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优秀课件
补充练习:
• 指出下面的两个句子有什么毛病,并改正。 1、全校师生请注意,你们进入校门,一律需要 凭工作证和学生证。 2、新当选的S国总统夫妇应邀来我国进行了为 期两天的军事访问。
1句表意不明。“工作证”和“学生证”两者不可兼得, 只要有其中之一就可进校门,因此应将句中的“和”改 为“或”。 2句是不合逻辑。总统可以重新当选,而总统夫人不可 能新当选,应改为“新当选的S国总统偕夫人”。
广为流传的歌词和广告语有错吗?
•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 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坡。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川”是河流,不能用量词座来修饰。 “珠穆朗玛峰”是山峰,不是山坡。 前说“不收礼”,后又说“收礼”,前后矛盾。
• • • • •
句子六种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2、复杂宾语句 :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 —— —— ~~~~~~~~~~~~~~~~~~~~~~~~~~~~
链
3、兼 语 句 : 大家 选 他 当班长。 ——— —— ~~~ ——~~~~
链
4、双宾语句:李老师 教 我们 语文。 ———— —— ~~~~~~ ~~~~
5、连 动 句:他们 听了 这个消息[很]高兴。 ——— ——— ~~~~~~~~~~ ——— 6、把 字 句:老师 [ 亲切地 ][ 把书 ] 放〈到他的手中〉。 ——— —— 7、被 字 句:她 [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 ————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 • • • • • • • 1、沙锅可以炖豆腐。 2、前面围着一圈人。 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 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8、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
• (全体) 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 我看过。 —————— —————
‾‾‾ ‾‾ ‾‾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 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 是状语的标志。如: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 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 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二、紧缩法,即紧缩复杂句子。
如果对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是否合格产生怀疑, 就可以先把长句中的各种修饰成分去掉,只保留 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来检查句 子是否合格。 如果句子主干部分的主谓搭配和动宾搭配都没 有问题,再检查枝叶(定语、状语和补语)和主 干成分之间是否搭配。如果主干和枝叶之间搭配 合适,最后再检查枝叶本身有没有问题。
修改:“象征” 之前加主语“红 梅”
4、介词残缺:
这些瑰丽而又奇特的诗篇,所表露的美好 生活的憧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现实。
修改:“所表露的”之后加“对”
(二)成分赘余
1、主语赘余
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献出了宝 贵的生命。
修改:“革命先辈”和“他们” 重复,“他们” 删去。
2、谓语赘余
这个村乱占耕地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解决。
修改:“获得”多余,应该删去。
3、状语赘余 开会时间还没到,各地代表陆续鱼贯入场。
修改:“陆续”或者“鱼贯”删去。
习惯性的赘余
•涉及(到)、可以(堪)、实属 (是)、并非(是)、凯旋(归来)、 (非常)悬殊、(您的)令爱、(再 次)复发、(第一部)处女作、(独 自)孑然一身、(更加)弥足珍贵、 (人为地)蓄意破坏、(被人)贻笑 大方、破天荒(第一次)、(年轻的) 小伙子、(正)方兴未艾等。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 • • • • 1、整齐比不整齐好。 2、信不信由你。 3、拆台比搭台容易得多。 4、他不参加也好。 5、老年人上大学已经不是个新鲜事儿了。
█辨析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残缺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
选择题
六大类型
主观题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放得不恰当。 1、虚词位置不当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 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 可充当主语。如: 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 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 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 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二)判断不合理
1、自相矛盾
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前后不对应 这种很快的生长速度,是和每天喂饲时间的长短成 正比的。 3、否定不当 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法规,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4、主客倒置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我跟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三)推理不合逻辑
所谓推理就是根据已知的前提推导出结论。 如果前提和结论没有必然联系,就是推理不 合逻辑。 如:搜集材料不丰富,就无法进行比较鉴别, 就发现不了典型事例,甚至还会造成数字不准、 名称不符。 修改:“材料不丰富”跟“数字不准、名称不符”没 有必然联系,因为数字是否准确、名称是否相符, 是材料可靠性的问题,不是材料少的问题。
——词义两可
3、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 的葬礼。(04全国卷Ⅰ)
歧 义
4、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 的人喝。(05天津卷)
5、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
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利的 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04全国 ——停顿两可 Ⅱ) 6、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 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 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元。(04全国) ——模棱两可
④
二、搭配不当
就是成分与成分之间不存在这样的搭配关系。
1、主谓搭配不当
目光
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2、动宾搭配不当
通过努力,我们终于克服了前进路上的 “拦路虎”。 “克服”应改为“消灭”
3、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充分 他本来有充沛的理由把事情推卸得一干 二净,是他自己非要负起这个责任的。
四、结构混乱
即句式杂糅,是指前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说起下一句 或把两种句式混杂在一起组成一句话,造成句子 语义不清晰。 工作再重再忙,越要坚持学习、更新知识。 … 该公司上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25%。 A、比……增加了…… B、跟……相比增加了……
混杂了“再……也……”格式和“越……越……”格式
一、类比法,即仿造同类句子。
当对一个句子的格式是否合格产生怀疑时,可 以仿造原句的格式另造几个同类句子来比较一下。 如果仿造的结构都不能成立,就可以判定原结构 是有毛病的。 注意:仿造的结构形式要与原句一致,词语的 词类和顺序要与原句一致,原句里重要的虚词也 应保留。 (1)中西合璧的主持风格,强烈的收视魅力。 强烈的个性、强烈的气质 (2)“安睡宝天然枕”让你在睡眠中改善颈椎病。 改善胃病、改进颈椎病、完善颈椎病
4、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便捷和共享。
“更加多样、更加便捷”可以, 但不能说“更加共享”。
5、介宾搭配不当
文件传真机对远方的接受单位发送文稿 的速度之快,实在是惊人。
修改:“对” 改为“给”。
6、主宾搭配不当
这次在工厂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 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修改:“一天” 改为“一次”。
指 代 例2、忠王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 不 不是表现得很勇敢呢?从一些历史资 明 料看,并不是这样。
例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 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 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 的。(04全国卷Ⅱ)
例3、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 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 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许多附近的居民都跑来看表演。
4、动词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这期研讨班是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于今年5月 底举办的。
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谁的) +指示代词或数量词短语+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名词性的 +中心语 (多少) (怎样的)(什么样的)(什么) 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1、我们学校有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两位老教师。
③ ② ① ③ ② ④ ① ④ ② ① ③
2、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表示时间的名词+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表示范围的副词+表示情态的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中心语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② ①
③
⑤
例: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 难以形容的。
修改:改为“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 或者“大家心中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 容的”。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以……为目的的; 是为 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 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 成的) 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 是由……决 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