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2019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2016级期末联考生物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细胞液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C.组织液、血浆和淋巴D.细胞外液和消化液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氧气、血红蛋白、葡萄糖、胰岛素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D.过敏反应具有反应强烈,不易消退,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的特点3.血浆中的葡萄糖被肝细胞利用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血浆组织液C.消化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淋巴血浆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血浆C.②表示的过程与抗利尿激素有关D.该图说明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B.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兴奋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刺激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H区域受损的病人,不能听懂话B.用针刺手,人体产生疼痛觉,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C.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D.过目不忘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7.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说法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后的形成的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B.递质被突触后膜上受体识别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递质的释放不一定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D.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的8.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呆小症B.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由小肠黏膜分泌的激素D.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9.炎热的夏季,当某人从闷热的室外走进冷气十足的空调房间,耗氧量、体内酶活性、尿量、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不变、减少、增加B.增加、不变、增加、增加C.不变、减少、增加、增加D.减少、降低、增加、增加10.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也能产生热觉和冷觉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D.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一定需要下丘脑的参与1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第一、二、三道防线中均起作用B.机体自身的组织或者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C.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D.免疫系统功能包括防卫、监控和清除12.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防治艾滋病日,下列关于艾滋病说法,不正确的是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最终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B.艾滋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C.艾滋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D.人类至今不能攻克艾滋病的原因是因为人体感染HIV后,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13.下图表示枪乌贼鱼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束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14.下列关于递质、激素、酶、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因此能合成酶的细胞都能合成抗体B.递质和激素作用后都会失去活性,而酶和抗体的作用户都不会失去活性C.递质和激素都需要和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D.递质和激素的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酶和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15.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B.鲍森·詹森的实验中如果把琼脂片改为云母片也能得到一样的实验结果C.温特把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首次分离出的生长素不是来自植物,而是来自人尿1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蛋白质B.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C.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极性运输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分裂旺盛的部位17.如图所示,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整个装置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20min转一圈,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为图中的1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B.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玉米的授粉,为防止减产,可以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D.水平横放植物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与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有利于成熟C.生长素类似物比生长素的作用效果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D.与“瓜熟蒂落”有直接联系的技术是脱落酸2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C.公路上某行道树的种群密度是1株/5m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22.关于下图中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B.自然环境中也会出现类似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D.不管环境条件如何变化,种群的K值都不变23.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调查锦江50公里范围内水葫芦的种群密度时要最好用等距取样法B.调查某森林中植物的丰富度和白桦树的种群密度都可以用样方法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观察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24.如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池塘水的pH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D.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输入、传递、转化、散失B.某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可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生长发育繁殖C.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D.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后,能量和无机盐随之可被生产者利用26.如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的数值是1250J/(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乙的粪便中能量属于图中甲的同化量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7.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循环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只有光合作用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C.生物群落中的碳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自然环境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2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中,一只狐狸捕食了一只兔,该兔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了狐狸体内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又体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C.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乌鸦的种群密度时,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会导致实验所得数据比实际值偏小2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落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甲乙两种群间关系表现为甲捕食乙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D.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分解者的生物数量的增加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兰草的艺术价值属于直接价值31.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B.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C.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是单向的32.下图中甲、乙是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两种常见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丙方式中信号分子没有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丁方式中信号分子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甲状腺激素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并且乙图的调节比甲图更准确、更迅速D.若甲图表示体液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到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33.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高,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C.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和①②⑤来维持体温恒定D.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是促进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34.如下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②是肝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B.④是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若②是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D.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④处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35.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在“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特异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