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运行情况小结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运行情况小结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10年度办学报告2011年3月20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自2006年获得教育部许可,批准设立已有四年多的时间。

在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中外办学双方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学院在教学和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展顺利,教学安排和管理日趋完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教学和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各项新的发展计划正在逐步落实,由于办学规范,教学管理具有特色,学院已经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

一、学院的日常管理机制运行正常中英国际学院作为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学院管理委员会主席由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担任,管理委员会中由中方占五席理事位置,外方占四席位置。

学院院长为陈斌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分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

从2009年开始学院聘请了国际化高等教育专家Ian Gow 教授担任中英国际学院的执行校长,负责学院的日常运行,直接对管理委员会负责。

学院每周举行例行的行政会议,讨论决定日常的教学、管理与发展等各项事宜。

从2006年开始,学院坚持每年召开两次管理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审计学院运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效果同时讨论关于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0年的两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12月17日召开。

附件一:中英国际学院理事会日程与会议纪要二、学院引进教育资源和日常教学管理1、引进英国合作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进展顺利。

学院2010年初组织向教育部申报新增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并于8月底正式获得批准。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是中英学院九个英国合作大学中在各项国际大学排名榜上名列前茅的大学。

它在泰晤士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全世界顶级大学排名榜上都比国内其他两所合作办学机构的英国合作大学排名靠前,这一申报成功体现中英学院的办学层次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学院还积极协商引进其他英国大学的优质专业比如利兹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布拉德福德大学的会计与金融专业、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国际接待管理以及索尔福德大学的传媒管理等本科专业及硕士专业。

2010年学院接待了来自谢菲尔德大学、塞尔福德大学和哈德斯菲尔德等大学的校长,在会谈中各方对举办合作科研中心等项目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2、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逐步推进。

学院从一开始就坚持采用全外籍教师、全英语教学和小班上课的教学模式。

尽管办学成本很高,但实际办学效果,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特别在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沟通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中英国际学院已建立学术英语(EAP)教学中心与数学部两个大一、大二教学部门,以及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两大专业学院,下设财务与金融系、商务与经济系、会展管理系、电子电气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学院按专业学科和管理职责专门配置了相关教学秘书,并任命两位资深教学管理人员分别负责大一、大二与大三、大四的日常教学运行,领导各院系负责人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

此外,学院专门任命一位负责行政事务的中方高层管理人员,与上海理工大学进行日常沟通,并负责管理双学位相关教务事宜。

学院在编制学生教学培养计划,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聘任老师,监督日常教学方面加强了管理作用。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和教务管理会议,严格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特别强调课堂纪律管理。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专门组织了定期的考勤纪律会议,对缺课严重且经过几次教育不改进的学生,会给予劝退。

2010年3月到6月共安排了120名读双学位的学生到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和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交换学习一个学期,在国内所有合作办学项目中也是个有意义尝试。

2011年会有120名学生去英国合作大学做同样的交换学习。

2010年学院组织会展经济与管理(中英合作)新专业参加上海市教委评估检查,获得通过。

新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中英合作))通过了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两次评估检查,获得了好评。

专家组的评审意见提到“该专业国际化特色鲜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视野得到显著提高”。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通过该新专业评审的正式文件已经下达。

在此之前,该专业也通过了英方授位大学组织进行的三次教学质量评估。

这一成果表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受到外方与上海市同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三、师资队伍建设日臻完善中英国际学院目前聘有全职外籍教师和管理人员90名,全部是通过全球招聘和合作外国大学推荐的。

所有外籍教师的资质得到外方合作大学的认可。

中英国际学院历年教职员工数表一:中英国际学院历年教职员工数中英国际学院全职外籍教师国籍分布表表二:外籍教师国籍来源SBC现在的外籍教师,从教于7个学术部门。

此外,目前所有大四年级的讲座课程都由相应英国授位大学短期派遣至SBC的讲师任课,辅导课程由SBC教师教授;大部分大三年级的讲座课程也由英国授位大学讲师任课。

上海理工大学学位部分的课程则由其本校教师进行授课。

SBC学术英语教学中心(CEAP)共有29名学术英语教师。

所有教师均至少获有专业学术英语教学资格CELTA或其他同等资质,大多数教师获有DELTA 或更高的教学资质。

四、学院的招生与就业情况1、学院的招生情况。

学院在校人数按教学年平均人数2010/11年为1588人。

由于学生人数变动较大(主要是中途出国转学的学生较多),这一人数基本符合招生规模的规定要求。

目前的在校生中,攻读上海理工大学与英国大学双学位的学生占27%;攻读英国学位的学生占70%,国际留学生47名占3%。

在学院自主招收的攻读英国学位的学生中,达到高考一本、二本线的学生为34%;达到高考三本线的学生为35%,在大专线前端的学生为26%,生源质量逐年上升。

学院计划在计划内学生收费适当提高以后,将逐步增加读双学位学生人数,同时抬高自主招生学生层次到三本以上。

表三:中英国际学院自主招生生源素质情况表2、学生毕业就业情况。

中英国际学院到2011年夏季将有116名学生面临在国内毕业。

学生的职业培训一直是中英国际学院的一个管理特色。

对学生的职业培训教育从一进校就开始,贯穿于整个四年学习过程。

从目前调查的学生就业情况看还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到2011年2月底,在116名毕业生中已经有44名学生确定读研,并有42人拿到了英国等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仅有2人在等回复。

