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之名著阅读:《堂吉诃德》

高中语文之名著阅读:《堂吉诃德》

名著阅读:《堂吉诃德》
本讲目标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赏析
骑士小说
1 “独臂人”塞万提斯(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在马德里逝世。

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

07年,西班牙评选“历史上最重要的西班牙人”,位列第二。

塞万提斯的坎坷一生
祖父弃家,家境贫穷
左手残废,被虏5年典型西班牙人的冒险生涯(伤残军人&潦倒文人)
写作为生,潦倒一生
文学成就
2 《堂吉诃德》(从小说三要素说起)
简介: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全名是《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两部,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

文学评论家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创作背景
骑士文学庸俗化下的产物
2.1 主要人物
堂吉诃德(主人公)
喜好读骑士小说,整日耽于幻想,立志恢复古代的骑士道。

他一心要匡正这个社会,却一厢情愿地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

他无视已经发生变化的时代,企图以游侠行为来复
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打抱不平当作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成了一个“最讲道德、最有理性的疯子”。

一番荒诞的“证险”后,他返回故里,临终时幡然醒悟。

桑丘·潘沙
堂吉诃德的侍从。

桑丘形象是个典型的农民,他身上既有劳动者纯朴、善良、光明磊落的美德,也有在小生产者狭隘自私、目光短浅的弱点。

是一个处处与堂吉诃德相对的清醒、精明的现实主义者。

朱光潜:“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唐·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

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

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

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2.2 情节
2.2.1 故事梗概
一个没落贵族因迷恋骑士小说,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带着侍从桑丘·潘沙“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的。

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

回到家乡后死去。

2.2.2 故事脉络
第一次出游(单枪匹马)
第二次出游(与桑丘)
第三次出游(与桑丘)
堂吉诃德的遗嘱
一是过去付给桑丘的一笔钱,都不用算了,花剩下的都给他用,因为这个人心地纯良,做事忠实
二是遗产全部归甥女,但如果嫁人时,那个人要读过骑士文学,就不要嫁给这样的人,遗产全部收回,拨给宗教充做宣传费用
三是向以他为题材的作者致歉,令其写出了这部荒唐的书,自己为此有良心负担。

最后,这位骑士便安心地死去了。

2.2.2 选段赏析
选段一:出征前的准备
实际上,他理性已尽失。

他产生了一个世界上所有疯子都不曾有过的怪诞想法,自己倒认为既合适又有必要,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还可以报效他的国家。

