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章 民法概述要求:1、了解民法的概念① 能够区分形式上的民法与实质上的民法?② 能够区分广义的民法与狭义的民法?③ 民法典与民法通则怎么区别?2、理解民法的调整对象①能够知道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的特征②能够知道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的特征3、了解民法的渊源① 能够理解制定法和习惯② 能够记忆制定法包括哪些法律规范?4、了解民法的适用范围①民法对于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②民法在哪些地方发生法律效力?哪些特定法规在特定地方发生法律效力?③民法生效的两种情况是哪两种?民法失效的情况是哪四种?④★我国民法是否具有溯及力?5、★★记忆并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①民法包括哪五大基本原则?②能够准确掌握各五大原则的含义及在民法中如何体现?(注意在主观题中的充分发挥)6、★★★重点理解民事法律关系①什么叫民事法律关系,且它具有哪些特征?②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包括哪三部分?③法人是法律拟制的人吗?④行为能否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若能,又该如何理解呢?⑤能够理解知识产权的客体为智力成果,而非智力成果的载体7、★★★理解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①能够深度理解并灵活运用人身权与财产权、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绝对权与相对权、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专属权与非专属权、既得权与期待权的含义、区别及其意义②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救济?③能够深度理解并灵活运用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含义、区别及其意义④能够深度理解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的含义、区别及其意义⑤能够明确说出按份责任、连带责任的区别8、★★理解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及分类① 能够理解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事实间的关系② 要透彻理解民事法律事实中事件与行为两大基本类型③ 要深度理解表意行为与非表意行为第二章 自然人要求:1、★★了解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① 要理解民法中自然人概念② 要理解民事权利能力的不可转让性③ 要知道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和终止的时间2、★★理解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① 要知道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② 要能够深刻记忆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三种类型3、★★★掌握自然人的住所我国民法通则对自然人的住所是怎么规定的?经常居住地又是如何规定的?4、★★★深度记忆我国民法对监护制度的相关规定,并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① 能够记住监护的三种类型② 能够记住并理解监护人的职责③ 能够知道监护终止的情形5、★★★深度记忆我国民法对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相关规定,并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① 能够记忆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基本概念和要件② 能够知道我国民法对于宣告失踪的相关规定③ 能够知道我国民法对于宣告死亡的相关规定6、★了解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尤为它们的财产责任① 要记住个体工商户的财产责任② 要记住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责任7、★★理解个人合伙① 要记住个人合伙的五大特征② 要知道个人合伙中执行权如何执行③ 要知道个人合伙中入伙如何执行④ 要知道个人合伙中退伙如何执行⑤ 要记住个人合伙终止的原因有哪些⑥ 要知道我国民法对于个人合伙的相关规定第三章 法 人要求:1、★了解法人的概念和特征① 要延伸理解法人概念的来源② 要知道法人与自然人概念如何区别?③★★要知道我国法律对于法人的法律要件做出了怎样的规定,包括哪四大要件?④★★要知道法人具有哪四大基本特征⑤★★要熟悉并能够运用法人的分类,尤其是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能够准确地区分2、★联系自然人,理解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①★★★要记住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始期和终期②要知道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包括哪三方面的限制③要理解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相比,具有哪些特点④★★★要记住法人应对哪些人的行为负责3、了解法人机关①★要记住法人的职能机关按其职能来区分有哪几种类型②要知道法人代表意思表示的效力③★要能够正确判断法人与法人的分支机构的责任承担4、★★重点掌握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① 能够理解法人设立的“行为性”,法人成立的“结果性”②★★★能够知道并运用法人分立包括哪两种情形,在具体案例中该如何区分③★★★能够知道并运用法人合并包括哪两种情形,在具体案例中该如何区分⑤★★★能够知道不同类型的法人合并与分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效果⑥能够深度记忆法人终止的原因,并知道法人终止后的法律后果⑦ ★★能够知道法人登记的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法人登记会产生怎样的后果⑧ 能够理解法人清算⑨ 能够了解清算组成员的选任、清算组的权利、义务5、★了解法人联营,并熟悉相关概念能够掌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对有保底条款的联营是如何规定的?