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美国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高中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连接点,既承载着巩固和提升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成果的使命,又必须担负起为高等教育输送优质生源的重任。
有学者梳理了美国高中教育的百年发展史,认为美国高中教育发展走过的是一条质量型普及之路,即一方面十分强调不断提高中等教育的普及率,另一方面极其重视提高教育质量。
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更加重视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为了提高高中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美国试图通过权威性的教育评估,选取一批优秀高中作为示范学校,以让其他高中学习和效仿,特色高中随之得到发展。
一、美国高中特色学校的界定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先进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育手段。
我们认为,特色学校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优良的教育质量,具有优良教育质量的高中不一定是特色高中,但是特色高中一定是具有优良教育质量的高中。
特色高中应具有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并得到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因此,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校类型,如磁石学校②、特许学校③等,尽管这些学校在激励公立学校增强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因此得到了联邦和当地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但是,可以看出,这些学校都只是一种总体的新的学校类型,而不是通过一些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同一类型学校进行挑选,因此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特色学校。
不过,在美国,联邦政府对特色高中或者说优质高中的评选较少。
到目前为止,“蓝带学校计划”是联邦政府关于优质高中评选政策中较典型的项目。
此外,美国的一些报纸也会采用自己的评估标准对美国高中进行排名和评比,最有代表性的是《新闻周刊》(Newsweek)和《美①徐辉. 质量型普及之路:美国高中教育发展历史轨迹的昭示[J]. 教育学报,2007(4): 62-66.②磁石学校(Magnet Schoo1)是指以自身独特的设施和专门化课程吸引本学区或本学区外学生的学校,是美国为解决公立学校面临学生高缺席率及高退学率的经营困境,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各州大都市地区普遍建立的具有学校特色及允许跨学区就读的学校。
③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是通过与州的相关机构或当地学校委员会签订合同建立起来的公立学校,所签订的合同涉及学校的使命、计划、目标、评价方法等,期限一般为3—5年。
学校可以免受许多传统公立学校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但在享有自主权的同时需要承担绩效责任,如果没有实现其办学目标,将会被关闭。
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中的美国最好高中(Best High School)评选。
因此,我们更多地关注“蓝带学校计划”以及《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的优秀高中评选。
二、美国联邦政府关于高中特色学校的相关政策对于美国人来说,危机意识一直强于其他国家的人民。
作为制度和政策的设计者和供给者,联邦政府通过法律以及经济资助等政策的宏观调控来回应挑战。
从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开始,联邦政府开始把教育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学术性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并顺着科南特要素主义和布鲁纳结构主义两大教育理论的思路,强调要转向基础学科教育,增加教材难度,提高课程的学术性,实施天才教育,培养尖端科研人才。
不过,由于课程难度偏高等一系列原因,在此期间的基础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又一个教育改革时期。
受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和美国的里根纷纷上台执政,新自由主义开始大行其道,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新自由主义提倡缩小政府规模,实行教育市场化,重视教育质量、效率和绩效,这些都成为了美国政府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
此外,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上国与国之间新的竞争形势,美国中学的教育目标日益注重高标准的教育质量。
“全美优质教育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1983年的报告《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则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催化剂。
该报告指出,美国的教育制度在培养学生适应一个经济和社会快速变化的世界方面是失败的,美国的教育存在很大问题。
该报告出版后,联邦、州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基础教育,积极鼓励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
该报告还引发了“高质量教育”运动,明确关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开发“新基础课程”,提高中学毕业的学术标准。
从此,美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重建学校”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对《国家在危急中》报告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回应,里根时期的教育部部长贝内特在1982年发起了“蓝带学校①计划”(Blue Ribbon School Program)。
该计划分为“中学认可计划”(the Secondary School Recognition Program)和“小学认可计划”(the Elementary School Recognition Program),目的十分明确:公开确认那些在“学校改革运动”中表现突出的公立或私立学校,以便让全体美国人都来关注这些学校,并从他们的经验与成功中汲取可资借鉴的实践成果。
