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
1.针对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加剧,2019年,相关主管部门多措并举,综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差别化监管和财税优惠等政策合力,组合发挥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作用,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述举措体现了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当中
B.人为事物的联系受主观意识的支配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要重视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的关系
2.“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有统计显示,在人类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

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材料表明
A.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把握联系多样性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C.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立新的联系
D. 必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综合认识事物
3.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

城市绿道
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②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毛泽东说:“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处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变化不影响整体的功能
B. 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
C.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 只要充分发挥部分作用,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5.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

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

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6.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
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的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
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③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
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

消除科技创新中的
“孤岛现象”,就要
①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②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

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这一办会理念蕴含的哲理是
①园艺建造是自然生态见之于主观心灵的过程
②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为适应园艺发展需要,人应该积极改造自然
④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近几年来,上海崇明推进海上森林花岛建设,系统开展生态公益林、经济果林、生态廊道等林地建设,融合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极大地提升了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

这一做法体现了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促进事物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②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
③抓住重点,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统率引领作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事物的固有联系推进发展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十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但我国依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尊重、把握、利用好它们之间的种种客观联
系,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的一时发展。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坚决反对单纯追求GDP而严重危害资源环境的做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