第四章 物与有价证券要求:1、★能够了解物的概念和特征能够记忆物的三大特征,以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其他客体(行为和智力成果)2、★★能够熟悉物的分类的标准及其法律意义并能够运用① ★★★重点掌握动产与不动产的含义、区分及区分的意义②★★能够区分定着物与附着物④★★能够理解特定物与种类物⑤★了解可分物与不可分物⑥★了解消耗物与不可消耗物⑦★★★我国法律对于无主物的归属是怎么规定的?⑧★★★区分主物与从物的意义何在?⑨★★★能够区分原物与孳息,并能够灵活运用区分的价值⑩★★能够知道我国民法对孳息的归属是如何规定的3、★★ 能够了解有价证券的概念和特征、类型以及常见的有价证券① 能够了解常见的有价证券有哪些②★★能够理解记名有价证券、无记名有价证券、指示有价证券4、★能够理解货币的特殊法律属性第五章民事法律行为要求:1、了解民事法律行为①能够理解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②★★能够记忆民事法律行为的四大特征③★能够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④★能够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是表示行为⑤★能够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是意思决定效果的行为2、★★★熟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及法律意义①掌握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共同行为的分类②能够区分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③能够区分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④重点掌握诺成性行为与实践性行为的概念、区分意义,并记住诺成性行为的典型合同⑤能够掌握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的划分依据,区分的意义⑥能够掌握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的分类⑦能够掌握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划分依据,区分的意义3、★★深度理解意思表示①★★要记住意思表示的类型②能够知道默示意思表示按默示时的作为和不作为可分为哪两类型②★能够理解并深度记忆欺诈行为的要件③★能够理解并深度记忆胁迫行为的要件④★能够理解重大误解行为的要件⑤★能够记住显失公平行为三大要件4、★★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①要记住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共通要件②要记住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特别要件的适用情形(有因行为、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③能够理解并深度记忆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的法定条件5、★★★理解并记忆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注意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①如何正确区分条件与期限,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②能够理解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③能够正确区分附始期与附终期民事法律行为④我国民法对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规定6、★★★理解并记忆无效民事行为,注意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① 要记住我国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对民事行为无效规定的类型② 民事行为的部分无效,对其他部分的效力影响如何?③ 要理解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所产生的效果7、★★★理解并记忆可撤销民事行为,注意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我国民法对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规定了哪些类型8、★★★理解并记忆效力未定民事行为,注意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① 我国民法对效力未定民事法律行为规定了哪些类型② 能够理解并记忆催告权③ 能够理解并记忆撤销权④ 能够理解并记忆追认权第六章 代 理要求:1、了解代理的概念、特征和法律要件①代理有哪四大基本特征?②代理具有哪四大法律要件?2、★★★理解代理的类型①理解并灵活运用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②间接代理的自动介入权是什么意思?③理解并灵活运用委托代理与法定代理④一般代理与特别代理如何区分?⑤本代理与复代理如何区分?⑥熟悉并记忆我国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3、★重点理解掌握代理权的发生、终止原因4、★★重点理解滥用代理权之禁止,及我国民法中对其规定如何①能够理解双方代理的含义②能够理解自己代理的含义③能够理解利已代理的含义④代理权终止之共同原因包括哪些?⑤委托代理之终止的特别原因包括哪些?5、★★★掌握狭义无权代理的类型、效果,在具体案例会区分判断6、★★★掌握表见代理的要件、效果,在具体案例中会灵活运用第七章 诉讼时效与期限要求:1、了解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3、★★熟悉并能够运用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4、★★我国民法及特别法中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是如何规定的?①我国民法对普通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②我国民法对特殊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5、★★理解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①能够知道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有哪些②能够知道诉讼时效中断适应哪种情形③能够知道在什么情形下,诉讼时效可以延长6、★了解期限的含义、效力、性质、类型7、★★熟悉期间的计算方法8、★能够灵活运用期间的始期与终期的基本规则来分析相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