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

四、优秀教师应当成为一名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教师应当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教育责任,教育目标,教育追求。

1、知识分子的平民情怀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给那些因贫困、失亲学生以温暖和关爱,要爱学生如自己孩子一样。

2、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受儒家思想影响和启示,我们大部分教师向来具有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绝不枉法贪财,强调自己的人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但这一点也是我们教师致命弱点,也是社会上大部分人看不起教师的地方,才有“书呆子”、“臭老九”等不雅之号。

3、知识分子的骨气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中国几千年文明社会能延绵不绝,依赖着的三大支柱,一是政治和政权力量。

二是财富的力量。

第三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的不偏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力量。

”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向来具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和蔑视权贵,捍卫真理和正义的高尚人格。

这一点也是我们大部分教师不能迎合权贵和适应复杂社会的软肋,也是地位低下的原因之一,悲哉!4、教师是天职教师的职业应当是天底下最为令人敬畏和仰望的职业,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使命感,要把真理告诉学生。

教师的生存方式应当是事业型和智慧型的,而不是世俗的、庸俗的、无聊的、甚至是愚蠢的荒唐的,教师的学问是“坐”出来的。

然而今天的教师显得比较浮躁(我认为目前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显得比较浮躁),如果大家能集中一起坐下来,静下心来研究教材,琢磨教法,交流工作或沉浸书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做学问,不求短时问成效,但时间长了定会有所成就,收获硕果。

二、我为中国教育流泪我经常反思今天我们的教育,我国的现今基础教育多许有令人心痛的地方,我们江苏省高考模式之离奇,徐州市中考模式之荒诞,等等都令我反思。

1、应试教育之痛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学生为分数而读书,教师为分数而教书,校长为分数而累。

学生作业多,沉溺于题海中,导致应当阅读的书目、经典作品却越来越少,学生几乎成了机器般的考生,学生几年学下来的东西,一辈子能用得上的很少。

如学生从幼儿就开始学英语,小学学,初中学,高中学,大学学,到头来与老外对话还是听不懂,想想看效率多低啊。

目前应试教育对学生来讲是人格的摧残,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日益弱化,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只能出现在文字上和试卷上,而很难铭刻于现代青少年心灵之中,精神世界。

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许多地方,许多学校,学生早晨5:40到校,晚上10点后才下自习,白天8节课,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星期六、星期日还要补课等等。

可以说应试教育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已经到了摧残学生、教师、校长,甚至危害国家民族的地步,令人扼腕叹息,回天无力。

2、高考制度之痛高考作为基础教育检验的手段之一,没有解决基础教育良好导向的根本问题,却成了一卷定终身,导致不少学生因没考好而选择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自己人生,多可惜啊!多痛心啊!(2013年四川就出现此事,一位女生离三本差六分,就喝农药、割腕自杀!这样事例很多,血的教训,值得我们去深思。

)我们江苏高考模式变换之快,高考模式之离奇,教材五花八门,教学内容之古板、深奥,令我们老师当局者迷而旁观者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清,这是江苏教师和学子的悲哀,这更是社会的悲哀!三、反思我们的人文失落相对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社会确实有了长足进步,物质确实丰富了,但不可否认,精神的贫乏也随之而生。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追着信息走;赶着钟点走;跟着时尚走;望着高处走(都没错),但是一路前进一路丢失。

丢失了单纯,丢失了天真,丢失了快乐,甚至丢失了爱心,好多人生活中没有意思,诗意荡然无存,情感逐渐淡漠,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知识和知识分子再也不是人们尊敬的对象,相反人们崇拜的对象是歌星、明星、房地产大亨、官二代、富二代、某某当官者等等。

1、教育改革必须从打假开始人文失落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信用危机。

反映在学校和教育上就是假的东西太多,即假教育、伪教育、反教育现象太多,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从教育打假开始。

应试教育逼着学生抄作业和考试作弊,形式主义的各种验收检查,逼着学校弄虚作假,用材料应付过关。

据说为了以假乱真,有的学校在新做的材料上洒茶水然后用微波炉烘干做旧。

中国近年来出现的三氯氰胺、孔雀绿、苏丹红、地板黄、注水肉、瘦肉精、齐二药、假酒、假烟、假药、各种假货、山寨产品、毒生姜、问题羊肉等等充斥着市场,即是信用危机的表现。

2、弊端源于政绩二字人文失落的表现之一是功利主义盛行。

教育上的许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几十年来中国教育中国家功利色彩太浓,变态的应试教育,恶劣的师生关系,源于功利主义的不良社会风尚。

