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6076动物组织胚胎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1. D2. C3. D4. D5. B6. D7. D8. A9. A10. D11. C12. B13. D14. C15. D16. C17. D18. D19. A20. 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20题)1. 组织学:是研究动物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组织三个部分。
2. 胚胎学:是研究动物个体胚胎发育的科学。
3. 内皮:衬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面的上皮叫内皮。
内皮薄而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以及内皮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4. 肌节:肌原纤维之相邻两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一个肌节,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结构和机能单位。
5.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它由胎盘的胎儿部分和母体部分所组成。
6.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很长的突起,能够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组织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因此又叫神经元。
7. 细胞周期:从上次细胞分裂结束,到这次细胞分裂结束这段时间叫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8. 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的。
9. 受精:是两性配子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合子的过程。
它标志着胚胎发育的开始。
10. 枯否氏细胞:肝内巨噬细胞,可做变形运动,具有吞噬能力,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
11. 植入:也叫着床,就是胚胎固着到子宫壁上的过程,是形成胎盘的准备阶段。
12. 间皮:被覆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和某些脏器表面上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
13. 肌纤维:肌细胞为长梭形,又叫肌纤维。
14. 肌质网:就是滑面内质网,贮存钙,可调节肌肉的收缩。
15. 肾单位:肾单位是尿生成和排泄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构成。
16. 闰盘:相邻的心肌细胞伸出许多突起相互嵌合起来,形成阶梯式的结构。
17. 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
18.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把单核细胞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各种巨噬细胞一起,统称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经血流到达疏松结缔组织、肝、脾、淋巴结、骨髓、脑和肺等处组织内而转变为巨噬细胞。
19. 血小板:为球形或椭圆形小体,直径在3μm,是一些无核的细胞质片。
中央部含有嗜碱性血小板颗粒和各种细胞器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
20. 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而来,可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四、简答题(每题1分,共20题)1. 外分泌腺的腺细胞有几种分泌方式,举例子说明。
1)透出分泌:分泌物以分子的方式透出细胞膜,例如胃壁细胞盐酸的分泌。
2)局部分泌也叫胞吐分泌。
所形成的带包膜的分泌颗粒逐渐移到细胞的游离面并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胞吐出去,细胞膜本身不受损伤。
唾液腺和胰腺外分泌部都是此种分泌方式。
3)顶浆分泌胞质中形成的分泌物移到游离面质膜下后,顶着质膜向外突出,最后自突出部位与细胞折离,损伤的质膜很快修复。
乳腺和汗腺细胞都为顶浆分泌。
4)全浆分泌当胞质内充满分泌物后,细胞发生死亡性变化,最后整个细胞解体,连同分泌物一起排除,由邻近的腺细胞补充。
皮脂腺细胞属于全浆分泌型。
2. 哺乳动物血液的组成。
3. 心壁的组织学结构。
心脏壁的外层为心外膜,中层为心肌膜,内层为心内膜。
(1)心内膜心内膜薄而光滑,与血管的内膜相连续。
心内膜又可分为内皮、内皮下层和心内膜下层。
内皮下层是致密结缔组织,内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蒲肯野氏纤维。
(2)心肌膜心肌膜为心壁之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心肌纤维加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3)心外膜心外膜即心包浆膜之脏层。
紧贴于心肌的外表面,由间皮和薄层结缔组织构成。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在结缔组织内走行。
4. 血尿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血尿屏障也称滤过屏障:毛细血管内的物质渗入肾小囊腔时,必须要通过毛细血管的有孔内皮细胞、内皮外的基膜和滤过裂隙膜三层结构。
这三层结构总称为原尿形成滤过屏障。
功能为可以控制滤液分子的通过,有助于原尿的生成。
肾小囊腔内的原尿成分与血浆成分基本相似,只是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
在某些疾病情况下,滤过屏障受损,出现蛋白尿或血尿。
5. 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
(一)粘膜1.上皮:复层扁平或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有的部位还有腺体分布。
3.粘膜基层:为薄层平滑肌,多为内环、外纵两层。
(二)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可见粘膜下神经丛,有的部位还有腺体分布。
(三)肌层除个别部位为骨骼肌外,其余部分都是平滑肌,一般分为内环、外纵两层,两层之间可见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为纤维膜或浆膜。
6.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都有哪些种。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7. 子宫的组织学结构子宫壁由内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无黏膜下层。
一.子宫内膜1、黏膜上皮马、犬、猫为单层柱状上皮,猪和反刍动物为单层柱状或假复层柱状上皮。
细胞游离端有时有临时性纤毛。
子宫上皮细胞有分泌功能。
2、固有层分深浅两层。
浅层以细胞成分为主,主要包括有突起的星形细胞、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等。