他要做个游侠骑士,带着他的甲胄和马走遍世界,八方征险,实施他在小说里看到的游侠骑士所做的一切,赴汤蹈火,报尽天下仇,而后留芳千古。

可怜的他已经在想象靠自己双臂的力量,起码得统治特拉彼松达帝国。

想到这些,他心中陶然,而且从中体验到了一种奇特的快感,于是他立即将愿望付诸行动。

他首先做的就是清洗他的曾祖父留下的甲胄。

甲胄长年不用,被遗忘在一个角落里,已经生锈发霉。

他把甲胄洗干净,尽可能地拾掇好,可是他发现了一个大毛病,就是没有完整的头盔,只有一个简单的顶盔。

不过,他可以设法补救。

他用纸壳做了半个头盔接在顶盔上,看起来像个完整的头盔。

为了试试头盔是否结实,是否能够抵御刀击,他拔剑扎了两下。

结果,刚在一个地方扎了一下,他一星期的成果就毁坏了。

看到这么容易就把它弄碎了,他颇感不快。

他又做了一个头盔。

为了保证头蓝不会再次被毁坏,他在里面装了几根铁棍。

他对自己的头盔感到满意,不愿意再做试验,就当它是个完美的头盔。

……
洗净了甲胄,把顶盔做成了头盔,又为马和自己起了名字,他想,就差一个恋人了。

没有爱情的游侠骑士就好像一棵树无叶无果,一个躯体没有灵魂。

他自语道:“假如我倒霉或走运,在什么地方碰到某个巨人,这对游侠骑士是常有的事,我就一下子把他打翻在地或拦腰斩断,或者最终把他战胜,降伏了他。

我让他去见一个人难道不好吗?我让他进门跪倒在我漂亮的夫人面前,低声下气地说:‘夫人,我是巨人卡拉库利安布罗,是马林德拉尼亚岛的领主。

绝代骑士曼查的唐吉诃德以非凡的技艺将我打败了,并且命令我到您这儿来,听候您的吩咐。

’”哦,一想到这段话,我们的优秀骑士多得意呀,尤其是当他找到了他可以赋予恋人芳
名的对象时,他更得意了。

原来,据说他爱上了附近一位漂亮的农村姑娘。

他一直爱着那位姑娘,虽然他明白,那位姑娘从不知道也从未意识到这件事。

她叫阿尔东萨·洛伦索。

他认为,把这位姑娘作为想象中的恋人是合适的。

他要为她起个名字,既不次于自己的名字,又接近公主和贵夫人的名字。

她出生在托博索,那就叫“托博索的杜尔西内亚”吧。

他觉得这个名字同他给自己和其他东西起的名字一样悦耳、美妙、有意义。

选段二:骑士大战风车巨人
这时他们发现了田野里的三十四架风车。

唐吉诃德一看见风车就对侍从说:
“命运的安排比我们希望的还好。

你看那儿,桑丘·潘沙朋友,就有三十多个放肆的巨人。

我想同他们战斗,要他们所有人的性命。

有了战利品,我们就可以发财了。

这是正义的战斗。

从地球表面清除这些坏种是对上帝的一大贡献。


“什么巨人?”桑丘·潘沙问。

“就是你看见的那些长臂家伙,有的臂长足有两西里呢。

”唐吉诃德说。

……
他又虔诚地请他的杜尔西内亚夫人保佑他,请她在这个关键时刻帮助他。

说完他戴好护胸,攥紧长矛,飞马上前,冲向前面的第一个风车。

长矛刺中了风车翼,可疾风吹动风车翼,把长矛折断成几截,把马和骑士重重地摔倒在田野上。

桑乔催驴飞奔而来救护他,只见唐吉诃德已动弹不得。

是马把他摔成了这个样子。

……
最后,他们在几棵树之间的空地上度过了那个夜晚。

唐吉诃德还折了一根干树枝,把断矛上的铁矛头安上去,权当长矛。

唐吉诃德彻夜未眠。

他要模拟书中描写的样子,想念杜尔西内亚。

书里的那些骑士常常在荒林中几夜不睡觉,以想念夫人作为排遣。

桑乔可不是这样。

他酒足饭饱,一觉睡到天亮。

阳光照耀在他脸上,小鸟欢欣鸣啭,新的一天到来了。

要不是主人叫醒他,他还不起来呢。

起来后,他摸了一下酒囊,发现比前一天晚上瘪了些,不禁一阵心痛,他知道没有办法马上补充这个酒囊。

唐吉诃德还是不想吃东西,就像前面说的,他要靠美好的回忆为生。

他们又踏上了通往拉皮塞隘口的路程。

大约三点钟,他们看见了隘口。

2.3 环境
社会环境
出场人数:700
场景:荒野——宫廷
贵族阶级的荒淫、下层人民的无知痛苦
主题归纳
社会:讽刺揭露骑士制度的荒唐及其危害,暴露了西班牙社会弊端,讴歌了人文主义理想。

人格:堂吉诃德是智、仁、勇三位一体的完美人格的化身。

其智表现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辟的思想见解;其仁表现为平等仁爱思想;其勇表现为对理想忠诚不二的追求。

所谓堂吉
诃德精神,即不遗余力地捍卫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

其荒诞,某种程度上,喻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反悖。

人性:揭示人性善在现实中的遭遇,表现了忠诚、勇敢、慷慨、无私、平等、仁爱、善良、纯洁等等的美好人性,人的理想、价值与尊严,在现实中是如何被践踏、被损害、被愚弄、被凌辱的。

3 骑士小说
总体来说,行文冗长,叙事繁复,语言拖沓,人物的性格和外貌雷同,中心思想与内容大同小异,艺术价值不高。

骑士文学: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

“绅士精神”
内容如出一辙
吾日三省吾课堂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骑士小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