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模具料带设计检讨表
料带设计检图规范
1 产品图是否为最新产品图(最新版本号为: 2 3D产品图与2D产品图是否吻合 3 2D产品图的公差是否有放置 4 产品有字印的是否在料带里面刻印出来 )
是
否
备注
检图必备条件:2D产品图;冲床资料;客户标准;主管进行审核签字;审核无法按要求勾选时必须备注,勾选否也需备注;2次检图必须有上 次的检图规范表格进行参照。以上条件除客户原因外缺少的不做评审安排 √
料带与客户资料检查 工艺要求 料带使结构可行性性检查 图面与其他
5 废料是否可以按客户冲床指定区域掉落 6 料带是否已放置在所绘制的客户冲床内(需提供前视图和俯视图) 7 客户的冲床是否有产品传送带,是否有绘制 8 是否有接刀口要求,无要求是否按内部标准设计 9 客户是否要求提供成型可行性分析 料带的最小搭边值:前( MM)后( MM)左右之间( MM) %)是否最大化 ) %) MM) MM) ) MM) MM) 冲床上滑块调节行程( 送料器调节行程 装模高度 ( ( 10 是否有料宽和步距要求。现有设计是否能够满足 材料利用率为( 11 客户是否有指定的误检方式,有无要求时的方式为: 12 冲床吨位( 13 冲床闭合高度( 14 冲床送料高度( 15 冲床送料方向: T) 设计冲裁力( MM) MM) T) ( 设计闭模高度( 设计送料高度( 料带送料方向:
料带补充说明:
检讨参与人员:
审核:
批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大冲裁力为冲床吨位的80% 现有比例为(
1 单边带料时是否做工艺带料从而使送料顺畅 2 料带双边带料时延伸系带是否不会变形到影响送料和抬料板的上插针孔 3 相对于材料薄且较长的料带是否有做加工艺筋来使料带更有强度 4 有工艺难点的工序前面是否有备2个以上的工艺方案来预防 5 有单边成形的工序是否有做工艺折弯来减少侧向力 6 产品是否需要做成型可行性分析,是否有做 7 折弯工序和成形工序是否需要放回弹是否有标示出来 8 折弯工序和成形工序需要挤R的是否有指示出来(挤R面为非基准面) 9 料带的冲孔工序是否为最后的工作工序 10 所有冲孔是否一次性完成(重要孔必须在一起冲) 11 是否可以调整刀口顺序从而减少步距 初始线的绘制是否可以满足以下几点要求:a.在2次送料时可以保证有连个插针在对 1 料带进行定位;b.可以保证在切边的过程中不会有废料留在模面上;c.厚材不存在 冲半个孔;d.成型不会单向受力;e.切边不会单边切。 优先顺序a>b>c>d>e 2 带料面是否为产品基准面,不是产品基准面时料带是否可以稳定的生产产品(注明理由) 3 刀口的分布是否可以满足下模刀口,抬料板,脱料板的强度 4 废料尺寸最大不超过300MM 5 插针的位置是否可以满足送料的顺畅和顶针的合理排布 6 双边带料时S形带料是否可以保证抬料板上插针孔的位置和送料顺畅 7 向上成形工站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分布脱料板 8 向下翻边或单边成形否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靠刀设计 9 所有斜楔装置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设计 10 是否有足够的空步来满足结构的设计 11 是否有绘制出产品的掉落方向 12 产品漏斗是否有绘制是否最大角度的保证掉料顺畅 13 一出多样件时是否有标示使零件可以区分出来 14 掉落镜像件是否漏斗已分开掉落,废料和产品是否不会在一起掉落 1 每一站的成型力以及所需压料力时候有标示出来 2 每一站的工序名称和工作部位是否有很清晰的表达 3 图框信息是否完整 4 客户无接刀口要求的是否有做接刀口要望 5 客户没指明冲压方向的是否有做毛刺方向要望 6 有工艺难点无法把握时是否需要跟客户做要望,是否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