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城市形象调查报告
城市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维系一个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一个城市的形象如何,既在于该城市的人文氛围,也在于外地人的视觉效果。
为了向市委、市政府提供有关的基础信息,我班在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灵山县和合浦县,按照科学的随机抽样方式,成功调查了361个样本。
由于“城市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概念,我们着重对市民(包括外地市民)能够切身感受和真实意思表示的有关问题作了访问,力图从中对钦州市城市形象作出一个一般意义的判断,并期望调查资料能够对城市决策者、建设者有参考意义,能够对城市居民对城市的理解和追求有激励价值。
以下仅就此次调查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钦州市城市形象得到普遍认同
调查了解到,钦州市民对钦州城市形象的认可度为70.1%,其中6.1%认为“很好”,14.1%认为“较好”,49.9%认为“一般”,显然,钦州的城市形象从总体上给人印象不错,这其中,特别是年龄偏长者由于经历了历史更多的沧桑变化,对钦州城市形象评价最高。
(如下表)
对钦州市目前城市形象的评价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很好22 6.1 6.1 6.1
较好51 14.1 14.1 20.2
一般180 49.9 49.9 70.1
较差85 23.5 23.5 93.6
很差23 6.4 6.4 100.0
二、钦州城市特色最显于“三娘湾”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独占性的资源。
调查问及“一提到钦州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时,钦州市民39.5%认为是“三娘湾、白海豚”,23.4%认为是“黄瓜皮、海鸭蛋、猪脚粉”,
20.1%认为是“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11.7%认为是“钦州港保税港区”,5.4%认为是“坭兴陶”,由此可以看出,白海豚在钦州市民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的影响还有待提高,另外,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的本身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如下表)
一提到钦州首先想到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三娘湾、白海豚132 36.6 39.5 39.5
坭兴陶18 5.0 5.4 44.9
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67 18.6 20.1 65.0
黄瓜皮、海鸭蛋、猪脚粉78 21.6 23.4 88.3
钦州港保税港区39 10.8 11.7 100.0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如何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使自己与别人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同样的道理,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是很重要的,关系到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的评价。
从调查中发现,提到钦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娘湾、白海豚占大部分,这就表明钦州的这一旅游风景区—三娘湾,在市民中的知名度很高,那么下一步我们建议,着重去提高三娘湾在市民中的美誉度。
然而,从调查结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民族英雄刘、冯的民族精神还没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和作用,知名度还是相对较低,那么政府就应该对怎么样提高这两位民族英雄在广大市民中的知名度比较重要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政府可以充分发挥我们大学生的作用。
现在我们钦州学院每个暑假、寒假都会有很多大学生参加钦州市远程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到基层组织,这样可以让他们对钦州的这两位民族英雄的事迹、精神在市民当中进行传播教育,这样对于提高这两位民族英雄的知名度的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据调查,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的本身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就连在本市的知名度都不高,那就很难说向外宣传了,因此坭兴陶作为钦州的以特色产业,就
必须加强宣传力度,首先要在广大市民中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坭兴陶的制作确实精美,但是价格相对过高,一般市民是买不起的,所以在知名度不高之前,价格不应过高,我们首先要倡导的是大众化。
三、钦州市政府的形象在多方面仍需改善
钦州市民有33.1%的人认为市政府应更多开拓创新理念和行动,有27.3%的人认为要提高办事效率,有23.2%的人认为要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有16.4%的人要求政府政务公开、透明化。
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应在这几方面做努力。
从哪些方面提高钦州市政府形象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提高办事效率93 25.8 27.3 27.3
政务公开化、透明化56 15.5 16.4 43.7
提高行政人员素质79 21.9 23.2 66.9
更多开拓创新理念和行动113 31.3 33.1 100.0
合计341 94.5 100.0
为了全面提高钦州市政府形象,适应钦州市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提高省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更好地为建设和改革服务。
为此,针对钦州政府以上不足,提出建议如下:
1.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建立健全责任制。
省政府各部门,都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做到人人责任明确,事事办理落实;其次,强化时效观念和竞争观念。
政府所有工作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时效观念和竞争观念,对每项工作、每项任务、每件事情,都要有时间和质量要求;再次,改革机关内部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
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搞好简政放权,强化服务观念,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坚决改革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条条、框框,缩短和减少办文、办事在机关内部、机关之间的周转时间和周转环节,尽量压缩常规工作事项的办理时间,提倡现场办公,当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