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化课后习题第章化学动力学

物化课后习题第章化学动力学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 ——课后习题解答难度级别:基础★,基础2★,综合3★,综合4★,超纲5★关于作业:公式有必要牢记,但是平时作业时最好是自己动手推导出比较简单的公式,而不是直接翻书,找到公式,套公式,这样的解题方式不值得提倡。

1.(基础★)气体反应SO 2Cl 2 = SO 2 + Cl 2为一级反应。

在593K 时的k = 2.20×10-5 s -1。

求半衰期和反应2h 后分解的百分比。

解:1/25ln 20.693315002.2010t s k -===⨯(计算有点误差31507 s ), 5100ln2.21023600 1.58410c kt c x--==⨯⨯⨯=⨯- 00001 1.171611.1716100%14.65%1.17161c x x c x c c -===⨯=--,2.(基础★)镭原子蜕变成一个Rn 和一个α粒子。

它的半衰期是1622年,反应是一级。

问1g 无水溴化镭RaBr 2在10年内能放出多少Rn ?Rn 的量用0℃,标准压力下的体积(cm 3)来表示。

解:411/2ln 2/0.692/1622 4.27310k t a --===⨯,4300ln4.2731010 4.27310c kt c x--==⨯⨯=⨯-, 00 1.00428c c x∴=- 1g 无水溴化镭的物质的量为10.00259386mol =,也就是溴离子物质的量 在同一个密闭的容器中50.002591.00428 1.105100.00259x mol x-=⇒=⨯-故1g 无水溴化镭在10年内能放出在0℃,标准大气压下Rn 的体积为V = 1.105×10-5×22.4×103 = 0.248 cm 3【讨论】(1)元素周期表应该作为一个常用的工具备在身边,Ra 的原子量为226,溴的原子量为80;(2)单位是灵活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目的则是为了方便计算;(3)无水溴化镭RaBr 2不是气体?这样在浓度表达上有问题吗? 4.(基础★★)某二级反应在a = b 时,经过500s 原始物作用了20%,问原始物作用60%时须经过多少时间?*马鞍山,尹振兴,2007,zhenxingyin@解:000000.20.2(0.2)5000.8500c k c c c c ==-⨯作用60%需用的时间为000000.60.2(0.6)0.8500c kt t c c c c ==-⨯, ∴t = 000.85000.630000.40.2c c ⨯⨯=s【讨论】(1)有a = b 这样的化学反应吗?除了原子衰变/蜕变?(2)这个题目有什么实际意义?(3)建议在解题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推导二级反应的c-t 关系式,并且最好在开始就写出二级反应的c-t 公式来。

5.(综合3★)“一个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2t 1/2”这种说法对吗?反应物浓度降低75%所需时间,对(1)零级反应;(2)一级反应;(3)二级反应各为t 1/2的几倍?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半衰期是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不是一个反应进行完全的一半时间,所以一个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不可能是简单的2个半衰期的时间。

(那么推测一下,反应完全的时间是大于还是小于2t 1/2,或者不一定?)(1)零级反应:001/20.752c ct t k k==, ,∴1/2/ 1.5t t =,反应物降低75%所需的时间为其t 1/2的1.5倍;(2)一级反应:00001111ln 4ln ln ln 0.250.25c c t k c x k c k k ====- ,1/2ln 2t k=, ∴1/2/ln 4/ln 22t t ==,反应物降低75%所需时间为其t 1/2的2倍; (3)二级反应:0000110.753()0.25x t k c c x k c kc ===-,1/201t kc =,∴1/2/3t t =,反应物降低75%所需时间为其t 1/2的3倍【讨论】这道题非常好,挺有启发性,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半衰期的理解,对比三类反应的特征,下面作一个简单的归纳(建议同学们都自己动手完成): (1)零级反应:x kt =,半衰期 01/22c t k=,与起始浓度有关,且成正比; (2)一级反应:00lnc kt c x =-,半衰期 1/2ln 2t k =,与起始浓度无关; (3)二级反应:00()xkt c c x =-,半衰期 1/201t kc =,与起始浓度有关,且成反比; 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对此给出一个解释,帮助理解为什么级数不同的反应,半衰期的特征不同呢?反应的级数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 6.(基础★★)证明一级反应完成99.9%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10倍。

证: 0000111ln ln ln10000.001c c t k c x k c k ===-,1/2ln 2t k=,∴1/2/ln1000/ln 29.96610t t ==≈,∴一级反应完成99.9%所需时间为其t 1/2的10倍 【讨论】有人采用如下方法证明,大家分析是否合理——证:设原始浓度为1,则体系经过一个半衰期反应了12,经过两个半衰期反应了21122⎛⎫+ ⎪⎝⎭,依此类推,经过10个半衰期反应了2101011111110.99922221024⎛⎫⎛⎫⎛⎫+++=-=-= ⎪ ⎪ ⎪⎝⎭⎝⎭⎝⎭,也就是说经过10倍半衰期的时间,一级反应完成了99.9%,以上每步都是可以反推的,因此命题得证。

