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RF测定
1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原理
RF是针对自身的变性IgG分子结晶片段的一种自身抗体。
本试剂将人微球蛋白胶合于胶乳微粒,与待测样本中的RF 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微粒的凝集,导致反应体系浊度增加,该浊度的高低在一定量抗体存在时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与通过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较,即可计算出样本中的RF。
3标本要求
3.1使用新鲜血清,不使用血浆.
3.2在采集血液后2h分离血清.
3.38h内不能及时测定血清可存放于2-80C冰箱保存,3天后测定的血清置-150C―-200C 冰冻保存,但冰冻血清只能复融一次.
3.4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标本不能作测定.
4试剂
4.1试剂:本科使用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限公司的试剂盒. (浙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384号YZB/浙2314-40-2014)
4.1.1试剂盒组成如下:
R1三羟甲基氨基缓冲液:20mmol/L
叠氮钠:0.95g/L
R2:类风湿因子致敏胶乳液:适量
叠氮钠:0.95g/L
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稳定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和毒性,请勿直接接触皮肤及眼睛。
一旦接触,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请勿吞服。
4.2 校准品:使用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限公司提供的RF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5 仪器
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6.4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7 质量控制
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8 计算方法
以RF复合校准品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以Iu/ml报告。
9 参考值
0—20 Iu/ml
我室的参考范围:0—200 Iu/ml
10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RF)是对抗人体IgG(免疫球蛋白G)的自动抗体,其在血清中的高浓度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11操作性能
11.1分析灵敏度:样本中的RF浓度为20 Iu/ml时,其吸光度值在0.0600-0.1200范围内。
11.2线性范围:试剂(盒)线性范围应覆盖[5~120] Iu/ml。
a) 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b) RF浓度≤20 Iu/ml,绝对偏差应≤5 Iu/ml;RF浓度>20 Iu/ml,相对偏差应≤10%。
11.3准确度:相对偏差(B)应≤10%。
11.4精密度:(1)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2)批间差: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12 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当测定样本中RF>100 Iu/ml时,应对样本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
应将样品用0.9g/L氯化钠溶液作1:9稀释,重新测定,结果乘以10。
13 病危报警值的处理
无警告/危急值。
14 方法局限性
14.1当样品中甘油三酯浓度>20 mmol/L,抗坏血酸浓度>2540umol/L,胆红素浓度>342umol/L,血红蛋白浓度>5.0g/L时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14.2 RF测定只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指标之一,还应根据患者的体征、病史以及其它的诊断项目、诊断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15 补救措施
当仪器发生故障时,迅速联系仪器厂家进行维修。
16 参考文献
16.1叶应妩,王毓山,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第四版)
16.2钱士匀主编.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5版
16.3府伟灵,徐克前主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5版
16.4试剂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