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详解
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90后的一些典型特点:
1.在中国教育制度下不近视很难 2.喜欢QQ不喜欢MSN 3.讨厌父母把自己和别人比较 4.视周总理周杰伦为偶像 5.对动漫情有独钟 6.忠于原味 7.不能保证每天刷两次牙 8.吃饭听的最多的是“手要捧着碗” 9.每星期五好好计划这个周末,但 很难龙战队奥特曼必看过 14.在众人面前下过狂言 15.地理历史盲 16.会用火星文 17.爱剥皮 18.我很重要 19.要么振动要么铃声很怪 20.喜欢一个人在家 21.爱去小店淘宝 22.爱笑话 23.经常早饭中饭并在一起吃 24.对语文课文不满意 25.喜欢just do it 26.每天家-学校-家,三点一线 27.报喜不报忧 28.不看新闻爱看报纸,对重大 事件表示震惊 29.桌肚里总有一本课外书,没 事儿偷着乐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你有亚健康状态吗?
大学生亚健康的表现:
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 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 随,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 惧失败。(问问你自己,你有吗?)
要防止过早地出现亚健康现象,就要尽早开 始预防,从今天开始行动,为自己的健康 “买保险”,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 饮食,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保持适当的休 息,经常锻炼身体,并注重身心调节,保持 乐观情绪。
1、认识健康
传统观念认为:
无病即健康
什么 是健康呢?
心身医学的格言:“人有病, 不应理解只是仅仅发生在细胞 或器官上,而是发生在人的身 上。”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
“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 弱的状态。”这是对健康更为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因为它不仅对人类的 健康状态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
1、认识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修改了健康的概念, 增加了道德健康。
身体发育情况(如生理疾病或缺陷等) 心理发展状况(是否有心理疾病等) 社会适应程度(是否有正确的人生目标等) 道德文明水准(道德行为状况等)
1、认识健康
•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 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 人的生理健康。 •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 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 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三、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患 病的国王更幸福。”
—— 哲学家叔本华
(一)健康观的新内涵
1 0 0 0 0 0
健 康
...... 等 等Fra bibliotek财 富
地 位
家 庭
事 业
美 丽
没有了“1”,赢得再多又如何呢!
(一)健康观的新内涵
•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身体健壮,没有 疾病就是健康,不难发现,这种诠释 更多的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仅仅 停留在躯体健康的层面。 • 然而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明,心理的、 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 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及其特征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来自他们的学 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来自良好心理素质 和人际关系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
1、心理健康的概念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 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 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 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 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2、体验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健康定义的同时,也给出了健康的十条具体标准:
健康 10大标准
反应敏锐,眼睛明亮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非健康 之间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不 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 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从 生理学角度来讲,就是人体各器官功能 稳定性失调尚未引起器质性损伤。
2、界定心理健康的原则
在心理学中,确定个体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有 三条重要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即一个人的所 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有无 明显的差异。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即人的心理活动中认 识、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 一致。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即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 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 相对稳定,行为表现出一贯性。 如果一个人在上述原则中,都表现得协调一致, 那么,可以断定他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知识链接
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心身疾病种类
哮喘 结肠炎
人 格 特 征
过分依赖、幼稚、希望被人照顾,对别人、对自己在情感上都 是模棱两可的 听话、带有强迫性、抑郁、心情矛盾、吝啬
心脏病
荨麻疹 高血压 偏头痛 溃疡病
忙碌、好胜、争强、争躁、善于把握环境
渴望得到情感、有罪恶感、自我惩罚 好高骛远、愤怒被压抑、听话 追求尽善尽美、死板、争胜、嫉妒 依赖、敌意被压抑、感情受挫折、雄心勃勃、有魄力
关于心理健康的小结
•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 挥其身心的潜能; •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 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 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 从消极层面看,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障碍和疾病,这是心理健 康的起码标准; • 从积极层面看,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 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内涵,它意味着不仅要减少一切不健康的心理 倾向,更要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 从较普遍的观点看,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 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