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二下学期准备考研新闻指南攻略

大二下学期准备考研新闻指南攻略

大二下学期准备考研新闻指南攻略大二下学期准备考研新闻指南攻略而任何一场英语考试,对于英语基础能力的要求大致就是两方面的内容:词义辨析能力和长难句分析能力。

所谓的词义辨析能力,即这个单词你是否认识、同义词是否能够区分以及你是否能够使用;长难句辨析能力就是指你的语法能力,对于形式长比较长的句子,或者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你能否准确切分、理解,这种能力你要是能掌握了,那么对于阅读、新题型、翻译以及写作等题型的处理上都会比较得心应手。

二、数学这个不用我多说,无论你考研与否,专业课都是必须要好好学的。

四、政治大二的学生考虑还太早太早。

五、综上大二的学生要是准备考研的话,主要侧重各科基础的夯实即可,其他的内容在大三在准备完全来得及。

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的基本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

(2)达到招生院校具体要求的同等学力。

考研考什么?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

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

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联考两门业务课及满分值为:综合能力200分,管理100分。

专业课考什么?专业课考试,不同招生单位有不同的题型结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考查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查,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倾听专家的建议即将步入大三的你还不需要为考研考虑过多,但要明确一个态度:考研不是目的,考研是为了工作。

然后问清楚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该不该考研?第二,什么时候考?第三,考什么专业?现在已是一个终身教育时代,无论考不考研,都需要时刻自主学习。

对于将要上大三的学生来讲,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极为重要,因为它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方向。

选专业时要从兴趣出发,不要不顾自身特长和现实的一些条件,要么钻“热门”而不管竞争多么激烈,要么报“冷门”只为考上而考上,以至于辛苦数年而最终一无所获或者考上研后又迷失了方向。

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要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所报考学校专业的竞争程度,有这样一句话形象的概括了选学校和专业时的难易程度“普通大学容易,名牌大学难;本校容易,外校难;冷门专业容易,热门专业难;理转文容易,文转理难;本专业容易,跨专业难”。

如果选择好了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最好能与已经在那儿读研的同学取得联系,了解他们当初考研的经验、竞争的激烈程度。

至于联系导师,可以事先给导师写封信,以取得他的好感,但不要向导师打听专业课出题动向,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要想了解该校出题的动态,最好还是买套该校历年试题。

单词这个东西真的得每天记不能断,我当时是按照那本单词书上的节奏,每天记四页,然后每天吃饭和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听今天和昨天记得单词的录音来复习(录音书里会送)。

还有就是要学会我上文提到的筛选,这样才会更有效率。

②阅读其实和大多数学长学姐的建议一样,阅读的复习资料基本上就是张建的黄皮书,建议买阅读基础篇还有真题。

阅读基础篇在第一轮记单词的阶段每天做两篇,最开始做的时候肯定错的多,单词量多了正确率会提升的,做这个其实不是在于锻炼阅读思维,只是对阅读大概考哪些范畴有个了解,一般都会是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文章,这样你开始做真题的时候才会比较淡定。

在你的单词基本上记过一轮或者两轮以后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建议9月份或者10月份开始,做真题阅读如果你基础不好,时间充分,做完以后可以把原文逐字翻译,然后结合张健的资料就行了。

其实做真题没有什么技巧,无非是多做几遍,多翻译几遍,做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这个是真的。

还有我前面提到的王长喜的那本书,阅读部分有总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可以读一下。

另外完型和新题型我自己主要是做真题,没有特别多的技巧。

这两部分分数都不是特别高,做真题的时候多做几遍,王长喜书里提到的一些方法还是可以用的。

反正我当时新题型十分基本没怎么读懂的.情况下得了满分,所以技巧性的东西还是很关键的。

③作文说到作文其实有点惭愧,因为我本来12月份计划好好练习作文,但是后面因为担心专业课,所以知道十二月中旬我才开始弄作文,买了新东方的作文书抄了几遍各类书信的原文,然后买了张健的最后那本作文50篇热点还有海天的28篇,再在网上找了很多替换的高级句型和词汇。

然后两周以后就直接上考场了,所以我基本上是裸考作文的,这部分分数肯定不高。

所以这一点算是自己的一个经验教训,以下是自己总结给大家的:虽然我只用了半个月弄作文但是基本上市面上出的作文书我都买了,后来我觉得最值得买的是海文的28篇,就是一个小册子。

这个口碑还是很好的,他前年和去年都预测到了基本的作文热点,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挺屌的,另外他的作文里面的句子和其他资料都不一样,需要自己去提炼,我当时就是每一篇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都抄了一些然后自己组合的模板,然后把每个热点作文里面的专有名词抄出来被,比如富二代啊这些。

这一点可以避免大家都是背的同样的模板被阅卷老师发现。

这个册子一般是在12月份才出,到时候大家可以买一下。

另外我这里有去年我一个研友自己整理的英语作文单词替换,就是教你把简单的词汇换成高大上的词汇,例如用individuals,characters去替换people和persons,是不是句子一秒变成高大上,当时我就震惊了!(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我哈)3、政治复习的一些感悟首先客观的说一下有没有必要报政治班,我的建议是可以报基础班,完全不用报强化班和冲刺点题班。

政治辅导班的基础班一般是讲选择题重点的,老师会根据近几年的真题趋势预测重点范围(当然是选择题),我听了基础班以后就按照老师的重点去背各科的基础,因为是选择题所以背的东西都是很基础的很简单。

