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_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1章_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7、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 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
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
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 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 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 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 E激励:重新建立人际交往的信心;吸取经验 教训。
如何做到:

学会乐观 学会放弃 学会通达
活动体验
自我观察与他人观察的比较 想想做做 1、想想:自己来到大学后的心态 2、想想:围绕心理健康宗旨,自己需要哪些帮助 3、做做:以小组为单位,抢说学习方法,每个同学说出一种,大家掌 声鼓励 4、做做:做一名志愿者,在校园开始实践,1个月拿出1小时的实践就 可以,坚持走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理在变化 5、做做:让学院小道的上空回荡自己的朗朗读书声,每天坚持多上半 小时仔细,多看半小时专业课数目等。你会发现,努力实践,不论 在哪个方面,使自己产生和享受高峰体验。

A不愉快事件:好朋友“出卖”了自己 B不合理信念:为什么我最好的朋友出卖了我呢?为什么我 总是遇到这样倒霉的事情呢?世间还有值得信赖的人吗?这 是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不可能有人会真诚待人。我不再相 信任何人了。

C后果:不想再与人真诚交往了;情绪压抑,做任何事都提 不起精神。
• D辩论:①以一个好朋友出卖我来衡量这个社 会是否有真诚是片面的; • ②我为什么不去找她沟通,弄清事实真相, 再做判断呢?如果好朋友是情非得以,或是 无意伤害我的,那我宽容的对待她,也许我 们可以继续做好朋友;即使出卖是真的,那 也不是我的错误,我为什么要用别人的错误 来惩罚我自己呢? • ③我现在抱怨和郁闷有什么用?错的不是我, 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心地是善良的,我的其他 朋友对我不是挺真诚的吗?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 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作恰当的评价,不苛求自 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生活的 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对自己基本感到满意,心理相对平衡。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8、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个人的所 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
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
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 己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 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4、生活平衡积极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5、社会适应正常
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能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善于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环境中,个体与
客观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能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
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 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 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9、心身特征一致 现阶段: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 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注意事项

(一)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二)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 心理状态。 (三)—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 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四)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飞扬青春:大学生的幸福人生
本章节学习重点

掌握健康、心理健康和幸福之间的关系 了解心理健康九大标准 能够利用积极心理学知识,正确认识和面对 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1.健康的内涵
传统观点认为:健康是指 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 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 1946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 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
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 态。”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
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条件和保证。一 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 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 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 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讨论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不健康 幸福是什么?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 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 与学习活动。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6、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
开朗、满意等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免不了因挫折 和不幸产生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 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 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 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 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 充满理解、同情、尊重、关心和帮助,有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 并能在其中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精神疾患


(一)生活适应问题 (二)学业问题 (三)情绪问题 (四)人际关系问题 (五)情感问题 (六)性教育问题 (七)特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八)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疾患
• 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有消极和积极之 分 • 消极思维者,对事情永远都能找到消极的解 释 • 积极思维者,对事物永远能够找到积极的解 释,寻找积极的解决办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