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语文试题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2008年荔湾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题(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密封线处。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卷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fēn 分.开区分.分.外妖娆ǐng 省.亲节省.反躬自省.C. tiǎo 挑.战挑.衅挑.拨离间ì经济.济.南同舟共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栩栩如生大事渲染甜言密语B. 发奋图强委曲求全矫揉造作C. 耳闻目睹不止下问漠不关心D. 融会贯通明察秋豪明辨是非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报纸开设嘉宾在线,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或热点新闻人物网站,开拓办报思路,增强可读性,切实为读者办实事。
②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守法小公民,华洋小学开展了“从小树立观念,争当知法、守法”小公民的主题活动。
③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A.作客法治误解 B. 作客法制曲解C.做客法治曲解D. 做客法制误解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连贯、最通顺的一项是(3分)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决不辜负生命,决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
A.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悲,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B.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我都愿意为它奋斗,遇福遇祸,或喜或悲,勇敢地活下去。
C. 或喜或悲,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遇福遇祸,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
D.遇福遇祸,或喜或悲,我都愿意为它奋斗,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勇敢地活下去。
5. 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3分)星期一下午,①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我为奥运添光彩”的演讲。
活动中,同学们踊跃上台演讲。
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②气氛非常热烈得很。
特别是文娱委员的演讲,声情并茂,精彩纷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
③通过这次演讲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6.按要求作答(4分)(1)据气象台预测,你所在的区域中考期间天气晴转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中员,请你对参加升学考试的同学说几句表示关心的提示语。
(2)请仿照下面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二、(2小题,15分)7. 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错误的两项是(4分)A.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C.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
E.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F.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蒹葭苍苍,。
(《蒹葭》)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⑥,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
第7小题加分累加不超过10分。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综观我国古代着名诗文,很多诗篇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年老仍致力于国家统一的曹操以“,志在千里;,壮心不已”表其雄心;“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李白政治上遭受坎坷之后表现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予独爱莲之,”生动形象地体现周敦颐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和坚贞操守。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5分)①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②故.渔者歌曰。
(《三峡》)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佁⑤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9-11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复前行,欲穷其.林见渔人,乃.大惊A.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乃.不知有汉便舍.船,从口入寻.向所志,遂迷C.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未果,寻.病终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1.《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学过的课文里还有很多同样寄寓着作者的社会理想的,请再举一例。
(3分)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第一、二句中,诗人运用哪些词来修饰、烘托、映衬“离愁”(2分)(2)“落红”的意思是什么在诗中喻指什么结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境,展开联想,你认为“落红”还可喻指什么并简要地说说你的理由(4分)。
四、(9小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4题。
①人类开发太空,首先是发现大气层中有几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像是一个“回音壁”,这就推动了无线电通讯和无线电广播的发展。
现在各国把人造卫星发射到稠密大气层上,可以直接探测太空环境本身,或者进行天文观测,还可以飞向其他星球和月球。
人造卫星还可用来为地面服务,一些卫星可用作气象监视台、导航台、军事侦察台、军事警戒哨、地球资源观测台(还可用于监视地面上农作物生长、水文、地震、火山活动等),一些卫星可用作电视转播台、电信中继站、各种无尘工厂、无重力手术室、太阳能发电站、宇宙航行转运站。
当把这些军用和民用工业部门都搬入太空,那时,太空将成为一个新的大建筑工地。
②这样一来,世界各国都很注意太空环境变化对地面,尤其是对人造卫星的破坏和影响。
现在注意的各种空间环境影响,主要是由太阳引起的。
当太阳出现耀斑,喷射出大量有害的辐射时,就会对地面上造成影响。
如太阳的粒子辐射流引起磁层变化和环电流产生,导致地磁场的大变化,称为磁暴。
而磁暴会使地面上电力传输线中感应出大的电流,造成过载和烧毁部件。
磁暴也会对长途有线电信带来干扰和破坏,影响航空磁法探矿和地震的地磁测量。
甚至有人研究磁暴会影响到某些生物的飞行——这些生物是以磁罗盘来测定方位的。
有人统计过,磁暴期间,心血管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增加。
还有人统计过太阳宁静时期和长期干旱的关系。
当太阳粒子流沉降到南北极上空,引起大气发出瑰丽的极光,会使这里的雷达增加噪声而带来干扰。
若太阳粒子流进一步沉降到平流层,而与正在极区高空飞行的民航班机相遇,则乘客将受到放射性的伤害。
13. 文中第①段中的“回音壁”是指(3分)A. 大气层B. 电离层C.无线电波D.无线电波的反射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空将成为一个新的大建筑工地”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未来人类将会在太空兴建大量建筑物,表明人类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进步。
B. “这样一来,世界各国都很注意到太空环境变化对地面”中的“这样”指的是人类对太空的开发引发起太空环境的变化。
C.文中第②段讲述的是空间环境变化对人类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而现在人类能发现的各种空间环境影响,主要是由太阳引起的。
D.磁暴对人类的影响很大,它影响长途有线电信、航空磁法探矿及地震的地磁测量等,甚至会增加心血管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阅读《谈生命》选段,回答15-16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15.“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句中的“一切”指什么(3分)16.选段中作者用一江春水东流入海来比喻什么选段中你觉得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是如何认识的(7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