因为辅导班会有自己的题目给你做,但是我是配合着肖秀荣的1000题来练选择题的,因为想的是辅导班和肖秀荣互补也挺好的。

在十月份基本上就只练习选择题,按照辅导班的重点做肖秀荣的题。

我最后政治考了70几分,因为我最后一道大题没有时间没有答上,但是我是会答的。

所以很遗憾,所以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一定要留够写字的时间啊!4、关于专业课的一些复习方法(好了我觉得这是我复习最认真的一部分,所以各位看官要看好啊)专业课第一阶段是看书,比较轻松。

第二阶段是背书,真的得每天背反复背。

第三阶段是练习真题和提炼论文重点以及关注各种热点。

我当时是每天下午四个小时用来复习专业课,然后早上醒过来和睡之前会看一些自己关注的微信公号和专业APP来充电。

①基础:怎么去背书因为我九月份左右虽然把参考书目看完了但是没有做笔记,就在书上勾了一勾,所以完全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背。

当时通过关系认识了一个学姐,然后知道她自己再做川大新闻传播的考研辅导,所以就找她买了一份资料,在她那里报了一个辅导班。

当时拿到手上的资料有专业课的重点,80几页。

真题和答案。

还有按照学科分的专题。

我当时直接把专业书抛弃了,直接就把专业课的重点拿来背的,10月份和11月份就按照这个老老实实背了几遍。

然后12月要考试的时候,把重要的几本书结合目录的资料自己整理了每本书的框架,把每本书的重要知识点梳理出来,因为这个阶段不可能每天背书,而且前两个月都背过几遍了,所以这个月主要是达到知道哪些书上有哪些重点,一看到题目能够反映出用书上的哪些知识点去答题。

现在这些书的框架我还有,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发照片给你们参考。

②强化:怎么利用真题+提炼论文川大新闻传播的考研真题可以去文科楼里复印,没买资料的时候我就复印了,当时就拿来看了一下,自己按照对参考书目的理解,把每一张试卷的每一道题的答案应该出自哪本书都罗列出来了,做这个事情是让你了解一套试卷中所考的书目的比重,以及哪些知识点反复考到是重点。

我当时总结了一下:新闻史基本都是考死题,背到即做到。

中新史和外新史相比,中新史更重要,外新史几乎只考到美国、日本、比较多,其次是德国、英国。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题目重复率是很高的。

大众传播通论有少部分死题,让你简述哪个理论。

大部分是论述,会结合一下当前的学术背景让你论述题目,需要运用大众传播学通论中的理论。

14年把论述题又做了创新,让你写一篇小论文。

业务题每年都不一样,简答题比较死,业务题很灵活。

我当时主要是自己统计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目,然后拿来背一下,因为川大喜欢出原题,然后就是看一下近几年哪些重点考过,然后哪些重点没有考过,没考过的重点找出来再背一背。

这一点还是很有用的,我当时有一个特别好的研友HAZE,我们两个根据近几年出题然后估摸了几个,然后就中了好几个题目。

因为我考的是传播,业务部分必定会有编辑出版的题目,因为我研究了一下这本书基本已经考完了,近几年互联网和大数据这么火,所以我猜会考到电子出版或者数字出版,考前20分钟我刚好在背这个,结果就考了。

③冲刺:专题和押题这一部分首先要谢谢学姐的资料,特别的省事,因为自己毕竟经历不多整理花时间,二是不够专业,对学术前沿不敏感,学姐的资料里面有直接整理好的专题,直接可以拿来背,当时我主要就是看的这部分。

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去搜集整理的,因为我平时关注很多的微信公号,还有我自己比较喜欢广告和营销,所以每天早上醒来会看自己关注的编辑、广告、传播学的公号(这些公号你私下找我要吧)。

另外还有一些互联网方面的新闻。

然后就收藏在微信里面。

或者截图保存。

现在搜狗搜索里面可以直接搜索微信公号的内容,所以大家以后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搜索然后保存。

去年考了双十一电商大战的背景,还有家具和电商的关系,营销策略,这道题二十分,考到这道题的时候我就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之前刚好看到一篇文章就是讲的这个东西。

还有14年传播学里面考到的公益广告、电视专题片、微电影我自己都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所以在看到这些题目的时候,虽然书上没有但是一点都不慌,还特别开心自己准备到了。

说到押题,这个也是和HAZE碰撞的火花,其实押题并不是很神奇,无非尽量扩大自己整理的专题还有掌握的资料,总会考到的,我当时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准备传播业务的时候我自己整理了一个广告调查的方案和表格,广告文案的格式模板,广告策划书的模板,整合营销策划书的模板。

但是最后也没有考到。

所以你想要能够自己押中题还是不简单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尽量掌握更多的可能考到的东西。

④资料去年我买的只有学姐的资料,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复习起来很有效率,专题概括的很全面。

另外大家也看到光有资料是不行的,还是需要自己去扩充知识,光看书也是没有用的。

另外圣才出的资料我之前的考研直系学姐送了我一本,我看了下觉得参考价值不大,大家可以不买了。

考研界很流行的传播小王子出的热点,大家还是可以买来看一下,但是实话实说他归纳的热点和专题和川大的出题风格不是一路的。

前面讲基础知识的部分还是可以拿来看一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