深层细胞成分少,内有子宫腺。
子宫腺为弯曲的分支管状腺,腺上皮细胞为柱状的,能分泌黏液。
牛羊的子宫肉阜处无子宫腺。
二.子宫肌层:由很厚的内环行和较薄的外纵行平滑肌构成。
在内、外层之间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三.子宫外膜:为浆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间皮组成。
8. 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常哪些特殊结构?1)基膜是介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一层薄膜,是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和连接上皮组织及调节上皮与结缔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2)质膜内褶由上皮细胞基底面质膜向细胞内折入形成,褶之间有许多线粒体。
其作用是扩大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交换和水的运输。
3)半桥粒是在某些上皮细胞基底面上形成的半个桥粒结构,其作用是把上皮固着在基膜上。
9. 描述单室胃胃壁的组织学一般结构。
1)黏膜(1)上皮无腺部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有腺部的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很发达,其中布满密集的胃腺,还含有平滑肌纤维、浸润的白细胞、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等。
(3)黏膜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有紧缩黏膜和帮助排除胃腺分泌物的作用。
2)黏膜下层很厚,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利于黏膜的伸展和移位。
内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在猪,还含有淋巴小结。
3)肌层很厚,由三层平滑肌组成。
内层为斜行肌。
中层为环行肌。
外层为不完整的纵行肌。
4)浆膜结缔组织和间皮10. 表皮中不发生角化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1)黑色素细胞,合成的黑色素颗粒决定不同个体和不同部位的皮肤颜色。
2)朗格罕细胞散在于基底层和棘层内。
光镜下,核深染、胞质明亮。
胞质内含较多的溶酶体。
该细胞能吞噬表皮内的异物,并与免疫反应有关。
3)梅克尔细胞分布在基底层中,与逐渐角化细胞间有桥粒联系。
细胞基部分布有神经轴突的末稍,故该细胞可能与机械感受有关。
11. 毛细血管的分类和分布。
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性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三型。
连续性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
这种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肉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有孔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全厚的孔。
有的内皮细胞的孔有隔膜封闭,隔膜一般厚4~6nm。
此型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器官和肾血管球等处。
血窦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
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
12. 疏松结缔组织的组织学结构。
疏松结缔组织包括细胞、纤维和基质。
细胞又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纤维成分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13. 支气管树的组成。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14. 垂体的结构。
15. 血液有粒白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减轻过敏反应、抗寄生虫嗜中性粒细胞:抗炎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16. 何谓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淋巴细胞再循环由淋巴输出管离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最终进入血液循环,在流经淋巴结的高内皮微静脉时,部分淋巴细胞穿过内皮再回到淋巴组织内;如此不断循环,叫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再循环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转移到另一个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中,传递抗原信息,便于发现和识别外来抗原和癌细胞。
17. 微循环的组成。
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
由微动脉至微静脉的微循环可有三条路径(1)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2)微动脉直捷通路微静脉;(3)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18. 动物体内几大屏障结构有哪些列出其分布。
血脑屏障(神经组织)、血胸屏障(胸腺)、血尿屏障(肾)、气血屏障(肺)、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血睾屏障(睾丸)、胎盘屏障(胎盘)。
19. 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突起的多少可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根据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和氨基酸能神经元。
20.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运输O2和CO2。
哺乳动物红细胞为双面凹陷的圆盘状,无核,。
电镜下,红细胞膜光滑,胞质内均质无构造,电子密度较高。
五、论述题(每题4分,共2题)1. 论述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结构。
精子的结构1)头部:精子头部主要由细胞核和顶体两部分组成。
核占据头的大部,构造致密。
顶体在精子头的前部有一帽状结构扣在细胞核上方。
其中主要含有水解酶类。
2)颈部:很短,中央有近端中心粒,外周有九条致密纤维。
3)尾部:精子的尾巴亦称鞭毛,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
整个尾巴的中心都贯穿着由微管构成的轴丝(9+2结构)。
中段(middle piece),轴丝外包着9条致密纤维,后者外面再包着线粒体鞘。
主段(principal piece)含轴丝和致密纤维,没有线粒体鞘,但代之以纤维鞘(尾鞘)。
末段(end piece)仅有轴丝。
整个精子表面都由质膜包裹着。
卵子的结构卵子的直径依物种不同,在120~160m左右。
成熟卵子的外面都包有一层均质的半透膜,叫做透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