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周林张庚灵(山东农业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落实好《纲要》精神,是高校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而要真正落实好《纲要》精神,首先需要高校冷静分析自身教学与教学管理现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明确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攻方向,选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佳突破口,抓住影响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部位和环节,真正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把教学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实现和完成这一核心目标与任务的关键,在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从教学内容上讲,高校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从组织形式上讲,又包括课堂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

但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一)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才是抓住了关键和根本课堂教学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占有主体地位,是高校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的最主要组织形式。

高校课堂教学承担着80%以上的教学任务,高校的理论教学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完成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很多内容也往往采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并且与课堂理论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课堂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目前高校最适宜、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在推动教育平民化、大众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优越性,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背景下,还没有哪种形式能够取代课堂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备受社会关注的今天,课堂教学在提高高校办学效益、教学效益、学习效益方面,在保障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方面显现出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课堂教学对高校教学质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才是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才能实现根本突破,取得更大成效课堂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决定了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和主阵地。

课堂教学集中展示着一所学校教学发展的活力,教学改革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甚至学校的体制和机制改革,都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课堂教学同时也是最亟待改革的教学部位和环节。

分析当前高校教学与教学管理现状,暴露问题最多、最突出的地方是课堂教学。

比如在投入上,存在领导、教师对课堂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宏观调控上,存在课外活动冲击课堂教学的问题;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存在重认知目标轻情感目标,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机制不活,不能有效的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问题;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存在以教定学,以本为本,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以教为中心,以灌输为主,缺乏人文关怀,缺少沟通与交流,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在学生学习上,存在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和指导,学生厌学现象严重的问题;在教学秩序上,存在逃课现象严重的问题;在教学评价上,存在重数量评价轻质量评价,重终结评价轻过程评价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课堂教学的现状,客观地要求高校只有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眼光聚焦到提高课堂教学上,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精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教学改革与发展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和进展。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改革的地方都不尽相同。

对此,必须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对策与措施,但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思路和策略方面是一致的。

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始终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在观念上要处理好教、学、管的关系教师教、学生学与教学管理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基本因素,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教学工作的全部。

高校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观念上牢固确立三个基本的理念。

1.牢固确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导的因素是教师。

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再好,没有好的教师,或者说教师没有积极性,这些条件就形同虚设。

一个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是明智的、有眼光的领导,一个有着浓厚尊师重教文化氛围的学校是一所富有生机活力、富有发展前途的学校。

为此,高校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来抓。

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以及政治地位。

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要建立健全以激励为主的人事制度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强化以尊师重教为主流的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打造一支师德水平高、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的优良教师队伍。

2.牢固确立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更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一所学校是否确立以人为本理念首先是看课堂。

更进一步讲,看课堂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

为此,要求学校要主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本、以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本的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改善课堂教学条件,着力破解课堂教学的深层次问题,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艺术,使教学改革深入到课堂,深入教学内部,使教学发展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3.牢固确立管理以服务为本的理念。

以服务为本,这既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理念,更是高校教学管理适应教师学生这一群体特点,适应教学工作本质属性,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管理原则。

高校课堂教学管理要真正落实以服务为本的理念,首要的任务是维护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此,学校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创造,设身处地的为教师创造更加优良的教学条件。

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良的学习平台和空间。

要经常性的深入课堂,调研教学的基本情况,了解师生的愿望和需求,帮助师生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要协调好课堂教学方方面面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营造和谐有序的内外环境。

(二)在内容上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结合是教育的基本方针,是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所必须首先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从根本上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教学改革,不管是哪类学校、哪个学科和哪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改革,首先解决好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否则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等其他方面改革都无法有效展开。

为此,高校要根除把课堂教学等同于理论教学、等同于知识传授的片面认识,把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者在课堂教学上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动向,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联系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不断更新、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更多、更新鲜、更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同时为其他方面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三)在方式方法上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方式方法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客观上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空间更大,也更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首先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没有继承,创新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继承就难以枝繁叶茂、源远流长。

为此,高校要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虚心向前辈、他人学习,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传承优良的教学方式方法,从深厚的教学积淀中汲取营养,打牢教学的基本功。

要积极推进方式方法创新,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群体和个体特征实施有效的教学,通过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教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把课堂变成师生交流、探索和发现的乐园,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 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同时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或研究型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最终实现以教励学、以学促教的双向功能,使教师和学生都从中得到发展。

(四)在手段上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改革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知识更新速度的空前加快外在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内在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手段,以满足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需要;同时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些都为教学手段改革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但是教学手段改革,既不能固守传统,但也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变,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在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科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作为最基本的标准,通过切实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等措施,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为学生提高更丰富更有效的学习资源,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在空间上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从本质上讲,高校教学是完整的有机整体。

只是为了研究和管理的方便,人们才人为的根据内容、形式等特点,把教学分为了课堂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以及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能眼睛只盯着课堂教学本身,也要关照到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教学活动,做好课内和课外结合的文章。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整个教学质量提高。

为此,高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益出发,统筹规划各类教学活动。

一是从结构上,控制好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及其他学术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保证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二是从内容上,打通这些教学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交汇点和辐射源,使全部教学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教学系统,整体推进教学改革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