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第一学期幼儿发展目标

大班第一学期幼儿发展目标

大班第一学期幼儿发展目标健康领域一、基本动作1、能轻松地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快跑30米;能步行2公里,连续跑1分半钟。

能连续纵跳触物(25厘米左右)。

2、能立定跳远,跳距男孩子不少于103厘米、女孩子不少于95厘米。

3、能双脚站立由高100厘米处往下跳,落地较稳。

4、会助跑跨跳,跳距不少于85厘米,会助跑跳远,跳距不少于70厘米。

5、能助跑屈膝跳过垂直障碍,高度约40厘米,能连续向前跳跃多个高40厘米、宽15厘米的障碍。

6、能单手将沙包等掷过约5米外,并会肩上挥臂投准靶心(距离约39米,标靶直径不少于60厘米)。

7、能两臂侧平举闭目起踵自转5圈,能两臂侧平举单脚站立时间男孩子不少于60秒、女孩子不少于78秒。

8、能在宽15厘米、高50厘米的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叉腰.平举.上举等)走。

9、能手脚交替熟练地攀爬攀登架;能侧身、缩身钻过50厘米高的拱型门10、单杠、横杠上做短暂的悬动作,在攀登绳(棒)上爬上约1.5米。

11、能熟练地在垫上前滚翻、侧滚翻。

12、能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能按信号迅速集合、分散、整齐列队、变化队形。

13、学会踩高跷、跳绳(50次以上)、跳橡皮筋。

14、会创造性地花样玩球,能连续拍球80下以上,能够运球30米,19、不怕困难,勇敢坚强,能体验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愉悦。

二、基本体操1、能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按信号迅速集合、分散、整合队列、变化队形。

2、能随音乐节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3、会玩滑梯、脚踏车、低单杠、秋千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

三、卫生习惯、生活能力和安全知识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在幼儿已经认识和了解各类食物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只有样样食物都爱吃才能长得强壮;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多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学会复杂的拼图,会用积木、雪花片等建构较复杂的图形。

学会简单的编织。

3、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主要功能,并了解简单的保护方法;让幼儿了解预防龋齿及换牙的有关知识。

4、让幼儿认识有关安全标记,学习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触摸电器插座及其开关,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时要尽快告诉成人,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领域(一)社会性情感1、热爱自己生长的环境,并懂得保护。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以简单、恰当的方式主动表达感激和爱。

3、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需要时能主动帮助、安慰他人。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喜爱北京的风景名胜。

5、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并喜爱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敬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6、在节日期间,根据幼儿意愿,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感受深厚的亲情民俗气氛。

7、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少数民族。

(二)社会性认知1、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懂得自己的行为不应影响集体或他人。

2、理解掌握必要的公共规则,初步做到遵守公共规则。

(三)社会性交往与行为1、提供促进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条件,能主动和同伴交往,接受他人邀请共同活动和游戏。

2、提供促进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能主动、友好、礼貌地与周围人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有合作意识。

3、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物、保持环境整洁。

3、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物、保持环境整洁。

(四)个性品质1、有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

能参加简单的劳动,做自己能做的事。

2、自己的事自己做,愿意为班级做事。

有初步的劳动习惯。

能爱护劳动成果。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自尊、自信、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学习同伴的优点。

4、培养幼儿具有乐观、随和的性格和诚实、勇敢、爱劳动的品质。

5、鼓励幼儿努力尝试解决困难,遇到挫折不气馁。

1)、以积极的情绪参加各项活动,在老师鼓励下能发表意见。

2)、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加各项活动。

能主动发表意见。

能自行解决一些困难。

6、引导幼儿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

艺术领域音乐兴趣让孩子走入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所带来无穷的快乐,在游戏中感受美妙的音乐。

感知和欣赏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愉快地进行表情交流。

2、进一步学习使用其他各种非音乐的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音乐舞蹈作品的独特风格和情趣,逐步养成比较自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过程中获取认知满足和情感体验满足的习惯。

3、体会进行曲的特点。

发挥幼儿想象能力,用动作表现四拍子重音。

4、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他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5、培养幼儿在观察和欣赏时能集中注意力,专注地看和倾听,游戏表演时和同伴共享空间。

6、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创编合适的动作,更形象的表现音乐的层次感。

表现(三)歌唱1、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创作的图画编歌词,体验创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启发幼儿用量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床边内容按乐句创编表演动作。