在准备就业的69名学生中有39人拿到就业合同另有30人参加了面试,目前还在等待。

在已经确定的就业意向中,学生所得到的单位,无论是读研的学校还是就业的单位及毕业生起薪都要远远好于社会平均水平。

中英学院2011届学生就业情况分析表四:2011届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数据时间截止到2011年2月底)中英学院2011届毕业生起薪水平分析(数据信息来源:2010中智人力资源市场报告)表五:2011届毕业生起薪统计分析(数据时间截止到2011年2月2011届中英国际学院工科学生申请硕士录取学校名单表六:2011届工科学生读研的录取英国大学名单会展学生申请英国大学硕士录取学校名单表七:2011届会展学生读研的录取英国大学名单五、中英国际学院财务情况中英国际学院在财务上完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国立大学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学院的各项收费均通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申报批准或备案。

学院的各项日常开支均有预算控制,即在通过管理委员会预算审核后,按上海理工大学的财务管理制度,由财务处监督核准报销。

学院在开办初期曾经吸收了上海楷博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不要求回报的一次性投入人民币2000万元。

上海楷博作为学院管理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在宏观上参与学院的决策咨询并为学院在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学生签证服务等各方面提供相关帮助。

学院的日常运行主要依靠上海理工大学的支持和自身学费收入。

学院运行四年来财务上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附件二:中英国际学院财务预算表六、中英国际学院对上海理工大学国际化的贡献(一)、SBC在学术领域的积极作用1.教学方面●SBC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军工路校区提供学分课程,且实行全英文授课。

这不仅有益于中国学生,同时也有益于在上理工就读的外国留学生。

(最初的一些课程根据英方大学教学大纲设定,均与商务专业相关)●目前,由上理工其他合作院校派送过来的国际交换生,已开始在SBC校园进行学习。

因此,上理工可以免去开设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英语语言课,同时也可让其本校学生(非SBC去英国的学生)借此机会参加上理工与各国外合作院校的交换项目,而无需支付额外学费。

●上海理工大学的教师们,现在也正在参与英国大学的课程(如会展管理),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EMI)领域及英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积累宝贵经验。

●对于出任上海理工大学英国文化中心主席和代理主任的提议,SBC执行校长也已欣然接受,目的是向上理工的学生和教师提供重要教学资源。

●通过上理工高考招生进入SBC学习的学生,只需支付相当于去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25%的学费,就可获得英国大学的学位。

SBC的教学特点与其他任何中外单方合作的高等院校相比,SBC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种类范围还是教学方法,都要丰富很多。

此外,对于上理工来说,在开发其自身学术英语(EAP)课程、利用英语开设EMI课程与引进西方教学方法及其质量保障体系方面,以及发展运用各类教学技术进行课程开发,并运用EMI进行专业授课、学习方法拓展等诸多方面,这些专业课程便很好地成为上海理工大学(以及上海市教委、教育部下属院校)的教学试验。

∙SBC大一所教授的课程,已经在国际上实施了二十多年,并且是由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NCUK)的学术教师专门设计。

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原先接收中式教学的学生,在语言上和学术上作好攻读英国大学学位的准备。

∙SBC大二的课程,被九所英国大学共同认可,相当于其在英国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为学生接下去学习大三(即英国大学的大二)课程打下基础。

这一年的课程,也为上海理工大学提供了很好的试验经验。

SBC的大三和大四,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的四所合作大学提供了及其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且均接受英国质量保障机构(QAA)的审核监督。

所有的这些课程也都可供上海理工大学与中国其他大学学习借鉴。

(最终九所大学全部都会在SBC开设专业课程,但目前只有包括谢菲尔德大学之内的四所。

)∙SBC所有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程,由英国本校派遣教师到SBC进行授课。

因此,与其他同类院校相比,在SBC上课的英国本部教师的人数,要多很多。

同时,SBC本身也拥有诸多外教,且都由经英方大学批准,。

此外,SBC的外教还带领学生,被派往英国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从而使他们对英国本部的教学环境及学位课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2.研究方面∙SBC已计划成立一个中英大学中心,为各英方合作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以及SBC的教师提供研究场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