8.(基础★★)在760℃加热分解N 2O 。

当N 2O 起始压力p 0 = 38.66 kPa 时,半衰期为255s ,p 0 = 46.66 kPa 时,半衰期为212s 。

求反应级数和时p 0 = 101.3 kPa 的半衰期。

解:利用公式1200lg()lg(255212)1110.9822lg()lg(46.6638.66)t t n p p '''=+=+=+≈''', ∴反应为2级反应 ∵1/201t kc =,∴1/2001/200t c p t c p '''''=='''',∴ 01/21/2038.6625597.62101.325p t t p ''⨯'''==≈' s 【讨论】(1)通常不是分数级数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各级反应半衰期的特征来判断反应的级数。

以本题为例,我们不考虑分数级数,那么根据半衰期的特征可以直接判断是二级反应,因为t 1/2与p 0成反比关系;(2)我认为最好了解N 2O 的分解反应方程。

9.(应用★★)过氧化氢稀溶液在催化剂KI 的存在下按下式分解:2222()12KIg H O H O O −−→+25℃,101.3 kPa 下,测得不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如下表。

(1)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2)求该反应在25℃时的半衰期和速率常数。

t/min 4 84 V O2/cm 3 0 21 40.6 62.4 74.2 83.1 85.9 85.9 解:利用一级反应的公式001lnc k tc x=-,c o ∝V ∞-V o ,c o - x ∝V ∞-V t , 所以01lntV V k tV V ∞∞-=-,V o = o ,V ∞ = 85.9 cm 3,利用题目数据,t/min 4 84 V O2/cm 3 0 24 40.6 62.4 74.2 83.1 85.9 85.9 k/min -1 0.0655 0.0640 0.0648 0.0623 0.0634可以看出k 基础上为一常数,k = 0.0640 min -1,为一级反应,(2)该反应在25℃时的半衰期:1/2ln 210.83min t k== 【讨论】(1)1mol 气体,从0℃变为25℃,体积变化多少?(2)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作为实验素材;(3)本题值得研究,例如,书本就没有关于本习题的例子,怎么解?还要时间间隔怎么确定? 11.(综合应用4★)反应A B C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的数据如下: 第一次实验(p 0,A = 100kPa ,p 0,B = 0.4kPa )t/min 0 34.5 69.0 138 ∞ p c /kPa 0 0.2 0.3 0.375 0.4第二次实验(p 0,A = 400kPa ,p 0,B = 0.4kPa )t/min 0 34.5 69.0 ∞ p c /kPa 0 0.3 0.375 0.4求(1)此反应的速率方程a bC A B dp dt kp p =中的a 和b 值;(2)反应比速k 。

解:(某学生作业中的解答)由第一次实验图及数据可得:0.241000.440a ba b c A B dp kp p k dt ==⨯=① 由第二次实验图及数据可得:0.051000.45a b a bc A B dp kp p k dt ==⨯= ②②/①得,4a = 1.6667 ⇒ a = 0.3685 ≈ 0.5 ⇒ b = 1(这个过程实在是看出来其逻辑线路,似乎只是为了凑答案,这样做很不好) 故k = 0.00201 min -1·kPa -1/2解:(参考答案)首先认真分析反应的条件,p 0,A 与p 0,B 相比,可以发现两次实验p 0,A p 0,B ,因此,可以认为在反应过程中p 0,A 始终不变,作为一个常量来处理a b c A B dp kp p dt =就可以改写为bc Bdp k p dt'= 对于第一次实验,速率方程为100a bc B dp kp dt=,于是现在必须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来确定b 的值,方法就是首先观察数据的特征,然后用尝试法,试探着确定反应的级数。

首先排除是零级反应的可能性,把数据进行处理t/min 0 34.5 69.0 138 ∞ -ln(0.4-p c ) /kPa 0.916 1.609 2.303 0.375∞以-ln(0.4-p c )为纵坐标,以t 为横坐标,可得一条直线,故b = 1因此,在实验条件下,反应变为了一级反应,但是两次反应有所区别 第一次实验的速率方程为0.4ln1000.4a ckt p =-,第二次实验的速率方程为0.4ln4000.4a ckt p =-,把两组数据(34.5, 0.2)、(34.5, 0.3)分别代入上面的式子,并除,得a = 0.5所以反应的速率方程a bC A B dp dt kp p =中a = 0.5,b = 1;(2)把(34.5, 0.2)和a = 0.5,代入0.4ln1000.4a ckt p =-,得k = 0.002 kPa -1/2·min -1【讨论】(1)认真观察条件,找出特征,并做一些近似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