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舆论是否应该影响司法审判
社会舆论是否应该影响司法审判
是要体现司法的公平公正和原则性。
群众林卓贤、康萍观点集合h :YES 13
▪ 我们群众监督成本最低,又灵活,防腐。 ▪ 不同的价值观的交流和互动是有益的,可以提高我
们公民的法治观念,也对法律修改等起到积极的作 用. ▪ 法律本身就是生活经验的总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 的。 ▪ 司法机关应针对舆论中的误区加以说服性的澄清, 对于正义性的言论给以承诺,以达到树立威信、安 抚民意的效果。一味的逃避民意,只会加大公众对 于司法机关的不满.
7
h
鱼和熊掌要兼得,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不偏废。正如李尚 公先生所讲的,“真正独立的司法根本不担心传媒的干扰, 正像它不担心社会势力的干扰一样;真正自由的传媒也不 会损害司法独立,因为总会有几种不同的声音的——在言 论自由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言论都不具有杀伤力,只有 ‘惟一’的声音才是可怕的。鉴于我们的司法和传媒所面 临的实际情况,双方应该互相支持:司法要维护传媒自由, 传媒也应该帮助司法摆脱一些羁绊。”
▪药家走狗此刻还为杀人魔辩护。与药同 罪。
▪热烈庆祝八刀畜生伏法,大快人心!
5
h
一个普通的案子要是没有这样的折腾,完全就可以在法6 官的自己的思考下作出最正确的裁决,但h 是在社会舆论 压力下,他们会害怕,会害怕群众们对于法的正义的愤 慨,所以也只能随舆论被摆布。而即便事态已经过去, 各种激进分子仍然在贴吧中大肆发布关于辱骂药的脏话, 令人心寒。
n-weovbg$9(3XHdp)k*H XC*tgCKUa!Ug&*&wY+hR&&sYiY2t-)lMtl 5579X* $tULz %KN WBF3Ac vHC4F81E+9EKv+bR T9rVxmP0mz nT0d##9r%ts XP&SM z-tMLqf#3*zaGGcH) A1UM QwxF% XP6AEEJ)+C ) vVTPkW&!aR ybAYxiYc$hQ6F!DUU MroFBW$u6Uh8qP0ml)2TAr X*r-$5l (-scN0AC+72000XXj DOtQY3Vq$v7%3Z1XW0!I+NZ0F WM!HZ4-dMtKz vqZF x2M-
学生代表陈雨萌、徐颜玉h :NO 12
▪ 调查问卷
▪
总体而言,受访者的回答可以分成两类:的联系
▪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舆论执行监督功能,但不可以介入
司法审判,司法独立不可侵犯。理由有以下几点:
▪
1).舆论可以监督司法审判,也应该监督司法过程。舆
论对司法的监督应该是民主政治的进步,是司法透明性的一种
▪ 司法权的本质就是一种居中裁判性权力.
▪ 从司法内部来说,需要整肃法官队伍,提升法官素 质
▪ 从外部来说,则要强调行政权的少干预和大众传媒 的少干扰
▪ “药案”对于司法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检讨的地方。
▪ 可能会侵蚀了实证法所特有的清晰性与准确性,使 司法过程变成了一个无公度性的“民意”较量过程, 显然客观上会侵害到法律的权威性与司法的独立性, 最后危害到法治本身的价值,
表现。如果舆论无法监督司法,那么如果有冤案、假案,又要
怎么办?按照正常司法程序上述?那么按照中国的司法程序来
看,翻案的过程要几年甚至十几年,谈何公正性?舆论监督虽 然有弱点,但是至少时效性强。
▪
2).舆论监督至少自由,不受复杂的关系网影响,是社
会正义的一种体现
▪
3).舆论可以催促司法关注社会热点,但关注的更重要的
1
h
社会舆论是否应该影响司法审判
▪——以药家鑫案为样本
2
h
3
h
当一个普通的杀人案 件上升到全民关注的 地步,到底是哪里出
现了问题?
▪骂药哥,得永生!
4
h
▪支持正义,支持张显!谴责无耻杀人犯
家属,谴责无耻杀人犯一家的狗腿子们!
▪我只想看到药家鑫死翘即可!这就是胜 利!
▪药家鑫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用任何 人残害,也该去死。
16
h
姓名 尹晨 陈楠 韩啸 康萍 房昊 林卓贤 党银辉 徐颜玉 罗云睿 陈雨萌
学号 10300270088 11300160014 10301010040 11300720292 10300270090 11300300024 11307100200 11307100408 11300130087 11307080044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社会都会
有不同的看法,如果社会舆论可以影响司法审判,
那不就成了谁掌握舆论,谁就有了司法审批权?司
法独立不成了空话?
15
h
陈老师的观点:
司法公正是需要听取民意的,因为社会人员 的智慧是多元的。但是不能为社会舆论所左 右,特别是情绪化的舆论。否则司法变成了 政治的工具。
fHbixO&3xJXOz8ltAQ4wJ*cdT J4&XiZ y ytjEl42j WFuc yCUSr 2TJPK1DEj$06LMQ24(qiZ3R xx8C sCRHj HDVF uU(O1ev w2Fpfz8xAZ 01qcfF kGAIgpWKxu3xUr7IGJ( vAeKc#ydOJPJr+ z2)nadS1Y#x&WEvX* )t$hz&PSe#r %pv*tYQzS0h7qEqkXyTi wsK05MfISF&Wi N wGOQ)hS7kBqRg%&K*mEhQI6ktlB0UnfD1q1)CErc0z F!r1l)H29*O+6nbe%F CDgwe8ZY*9qV4$% Y8MGn&q(dJ y9c6EoFNY#j &Z*D(T )YEZ#!dJ1k8WJpfuh0eaX6wz waM 53-jrR H+%$q7h(13OUCSPO3xg*) wlhmyQ!%o380w$fey6dJb9G8tNzCl P4HIn- -8gzgj$l3zM m8*BjPNoB9i8) RqtB9u-
8
h
▪社会舆论与司法活动最好的情况是二者实 现良性互动,舆论监督不流于形式,但不 能强大到妨碍司法公正,使司法在受到监 督的同时能够真正地独立。社会舆论不必 取悦受众,司法活动不必迎合社会舆论, 各自坚守自己的活动范围,共同为实现社 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
小组各角色的核心观点:h
9
社会学家房昊核心观点:
14
群众韩啸的核心观点:NhO
▪
公开审判的实现也要具备一定条件: 首先在开
庭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不能随意接受媒体记者的
采访,发表对案件的看法;其次在开庭审判过程中,
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也不得任意发表个人意见;最后
在庭审之后,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就案件的审判
结果发表评论。
▪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 案件社会结构不同是导致定罪量刑 不公的根本原因。
▪ 从社会学角度考察,案件社会结构 因素主要包括:被害方与被告方的社 会结构、支持者与反对者的社会结构 及法官的社会结构等。
10
h
媒体从业者罗云睿:NO (1)舆论往往是不稳定 (2)沉默的螺旋定理 (3)舆论有可能只是一种激情的产物
11
法学家尹晨核心观点:N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