中、高考前学生及家长不在学业功课上下工夫,反而烧香、求签、拜佛——荒唐可笑、无知吧。

(2013年北京高考前就出现该现象。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一句名言:“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说得非常好,这是追求科学真理和科学创新的至理名言。

这句话里包含着科学应有的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精神,更有一种为真理献身,坚持不懈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决心。

这才是知识分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应当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

可惜现在教育是到过来了,只问功利,不管是非。

也可以说中国教育的一切弊端都源于“政绩”二字,也可以将“政绩”二字改为“功利”一词(如湖北某地为高考状元雕塑像等,就是典型的功利表现。

)。

如江苏高考模式变化之快,就是一些领导人在追求功利,简单认为与过去不一样,就是改革,就是创新,就是“政绩”,岂不知那才是无知。

不管怎么说现行的教育体制及升学制度以及不良社会风气在摧残着我们的教育,让我们从事教育的人伤心至极。

3、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作者高万祥老师认为“文化”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人的生存方式。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追求因该是让全校师生在学校学习的更好,工作得更好,活得更好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

“人文”就是人心,“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包括人的爱国之心,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的教育等。

爱心善良之心,同情之心,这些都是人性中最美好最核心的内容,是文明社会得以维系和延绵的精神乳汁和精神支柱。

胡适先生说过:“教育的失败正因为我们今日还不曾有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中国就坏在虚伪的教育培养了虚伪的学生。

”今天的校园就是明天的社会,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爱心教育,善良教育,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我们应当把学校办成“蓝天下的学校,纯净的学校。

”也许我们做不了名师,或者优秀教师,只要我们按照这九件事的提示去践行,至少可以做快乐的教师,至少可以做合格的教师。

备注: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主要内容是:第一课:读书修身1、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

2、《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学生实用学习方法》《发现母亲》《走进心灵》《爱心与教育》《爱的教育》《重塑生命》《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仁爱一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和教师的谈话》《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在日记中成长》。

3、学《论语》“泛爱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百内自省也”“不患无们,患所以立”“观过,斯知仁矣”“克己复礼”“克念作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慎终追远”。

4、周国平的书,哲学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哲理散文《守望的距离》《智性时光》《爱与孤独》《朝圣的心路》《经典的理由》《善良·丰富·高贵》;文学性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

“哲学与人生不可须臾分,探求人生意义成了哲学唯一的使命”“智慧使人对苦难更清醒也更敏感。

智慧使人痛苦。

一个智者往往对常人所不知道的苦难也睁着眼睛。

5、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人类精神的高地。

6、解读帕夫雷什中学“培养真正的人”的伟大教育实践,应抓住以下要点——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

”——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

“真正的精神力量则表现在人的善良、敏锐和宽宏大量上。

只有善良、宽宏大量才能使人成为坚强的人。

”——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

“信仰神圣的东西,信仰理想,这是精神的刚毅、勇敢、不屈不挠、生活充实、真正幸福的根源之一。

”——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教会儿童去爱,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

”——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

——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

——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做一个知道羞耻的人。

——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7、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克思、苏霍姆林斯基、孔子、陶行之、鲁迅、蔡元培。

8、苏霍姆林斯基、陶行之、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9、《仁爱一生》《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张伯苓传》《马寅初传》《陈嘉庚传》《夏丐尊传》《陈布雷传》《往事并不如烟》10、《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朗读者》11、爱因斯坦:用专来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第二课:自我反思1、像哲学家仰望天空,教徒仰望教堂一样,教师应该时时在心里仰望自己这个神圣天职的星空。

2、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包括爱国心,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追求,应该是让全校师生在你这所学校学习得更好,工作得更好,活得更好,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

第三课:教育科研1、一个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最大的区别应该是有没有科研的追求和能力。

2、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应该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十分灿烂的阳光大道。

3、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4、南开中学门口张伯苓请严范孙手书的40字诤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5、南开中学的校友:周恩来、唐明照、孙孚凌、屈武、万国权、吴国桢、吴大猷、朱光亚、袁家骝、黄家泗、梅贻琦、王大中、吴敬琏、吴防平、老舍、曹禺、范文澜、黄宗江、王辛迪、韦君宜、端木蕻良、熊十力、靳以、黄裳、何其芳、金焰、查良铮、吴小如、张中行、张澎春、沈湘、罗常培、赵景深、王昆仑、许国璋、周汝昌、资华筠、姜立夫、袁复礼、杨石先、马千里、叶公超、黄宗英。

6、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教授领衔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演讲口才训练、聆听窗外声音、构筑理想课堂、构建数码社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