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数学必修2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节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直角坐标系内几何要素代数化的过程和意义,初步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这也是贯穿本节、本章知识的大概念。
同时在课堂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意识。
本课有着开启全章,渗透方法的作用,并为后续教学内容——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建立直线方程等起关键性的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形成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范围和斜率的概念;
2.引导学生建立倾斜角、斜率与直线方向向量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认识事物间联系的本质,体会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间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悟并形成倾斜角与斜率两个概念;
2.引导学生推导并初步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教学难点:1.用代数方法推导斜率的过程;
2.体会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思在概念形成及公式推导中的作用.
四、教学流程设计
1
2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知识背景
自古希腊以来的几何研究,一直是以公理为基础,直接研究几何问题, 直到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创建了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把几何的基本元素——点和代数的基本元素——数对应起来,并用代数方程来表示曲线,从而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这就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也是本节课、本章学习渗透的大概念。
解析几何的出现,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
今天我们就先来探究最怎样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直线!
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发展及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了解学习的新内容的特点及意义.
用笛卡尔爱心曲线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索热情.
情 景 导 入
问题1、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它的位置由哪些要素确定呢?
那么在直角坐标系内过一点P 可以作多少条直线? 这些直线有什么区别?
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 从最简单问题着手,创造轻松的氛围。
学生直观感受到,确定直线的两个要素,从而引出了直线的倾斜角和刻画倾斜程度的量——斜率.
探究任务一:怎样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
试一试:请在图中标出下列直线的倾斜角.
点
几何问题
几何问题的
解
坐
欧氏几何
欧几里得
y
4l 3
l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