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医疗中心项目
建
设
书
二○一二年四月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康复医疗中心。
2、建设性质
以为主体,第三附属医院为依托进行建设。
3、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第三附属医院老院区(市铁路生活1区)。
4、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内容
临床康复病区、社会康复病区、职业康复病区、教育康复病区、康复治疗区等五个功能区。
①临床康复病区:主要用于神经(内、外)学科、骨科、内分泌科、妇科、腰腿颈肩等康复病人。
②社会康复病区:残疾人、小儿、交通事故、法律纠纷内等康复病人。
③职业康复病区:工伤、职业病、公共突出事件等康复病人。
④教育康复病区:亚健康、心理障碍、疾防控等病人。
⑤康复治疗区:分为功能鉴定/功能评定/功能评估(功能评定、评估临床教学实验、物理因子治疗(物理因子临床教学实验)、康复功能训练(康复功能训练教学实验)、社会康复(社会康复临床教学实验)和康复工程(康复工程教学实验)。
(2)建设规模:床位500张,建筑面积20000㎡。
5、建设目标
市康复医疗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是一所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集临床康复、康复评定、社会康复、职业康复和康复教育(培训)五位为一体的康复医疗机构。
为市及周边地区人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提高这片红色沃土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6、概算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约为人民币6000万元
7、项目使用单位
本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单位为及第三附属医院。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 简介。
2.2 第三附属医院简介。
2.3 建设的必要性
2.3.1 以优质卫生资源回报老区人民
是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所在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
在大革命时期江西有名可查的烈士中,籍烈士占五分之四,平均每一里长征路上就有一位兴国籍战士倒下。
受历史、地域环境等因素掣肘,老区医疗卫生事业相对滞后,医疗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我校作为扎根红土地的高等医学院,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烈士后代的健康服务,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在成立康复医疗中心既是迅速改善907万老区人民医疗卫生条件的需要,又是对这片红土地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的一种慰藉,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回报老区人民的特殊情怀!
2.3.2 是保障人民健康的迫切需要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所知,截至2006年4月1日,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4亿。
同时,生理机能衰退、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等致残因素增加,也导致了致残风险的提高。
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表明国家和社会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
会生活能力的发展方向。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助,工伤保险基金提留、民间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兴办工伤医院、疗养院、职业康复中心,帮助工伤残疾人员恢复或补偿功能。
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在迅速增长,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平均每0.9分钟有1人在车祸中受伤,至2002年底,交通事故77.3万起,伤残56.2万人。
按照目前我国汽车拥有量年增长趋势和近5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幅度看,如果交通管理体制和机制没有大的变化、国家没有更大的安全投入,那么2015年至2020年我国因交通事故导致伤残者将超过100万人。
2.3.3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市场分析
根据《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技术岗位任务分析及人才需求预测》:我国5-8年内康复治疗师需求量甚大,现有康复治疗师5640人,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到2010年时,全国康复治疗师需求量约为35210人,目前我国每年却只能培养1000名左右合格的康复治疗师;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的比例在5年前就达到每10万人口20-30人,并且在最近5年内快速增长到每10万人口50-240人。
另外根据2006年“千里马人才网”的测算,未来15年我国需要康复技术人员30万人,而目前全国从事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还不到2万人;如此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对康复医学的医疗、教育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根据网上调查资料显示,国内还有30余所院校开设了康复相关专业的专科及中专专业(附件8),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很好(根据武汉康复资源中心介绍),在读学生总数约8000人,加上各大型康复机构及大型综合性医院每年举办
的短期康复治疗师培训班培训的100人左右,国内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仍然有很大缺口。
从以上情况分析来看,国内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远远高于现有高校的培养能力,本校开设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不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成功地开办该专业,既能有效缓解省内、国内对专业人才的强大需求压力,还能率先填补本省空白,对全省乃至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康复医学事业的进步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4 建设的可行性
具备50余年专科教育开办的丰富经验,经过近20年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特别是经过199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以及迎接2007年全国教学评价工作的促进作用,学院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现已开设了临床医学及各个学科分流方向及麻醉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人体运动科学、预防医学、药学、运用心理学、英语等多个本科专业,招收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已经在省内外形成了相当好的社会影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骨干力量。
医院座落于火车站和市长途汽车站之中,环城高速路口边,具有地理位置优势。
医院现住院部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9138㎡,业务用房面积7600㎡,绿化面积达6794.99㎡,开放病床110张。
根据医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为适应医院发展需要,医院住院部整体外迁,现住院部用于建设老年公寓和康复医学专用场所,绿叶成荫,鸟语花香,早晨空气清爽,适应用于患者锻炼,是患者养病康复的好声所。
第三章建设目标及内容
3.1 建设目标
通过立项建设,进一步提高康复人才教学质量,医院康复医疗技术水平,康复科研能力,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2 建设内容及措施
3.2.1建设康复大楼
在第三附属医院老院区建设一幢现代化20000㎡的康复大楼,成为康复人才培养的建设基地。
3.2.1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大在职培养力度,稳定实验室现有人才队伍,鼓励并要求所有35岁以下青年医师都必须攻读或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对取得博士、硕士学位者给予相应的补助;着重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按计划、分步骤、有针对性地选送教师出国或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进修学习,汲取营养,培育优势,取得级能放大效应。
第四章投资估算
4.1基础建设费用
新建康复大楼20000㎡,大约投资4000万元;
4.2设备投资
配置设备包括:康复功能鉴定、功能评定、康复评估和功能评定临床实验中心设备类;物理因子治疗及临床实验中心设备类;康复功能训练及临床实验中心类设备;康复工程及临床实验中心类设备;社会康复及临床实验中心类等设备。
设备、技术费用约2000万元人民币。