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学案

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学案

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学案
一、基础支撑(课前完成)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Zn Sn Pb (H)Hg Pt Au
2.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再各列举2例)
电解质:HCl、NaOH、CuSO4、;
非电解质:酒精、蔗糖、。

3.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能进行的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Cu + HCl——Zn + H2SO4——
4.判断一个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HCl+NaOH——Cu+ AgNO3——
5.能分别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Zn + 2H+ = Cu+2Ag+=Cu2++2Ag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二、知识要点(当堂弄懂)
1.基本知识
⑴原电池概念:将能转变为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⑵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负极():电极反应式,反应;
正极():电极反应式,反应。

电池反应(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作电极;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正、负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书写
⑴正、负极判断①两极的活泼性(通常);
②电极是否溶解,电极上是否析出物质(气体/金属)
③电子流出/流入,电流方向;
④得/失电子,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⑵电极反应式书写负极失电子;正极一般不参与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

⑶电池反应式书写将正、负极两个反应式相加即得(特别注意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⑷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离子移动方向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移向负极。

三、体验感悟(课堂探究)
1.探究在一定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P41
目标:根据已经具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电池装置。

(仿照P42图2-10)。

用品:镁条、铜片、铁钉、导线、金属夹、电流表、水果(柠檬、西红柿、自备水果),请设计一个或几个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原电池。

方式:最好先独立设计,并动手试验,边做边改进,也可与邻座相互讨论和观摩,或请老师指导。

设计及记录(可以是1条或多条):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