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置气密性检查、防倒吸、气体体积测定微专题

装置气密性检查、防倒吸、气体体积测定微专题

微专题1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1)微热法:如图a。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导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

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________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如图d。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如图e、f。

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______________,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__________,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的拓展)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与答题规范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

(1)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思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2)气密性检查的答题规范简答题应注意答题规范,对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按如下文字进行答题:①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②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③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④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述:a.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b.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c.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2.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专题2 防倒吸装置创新装置(以用水吸收氨气为例)(1)肚容式:(上图中的发散源及Ⅰ和Ⅱ)由于上部有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当水进入该部分时,烧杯(或试管)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或导管口),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又流回到烧杯(或试管)中。

(2)接收式(上图中的Ⅲ、Ⅳ、Ⅴ)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如气体收集装置等)。

它与肚容式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不再流回到原容器。

(3)隔离式(上图中的Ⅵ、Ⅶ)导管末端与液体吸收剂呈隔离状态,导管内压强不会减小,能起到防倒吸作用。

1.已知HCl难溶于CCl4,则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适宜于HCl气体尾气吸收的是( )2.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

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3.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1所示,试回答:图1装置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专题3 气体体积的测定与读数气体体积的测定既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二者体积值相等),也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

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直接测量法。

如图A、B、C、D、E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测量前A装置可先通过调整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

C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量筒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D装置: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

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解答该量气装置读数时的答题模板:①将××××恢复至室温。

②调节×××与×××两端液面相平。

③视线与×××在同一水平线上。

E装置:直接测量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注意应恢复至室温后,读取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一般适合滴加液体量比较少的气体体积测量)。

(2)间接测量法。

如F装置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体积。

1.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待仪器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 a mL;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衡量,得质量为m 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的带孔隔板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装置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 中共放入水V b mL。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装置后,经讨论认为结果会有误差,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

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mL。

参考答案:微专题 1 1. (1)产生气泡形成一段水柱(2)高于液面位置保持不变高于位置保持不变(3)滴入少量水后很快停止流下(4)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升保持稳定2.B3.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一段时间,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微专题 2 1.B 2.B①干燥气体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③观察气泡以调节氢气、氮气气流的速度及其两者的比例微专题 3 1.(1)a h g b c f e d (2)③②④① (3)22.4×1 000mV a-V b(4)偏小(5)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可以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②V1-V2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I)2H2S(aq)+SO2(g)=3S(s)+2H2O(l)(II)S(s)+Na2SO3(aq)Na2S2O3(aq)(III)(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a .烧杯b .蒸发皿 c.试管 d .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 ̄+2H+=S↓+SO2↑+H2O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合理即得分)(2)2:1(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a、d(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合理即得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