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二讲义章3液相色谱分析法4
第十二讲义章3液相色谱分析法4
2021/3/12
(2) 梯度淋洗装置
外梯度: 利用两台高压输液泵,
将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 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室, 混合后进入色谱柱。
内梯度: 一台高压泵, 通过比例
调节阀,将两种或多种不同 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的比例抽 入高压泵中混合。
2021/3/12
(3) 进样装置
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 通常使用耐高压的六通阀进样装置, 其结构如图所示:
2021/3/12
选择流动相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尽量使用高纯度试剂作流动相,防止微量杂质长期累 积损坏色谱柱和使检测器噪声增加。
(2)避免流动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而使柱效下降或损坏 柱子。如使固定液溶解流失;酸性溶剂破坏氧化铝固定 相等。
(3)试样在流动相中应有适宜的溶解度,防止产生沉 淀并在柱中沉积。
早期通过在担体上涂渍一薄层固定液制备固定相, 现多为 化学键合固定相,即用化学反应的方法通过化学键将固定 液结合在担体表面。
2021/3/12
感谢聆听!
1.流程
2021/3/12
2.主要部件
(1) 高压输液泵
主要部件之一,压力:150~350×105 Pa。 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10μm),液 体的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因此高压、高 速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 应具有压力平稳、脉冲小、流量稳定可调、耐腐蚀等特性
选择合适的固定相,降低填料粒度可显著提高柱效, 但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分离柱的制备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 高的工作,一般很少自行制备。
选择短柱、细内径提高分析速度; 研制高效柱填料是一活跃领域。
2021/3/12
3. 流动相及流动相的极性
(1)可显著改变组分分离状况的流动相选择在液相色谱 中显得特别重要。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淋洗液,洗脱 剂。
(2)亲水性固定液常采用疏水性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 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称为正相液液色谱法,极性柱也称正 相柱。
(3)若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则称为反相液 液色谱,非极性柱也称为反相柱。组分在两种类型分离柱上 的出峰顺序相反。
2021/3/12
流动相组成
流动相按组成不同可分为单组分和多组分; 按极性可分为极性、弱极性、非极性; 按使用方式有固定组成淋洗和梯度淋洗。 常用溶剂: 己烷、四氯化碳、甲苯、乙酸乙酯、乙醇、乙腈、水。 采用二元或多元组合溶剂作为流动相可以灵活调节流动相 的极性或增加选择性,以改进分离或调整出峰时间。
2021/3/12
(4) 高效分离柱
柱体为直型不锈钢管,内径1~6 mm,柱长5~40 cm。 发展趋势是减小填料粒度和柱径以提高柱效。
2021/3/12
(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
紫外光度检测器(UV):最小检测量10-9g·mL-1,对流 量和温度的波动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
最常用的检测器。
2021/3/12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024个二极管阵列,各检测特 定波长,计算机快速处理,三维立体谱图,如图所示。
2021/3/12
三、影响分离的因素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 速率方程中的分子扩散项B/U较小, 可以忽略不计,而只有两项,即:
H=A+Cu 故液相色谱H-u曲线与气相色谱的形状不同,如图所示:
影响分离的主要因素有流动相的流量、性质和极性。
2021/3/12
1. 影响分离的因素——流速
流速大于0.5 cm/s时, H~u曲线是一段斜率不大的直 线。降低流速,柱效提高不是 很大。但在实际操作中,流量 仍是一个调整分离度和出峰时 间的重要可选择参数。
2021/3/12
2. 固定相及分离柱
气相色谱中的固定液原则上都可以用于液相色谱,其 选用原则与气相色谱一样。
精品
第十二章3液相色谱分析法4
液相色谱仪(1)
2021/3/12
液相色谱仪(2)
2021/3/12
液相色谱仪(3)
2021/3/12
液相色谱仪(4)
2021/3/12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特点:高压、高效、高速 高沸点、热不稳定有机及生化试样的高效分离分析方法。
2021/3/12
二、流程及主要部件
(4)流动相同时还应满足检测器的要求。当使用紫外 检测器时,流动相应有紫外吸收。
2021/3/12
四、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分离类型
1. 吸附色谱(液-固吸附色谱)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如硅胶、氧化铝等,较常使 用的是5~10μm的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可以是各种不同极 性的一元或多元溶剂。
2. 分配色谱(液-液分配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