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28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子曰:“岁寒,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论语子罕》)(1分)(2)纷纷暮雪下辕门,口口口口口口口。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3)《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
(4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C.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一5题。
人生需要用一颗善感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
因为人生如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
欣赏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份美好。
落月晚霞需要去欣赏,霜林秋叶需要去欣赏,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去欣赏,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互相欣赏。
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则是一种不幸与悲哀。
欣赏别人的潇洒tìtǎng( ) ,进而提高自己的风度;欣赏别人的高谈阔论,进而提高自己的口才;欣赏别人的作品,进而tuòkuān ()自己的视野;,。
所以欣赏是一种提高,是一种互补,是提升自身修养的最佳捷径。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tìtǎng( ) tuòkuān()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2分)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3分)欣赏忙碌美好视野提高高谈阔论按要求完成第6-8题。
(7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省体操运动员杨依琳所在的体操女团登上颠峰首夺奥运桂冠,杨依琳家乡的父老乡亲准备为此举行一次庆祝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6、请你代表杨依琳家乡的父老乡亲说一段祝贺的话。
(30字以内)(3分)7、请为这次活动的具体安排提出两条建议。
(2分)8、如果你是杨依琳,当记者问你夺冠的感想时,你会说些什么?(2分)二、阅读(4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一23题。
(一)课内文言文(8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0、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1、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
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3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把“绿色”穿在身上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
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为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的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
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
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
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
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
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
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
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
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
设计师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
如瑞典籍年轻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栽;美国韦尔曼公司的戴尔斯泊格公司的科技人民,利用回收的用聚酯饮料瓶制成绒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氯乙烯化纤绒的套衣,因色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
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
环保服装对服装上所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色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性等都有明确规定。
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料;纺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声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观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
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
12.阅读第②②段,写出环保服装发展的三个阶段。
(3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3.环保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什么是环保服装?(2分)1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找出其中一种来进行分析。
(2分)15.简要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只有”的表达作用。
(2分)16.说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的主要意思。
(2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毕淑敏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
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只能伸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
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
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
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
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
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
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
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大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
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
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
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
树回帮助人的,在饥谨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
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
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
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
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
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
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
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
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
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
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
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
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
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17.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
(3分)18.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分)19.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3分)20.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小草不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主旨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