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解题方法指导:历史与社会试题(二)
中考解题方法指导:历史与社会试题(二)
【2019浙江温州】25. (2)
(2)变化:由前期宣传新文学、思想启蒙为主,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为主。 (2 分)主要原因: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 分)
三、“背景、原因类”试题解答要领
1.读设问:寻找关键词,明确限定条件。看有没有“历史背景、分析原因”等
2.设问举例: (1)任选一人,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他们以身殉国的原因。(4分) (2)根据相关链接指出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成为最时髦的原因。(4分) (3)联系材料简述该“义举”发生的直接原因。(2分) 广度: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安全等角度;国内背景、国际背景;内因、外因 深度:直接原因、重要原因、根本原因等 3.作答提醒:要结合材料,以所学历史知识为基础,学科术语作答!
试题解答举例
【2019浙江湖州】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湖州青年,在挽救国家危亡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过
程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青春·呐喊】“京都学子,首创义举,士气奋扬,中外共仰。”1919
年5月9日,湖州七校学生在老城隍庙集会并游行,高呼“勿忘国耻”“不 买洋货”等口号。
试题解答举例
【2019浙江金华】根据材料,归纳我国古代推动民族融合的不同方式。(2分)
武力征服与和平交往。(2分)
谢谢
中考社会法治解题方法指导
法治君
一、历史与社会试题特点
试题类型:
(1)列举类;(2)背景、原因类;(3)归纳、比较类; (4)意义、影响、作用类;(5)史料论证类;(6)启示类; (7)联系、关系类。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关键问题(中考命题重点)
关键问题14:如何理解只有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1.读设问:寻找关键词,明确归纳、比较的内容。如从“背景、方式、特点、性质、 功绩、局限性、影响、变化、趋势、异同”等
读图,归纳中国造纸术传播的特点。(2分)
2.作答关键: (1)资料分层分类:对资料逐段、逐句、逐图地获取信息,并进行分类; (2)分类后进行提炼概括,用所学学科知识回答。
3.作答提醒:要结合材料,以所学历史知识为基础,学科术语作答!
(1)湖州学子响应了哪一“义举”?联系材料简述该“义举”发
生的直接原因。(4分)
深度上作答
(1)五四运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4分)
试题解答举例
【2019浙江绍兴】23.(13分)阅读马戛尔尼使华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英使团进呈的礼物包括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战舰模型、 连珠枪、榴弹炮、钢铁制品等,代表着欧洲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却被清政府 视为“奇巧”之物,不受重视。
解答要领
1.答题格式:A.有利于……,有利于……; B.做法(现象)+影响(危害)……;
C.相关原理(书本知识)+简单分析材料(如材料说明)+有 利于(危害)…… 2.注意围绕题目规定的角度和根据材料作答。
意义≠借鉴意义
试题解答举例
(2)写出 B 处日本开始推行的重大改革的名称,指出这一改革对中国的 影响。(5 分) (2)明治维新。(1 分)明治维新后,日本日渐强大,并很快走上了对外 扩张的道路,发动侵华战争(消极);在戊戌变法时期成为中国学习的榜样 (积极识,说明公元1500年以来推动英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6分)
广度上作答
(2)科学革命产生近代科学,迎来技术发明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大量 的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加速科技进步;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 体制,促进科技进步。(6分)
四、“归纳、比较类”试题解答要领
整理历史上各派别救中国、发展中国的史实,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史实
二、“意义、影响、作用类”试题解答要领
1.读设问:寻找关键词,明确限定条件。
1.根据材料分析抗战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4分) 2.根据材料,分析该机器的改良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2.设问方式: (1)……有何影响(积极(意义)、消极(危害)、积极+消极)? (2)根据材料(数据),分析… …的影响 (3)从……角度,分析……对……有何重要意义? (4)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