②1991年老布什总统签发《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该法案规定了5个核心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的国家标准,而且提出,不仅要办好现有的公立学校,还要建立1000所新型学校。
克林顿总统通过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也大力推行特许学校计划。
这几届政府都试图改善公立教育办学质量,扩大家长的学校选择权。
2002年小布什总统制定①蓝带学校是指在领导、课程、教学、学生成就和家长参与方面具有杰出表现的学校。
②孔令帅. 美国新“蓝带学校”计划述评[J]. 世界教育信息,2004 (10): 27-29.295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要求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每一位学生在12年级毕业时,都要为大学学习、就业和今后有意义的生活做好准备。
此外,该法案也极为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各州进行教育绩效评估以提高教育质量。
不过,在“蓝带学校计划”方面,由于评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人们对评奖结果的种种非议,小布什政府曾一度打算废除“蓝带学校计划”。
后几经研讨,决定对原来的“蓝带学校计划”进行修订,小布什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新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蓝带学校计划”(No Child Left Behind—Blue Ribbon School Program)。
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新的“蓝带学校”评价标准脱离了以前的评价标准。
因此,从2003年起,美国学者巴特·提尔创办了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蓝带优质学校协会”,坚持推行以过去20多年美国“蓝带学校计划”为基础的优质学校评价标准。
也正因如此,美国有了一南一北、一民间一官方的两种“蓝带学校”标准和评选活动。
此外,美国的报刊和杂志也顺应形势和民意,积极地参与美国优秀高中的评选,其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新闻周刊》的评选最为有名。
因此,以下本文将主要介绍“蓝带学校计划”(包括官方和民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新闻周刊》中的优秀高中评选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三、美国高中特色学校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一)“蓝带学校计划”1. 联邦政府的新“蓝带学校计划”2003年9月17日,美国教育部部长罗德·佩奇(Rod Paige)宣布了首批214所获得“蓝带学校”奖的学校名单,10月2日,又补充了19所学校名单。
这标志着依据新的评估标准评出的“蓝带学校”亮相了。
2008年9月9日,联邦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的蓝带学校名单,320所公立和私立学校获此殊荣,每所学校的校长和一名教师代表将有资格参加10月20日至2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庆典。
①新“蓝带学校计划”的评价标准规定,学校必须符合下列标准之一才能获得提名。
一是该校学生40%以上来自弱势群体,并且在过去3年的数学和阅读测验中成绩获得显著提高;二是不考虑生源背景,该校参加所在州统一测验,数学和阅读成绩达到前10%。
可以看到,新标准第一条主要是给拥有弱势学生的学校提供平等参评的机会;而第二条标准则是针对一些比较优秀的学校。
此外,新蓝带学校的评估标准每年可能略加调整,但是通常以下列八大范畴为主:①学生核心和支持;②学校组织和文化;③挑战性的标准和课程;④主动的教学和学习;⑤专业社群;⑥领导和教育活力;⑦学校、家庭与小区伙伴关系;⑧成功指标。
新“蓝带学校计划”规定:凡是属于美国五十州、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维京群岛、①No Child Left Behind—Blue Ribbon School Program[EB/OL]. http://www. ed. gov/programs/nclbbrs/awards. html. 2009-03-07.296印第安事务局和国防部所属的K-12学校,均可提出申请并参与评选。
首先由各州教育委员会拟订其评选计划和办理评选,评选后将学校名单送至联邦教育部。
接着联邦教育部成立全国审查小组(National Review Panel)负责审查各州推荐名单,为了确保蓝带学校水平及资料的可信度,多数学校都需接受调查和访问。
最后,审查小组经过慎重讨论之后,将名单推荐给教育部,并由教育部宣布获选学校。
美国教育部部长佩奇说:“为了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的各项改革原则相适应,我们将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教育过程,来评价学校业绩,被评为‘国家蓝带优秀学校’者,应当是符合我们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取得进步的原则,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蓝带学校应该成为所有学校的楷模”。
①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美国的“蓝带学校”突出的业绩主要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和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方面。
2. 蓝带优质学校协会的“蓝带学校计划”该协会认定的“蓝带学校”评选标准涉及九大方面,包括对学生的关注和支持、学校组织和文化、课程、教学、教育技术使用、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力、家校互动、学生评价。
每个大项中又有若干细化的标准,总共一百多条。
评价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学生放在首位。
要求学校有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计划,开设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俱乐部和体育锻炼。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强调为转学、插班、升入新年级的学生提供特殊服务,使其适应新环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第二,在学校组织和文化方面,一所好学校的标准是形成支持学习和保护学生的文化氛围;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关系;学生同辈群体文化积极健康;校园环境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