4、帮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快乐,指导幼儿用表情、动作眼神与同伴交往。

5、教幼儿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且学会领唱与合唱。

6、引导幼儿探索连音、并用恰当的动作模仿老师指挥。

7、在歌唱活动中。

锻炼有幼儿即兴指挥和看指挥即兴演唱的能力。

8、培养幼儿服从指挥,按照指挥的要求进行演唱歌曲。

9、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连贯、缓慢与断顿。

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10、教会幼儿唱出歌曲中2|4 拍3|4 的不同节拍的感觉。

11、引导幼儿所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12、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的快乐。

(四)律动、音乐游戏、舞蹈1、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舞步找朋友,学习创编两人跳舞的对称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舞的愉快心情。

3、聆听音乐并随旋律节奏变化舞蹈,体验随音乐3拍的节奏,用正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4、体验乐曲的节奏,并随乐曲做不同的动作,感受乐曲中的音长与力度。

5、感受体验音乐中呈现的形象,在音乐游戏中增长对乐曲的结构的敏感性。

6、引导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身体节奏动作,并能按每个音的长短做动作。

7、启发幼儿在熟悉音乐且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的基础上,学习弹簧步、靠步两种舞步。

8、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甩袖动作。

9、在学会歌唱的基础上,阴道有而学习歌表演动作,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游戏规则,并启发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10、引导幼儿描述同伴特征,并根据特征进行判断,培养幼儿关心同伴爱护同伴的感情。

11、引导幼儿熟悉音乐的片段感知快乐的情绪,组织幼儿床边秧歌十字步的不同变化,引导幼儿尝试准确的表现音乐中的对话情节。

(五)打击乐器演奏1、教幼儿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演奏分声部打击乐器。

2、引导幼儿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在教师指挥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改变指挥地方法,丰富演奏的内容。

4、培养幼儿有意识的体会打击乐器演奏效果,注意乐器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

5、引导幼儿根据乐器的音色特征,找出相应的图形,并用嘴巴模仿乐器的声音。

6、学会看图形做演奏乐器的模仿动作,看指挥进行分声部演奏乐器。

7、引导幼儿体会乐曲的所表现的情境,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及三段式的结构。

8、启发幼儿按3|4拍音乐的强弱规律来编节奏型,并能用打击乐按指挥的手势,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进行即兴演奏。

9、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设计演奏方案的活动。

(六)创造性音乐活动1、在创编手上动作时,启发幼儿注意动作的方向、幅度、不与别人发生碰撞,在对话乐句表演中,用眼睛协调好两人的人际关系,从中体会合作。

交流的愉快情绪。

2、鼓励幼儿以即兴歌唱和表演等方式表达情感及与他人交流美术1、大胆创作,绘画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构思,创作故事连环画、“叶子鸟”,设计生日蜡烛等;尝试用点、线进行创作。

2、学习看图折纸灯笼、宝塔、兔子、飞机等。

初步学习编织,水墨画刺绣等技能,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基本形状。

3、尝试水墨画,认识水墨画所需的绘画工具,熟练使用水墨画工具进行绘画。

4、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画面需要,恰当运用各种颜色,并学习色彩的调配,表现画面的深浅、冷暖关系,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

学会使用油画棒,水彩,水粉等多种绘画工具进行自由创作。

5、引导幼儿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会运用泥工、剪纸、贴画等多种方法进行美工活动,并能构建出一定的情节,表达自己的情感。

6、欣赏能理解的绘画作品、工艺品、建筑物等,知道对称、均衡美;会正确评价美,提高审美能力,欣赏和爱护其他人的作品。

7、有一定创造性地利用废旧物进行造型设计,布置环境并在手工活动中养成爱清洁,讲卫生,有秩序的活动习惯。

8、画面布局合理;会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装饰画面,并会处理好黑白灰的关系。

9、引导幼儿注意画面内容的安排,近、远的画法, 鼓励幼儿运用多种线条进行不同形状的排列,并注意对比的关系。

10、初步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能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语言领域(一)倾听1、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能辨别声调、语调,大胆、准确地使用各种词汇。

2、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较为连贯、有序地表述,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并能进行简短的语言概括。

(二)表达1、鼓励幼儿正确地使用声调、语调,大胆、准确地使用各种词汇。

2、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较为连贯、有序地表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并能进行简短的语言概括。

3、引导幼儿独立地朗诵诗歌和复述故事,会仿编儿歌和进行创造性讲述。

4、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全面地讲出事件的完整过程。

5、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清楚、连续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表述进行简短的评议。

6、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中的人物、事件。

(三)早期阅读1、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独立地阅读,并会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对认读汉字有兴趣。

(四)写前准备1、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笔划、常见的偏旁,能正确使用文具,学习书写汉字、拼音。

2、发展幼儿小肌肉的协调能力及手眼配合的能力。

3、发展幼儿图形观察与辨别能力及空间方位知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