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最基本的就是 有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为主的思政干部队伍为依托,通过对 以优秀学生为主导的学生组织进行统筹指导,开展各种有利 于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轻松和谐校园气氛的活动形式,才能 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
三、辅 导 员 队 伍 的 建 设 是 新 时 期 高 校 学 生 自 我 管 理的基本前提
大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完善学生管理机制,必须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学生自我管理。
( 三) 切实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 中坚力量,因此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必须以一支高素质辅 导员队伍为依托,从辅导员的选聘、培养、发展过程入手,确 保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能够指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
( 四)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应当由优秀学生当主 角。优秀学生是自我管理的先行者、示范者、策划者、组织者 和协调者。选用德、智、体、美全面优秀或者某一个方面特长 出众的优秀学 生 当 主 角 有 利 于 提 高 亲 和 力、凝 聚 力 和 感 召 力。
充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真正构建起适应当前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自我管理; 辅导员建设;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836( 2当代大学生出生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多为 90 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父母过多的宠爱,个性鲜明, 思想活跃,但比较缺乏独立面对困难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往 往出现自我约束力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处世经验不足的 情况。有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初入职场,往往抱有不切实际 的过高期望,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同事和新的生活方式, 遇到困难只会怨天尤人,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呈现了一个灰色 的开端。对于高校而言,随着近几年的扩招,学生规模迅速 壮大,师生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人数的增多极大地增 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且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控 制能力增强,单纯依靠辅导员对学生实施被动管理已经力不 从心,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已经迫在眉睫。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是新时期高校自我管理的主题,在其自律的价值 取向引导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一个由被动约束逐渐向主 动约束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着四方面的要求:
( 一)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应体现学生健康的成才 需求。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健康成才。而学生 自我管理的内容要保障学生的合理需求、保护学生的合法权 益、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目的决定内容,内容体现目的。 管理模式的设计应当建立在对学生身心发展、成才需求的充 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 二)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应加速从老师指令式管理 向老师统筹下的学生自我管理转变。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 量增多,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思维更加多元化,要想获得
收稿日期: 2012 - 04 - 01 作者简介: 许琛( 1985 - ) ,女,福建福州人,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1 —
同时,自我管理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通过自我 管理的锻炼,可 以 加 强 大 学 生 的 自 我 约 束 力 和 自 我 管 理 能 力,能够独立地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很好地融入集体和社 会之中,更快更好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因此,加强大学生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改革发展、开发自身 潜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就是指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 养目标以及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 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 身心、 心理、思想、行为、时间和信息等)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而开 展的自我认知、自我计划与组织、自我调控、自我开发与自我 教育等一系列活动[1]。作为每个人对自己大学生活的一种 自我调节,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自我认知、自 我组 织、自 我 激 励、自 我 监 督、自 我 调 控、自 我 评 价、自 我 意 识、自我锻炼、自我反省,逐步走向自我完善和完美,从而达 到自我实现、自我成就和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
2012 年 10 月 第 31 卷第 10 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7836. 2012. 10. 006
Oct. 2012 Vol. 31 No. 10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的大环 境要求高校教育 应 坚 持“以 人 为 本 ”,坚 持 以 学 生 的 发 展 为
核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正 确引导其向社会共性需求过渡,而不是主观地约束和限制学 生。自我管理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思路与选择,实现了高 校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其他各 项工作的完成提供了服务与保障[2]。可以说,高校学生自我 管理状况的优劣是衡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有效 尺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令第 24 号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 出,辅导员是高 等 学 校 教 师 队 伍 和 管 理 队 伍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 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 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许琛
(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108)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面对高校扩招和近年来无数思潮的冲
击,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作用日渐突出,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
高校的辅导员,应该认清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探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