相对位置④建设大型娱乐场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8. 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禁止滥砍乱伐,保护植被19. 如果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①青藏高原,②北疆,③东北平原,④成都平原,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③①20. 下列有关西电东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的火电主要输送到长三角地区B.黔、桂、滇的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珠三角C.四川的水电主要输送到珠三角地区D.山西的火电主要输送到东北地区21.下图中①、②、③、④中,能代表珠三角和东北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的是( )A .①④B .②④C .③④D .②③22.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 .交通发达B .单位面积产量高C .水热条件好D .人均耕地面积广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A .甲乙两地昼夜相等B .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C .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D .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130°E 图 224.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资源短缺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25.下列人类行为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①大量燃烧煤炭②大量围湖造田③大量砍伐森林④大量抽取地下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6. 在山西发展以火力为主的电力工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山西重工业密集,需要大量电力B.将煤炭转变为火电输送方便,减轻运输压力C.山西发展火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D.可以有效地调整各地区电网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题。

27.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28.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29.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30.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A.冬小麦、黄麻、水稻B.柑橘、菠萝、椰子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玉米、甜菜第二部分综合题31.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回答问题。

(8分)(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4分)(2)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4分)3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简答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发展快的原因。

6分2.简答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

2分4.针对图中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3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该区域的气候是____________,自然带主要是____________,区域中绿洲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

(3分)(2)本区域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流经和田附近的河流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

(2分)(3)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最合理方式是 ,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3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全长6 3 8千米,河段多峡谷、险滩,水流湍急,不利于船只航行,但水量大,落差集中,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及航运规划中的重点河流。

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2分)2.分析影响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治理对策。

(4分)3.有人建议对红水河进行进一步开发。

你是否赞成?请结合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的影响,就其中一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2016-2017学年度高二地理半期试卷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5 DCACD 6-10 AABDA 11-15ABBBB16-20 DDBAB 21-25 ADCDC 26-30 BDCD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1.(1)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良好的区位;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32.⑴自然: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平地覆盖了大量疏松的沙质沉积物;风大且集中;人为: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或过、过牧、过垦等)。

(2)西部和北部沙漠分布广,在西北季风的作用下向东向南扩展;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也促使荒漠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33.(1)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草原带非地带性(2)冰川积雪融水自南向北(3)管道运输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不易挥发,损耗小等。

34.(1)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水产养殖业.(2分)(2)自然因素: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2分) 治理对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2分)(3)赞成。

(1分)对红水河进行梯级开发能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抗旱能力。

(3分)[或不赞成.(1分)对红水河进行梯级开发容易造成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入海水量减少,可能引起咸潮等问题。

(3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河流流域的开发主要从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和沿岸工业发展等方面分析。

(2)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条件分析。

治理措施主要针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从植被的保护、坡度保护等方面分析。

(3)开放性试题,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主要从资源的开发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分析,而不利主要从环境影响方面分析。

注意与珠三角的影响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