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精要.
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精要.
例1 牛顿说:“没有神力之助,我不知道自然界中还有什么力量竟 能促成这种横向运动。”牛顿的观点( ) A. B. C. D.违背了联系构成物质的运动和发展的观点
解析 牛顿把物质运动的根源归为神力,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 性和存在方式,牛顿的观点否认了这一点,故选B 答案 B
答案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②这种联系是人们按照实 践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起来的。
迁移训练2 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 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 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这表明(
揭
示事物各有优点,应取长补短。B选项论证的观点与之相同;
A说明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差异性;C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物,与寓言突出优点的寓意稍有差异;D体现了不能用片面
的观点看问题。答案为B。
考点三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 (1)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 联系是普遍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
➢考点梳理与突破 考点一、二 唯物辩证法
1. 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
2.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世界是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和核心。
3. (1)内涵: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 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迁移训练1 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
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得到夕阳徐徐落
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
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
B.
C.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答案 B
解析 寓言通过“丝瓜”与“南瓜”的对话,用拟人的手法
3. (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 系 (2)联系的分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 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联系。 (3)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 要意义。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 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 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存在,就必然承认事物内 部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就必然主张用普遍联系 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 存在,必然否认事物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 看问题。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运动的结果。辩证 法承认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必然承认事物的 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事 物内部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的观点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每个事物都与 它周围的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这些对 它发生影响和制约的事物就是它存在和变化的条件。 条件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功能就会不同。所以,
(2)只有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才 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我们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例如: “下雨好不好?”如果脱离一定具体条件是难以判断的。 只有把握了它的条件,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久旱逢 甘霖,是件好事;连续不断的洪水,就是一件坏事。 学习小贴士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辩证 关系的要求,它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是统一的。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 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三者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 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三个观点,但矛盾的观点是唯 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联系构成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联系是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 展。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
例2 (2010·北京)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 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 网世界吧。
如图所示,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 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 图景。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物联网实现的联系 是一种什么联系?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观点,意在考查考生把握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的能力。从 图来看,物联网是人们改变事物具体联系的表现, 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利用互
(三)学习提示 1.高考在本课的命题从命题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 也有非选择题,注重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但无论 考查的具体方式怎样,重点都主要集中在联系的普 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
2.复习备考时注意关注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如 “十二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协 调发展等。
A.①②
B.
C.①④
D.③④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 存在的。 学习小贴士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因 为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2. (1)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 以人的意志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 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学习小贴士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 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