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如图,D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BE=AC=3cm,求线段DE的长.
2.已知线段AB=9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请你画出图形,并计算线段AC的长.
3.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点D是AC的中点,若BC=6cm,BD=10cm,求线段AB的长度.4.如图所示,P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BP=6,求线段MN的长.5.如图,A,B是直线a上两点,且AB=5cm.若在直线a上取点C.使BC=2cm.求AC的长.
6.已知线段AB,反向延长AB到点C,使.若点D是BC中点,CD=3cm,求AB、AD的长.(要求:正确画图给2分)
7.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1)如果AB=10cm,那么MN等于多少?
(2)如果AC:CB=3:2,NB=3.5cm,那么AB等于多少?(要求先根据题意正确画出草图,再列式计算,要有解题过程)
8.已知线段AB.
(1)按要求画图:延长AB到C,使BC=AB,取D为AC中点;
(2)当DC=2cm,求线段AB的长度.
9.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2cm,M是线段AC的中点.请先画出图形,再求线段AM 的长.
10.如图,线段AB=21,BC=15,点M是AC的中点.
(1)求线段AM的长度;
(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1:2.求MN的长.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如图,D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BE=AC=3cm,求线段DE的长.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
根据BE=AC=3cm得出AC的长,进而得出AB,BC的长,即可求出DE的长.
解答:
解法一:∵BE=AC=3cm,
∴AC=6BE=18cm.
∵E是BC的中点,
∴BC=2BE=2×3=6cm.
∴AB=AC﹣BC=18﹣6=12cm.
又D是AB的中点,
∴DB=AB=×12=6cm.
∴DE=DB+BE=6+3=9cm.
解法二:∵D、E分别是AB、BC的中点,
∴DB=AB,BE=BC.
∴DE=DB+BE=AB+BC=(AB+BC)=AC.
∵BE=AC=3cm,
∴AC=6BE=6×3=18cm,
∴DE=AC=×18=9(cm).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线段中点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B,BC的长是解题关键.
2.已知线段AB=9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请你画出图形,并计算线段AC的长.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需要分类讨论:①点C在AB的延长线上;②点C在线段AB上.
解答:解:第一种情况,如图所示:
AC=AB+BC=9+3=12(cm),即线段AC等于12cm;
第二种情况,如图所示:
AC=AB=BC=9+=﹣3=6(cm),即线段AC等于6c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答该题时,采用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防漏解.
3.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点D是AC的中点,若BC=6cm,BD=10cm,求线段AB的长度.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BC=6cm,BD=10cm,可求出DC=BD﹣BC=4cm,再由点D是AC的中点,则求得DA=DC=4cm,从而求出线段AB的长度.
解答:解:已知BC=6cm,BD=10cm,
∴DC=BD﹣BC=4cm,
又点D是AC的中点,
∴DA=DC=4cm,
所以AB=BD+DA=10+4=14(cm).
答:线段AB的长度为14c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差及中点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所示,P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BP=6,求线段MN的长.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计算题.
分析:
首先由已知求出AP=AB﹣BP,再根据中点定义可得到AM=BM=AB,AN=AP,再根据图形可得NM=AM ﹣AN,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P=AB﹣BP=16﹣6=10,
∵M是AB的中点,
∴AM=BM=AB=8,
∵N是AP的中点,
∴AN=AP=5,
∴NM=AM﹣AN=8﹣5=3.
答:线段MN的长为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理清线段之间的关系.
5.如图,A,B是直线a上两点,且AB=5cm.若在直线a上取点C.使BC=2cm.求AC的长.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类讨论:当点C在点B的左侧,则AC=AB﹣BC;当点C在点B的右侧,则AC=AB+BC,然后把AB=5cm,BC=2cm分别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
解:当点C在点B的左侧,如图,,
AC=AB﹣BC=5cm﹣2cm=3cm;
当点C在点B的右侧,如图,,
AC=AB+BC=5cm+2cm=7cm,
所以AC的长为3cm或7c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两点之间的距离.也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6.已知线段AB,反向延长AB到点C,使.若点D是BC中点,CD=3cm,求AB、AD的长.(要求:正确画图给2分)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于D是BC中点,根据CD的长度即可推出,CD=BD=3cm,BC=6cm,再由AC=AB,推出AC=BC=2,即可推出AB=4,由图形可知AD=CD﹣AC=3﹣2=1cm.
解答:解:
∵D是BC中点,CD=3cm,
∴CD=BD=BC=3cm,
∴BC=6cm,
∵AC=AB,BC=6cm,
∴AC=BC=2cm,
∴AB=4cm,
∴AD=CD﹣AC=3﹣2=1c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中点的性质,两点之间的距离等知识点,关键在于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题意正确的推出BC、AC、CD的长度.
7.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1)如果AB=10cm,那么MN等于多少?
(2)如果AC:CB=3:2,NB=3.5cm,那么AB等于多少?(要求先根据题意正确画出草图,再列式计算,要有解题过程)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由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得MN=CM+CN==;
(2)由已知得AB==17.5cm.
解答:
解:(1)MN=CM+CN=…(3分)
==5 cm;
2)∵NB=3.5 cm,∴BC=7cm
∴AB==17.5cm.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的知识,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线段AB.
(1)按要求画图:延长AB到C,使BC=AB,取D为AC中点;
(2)当DC=2cm,求线段AB的长度.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
(2)根据DC=2cm,可求AC的长,有根据BC=AB,AB+BC=AC,即可求出AB的长度.
解答:解:(1)作图如下:

(2)∵D是AC的中点,DC=2,
∴AC=2DC=4,
∵BC=AB,AB+BC=AC,
∴AB+AB=4,
则AB=3c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属于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画出示意图.
9.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2cm,M是线段AC的中点.请先画出图形,再求线段AM 的长.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两种情况,求出AC的值,根据线段中点定义得出AM=AC,代入求出即可.解答:
解:
分为两种情况:①当C在线段AB上时,AC=AB﹣BC=6cm﹣2cm=4cm,
∵M是AC的中点,
∴AM=AC=2cm;
②当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C=AB+BC=6cm+2cm=8cm,
∵M是AC的中点,
∴AM=AC=4cm.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两点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定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0.如图,线段AB=21,BC=15,点M是AC的中点.
(1)求线段AM的长度;
(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1:2.求MN的长.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
(1)根据图示知AM=AC,AC=AB﹣BC;
(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CN=5,然后根据图示知MN=MC+NC=3+5=8.
解答:解:(1)线段AB=21,BC=15,
∴AC=AB﹣BC=21﹣15=6.
又∵点M是AC的中点.
∴AM=AC=×6=3,即线段AM的长度是3.
(2)∵BC=15,CN:NB=1:2,
∴CN=BC=×15=5.
又∵点M是AC的中点,AC=6,
∴MC=AC=3,
∴MN=MC+NC=3+5=8,即MN的长度是8.
点评:本题考查线段的长的求法,关键是得到能表示出它的相关线段的长.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